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编辑同志:我想借你刊的篇幅提出一个有关"哲学人类学"和"人本学"的科学概念和译名问题,向我国学术界汇报一些情况,并提请各位专家和关心的人士研究讨论如何统一的问题.现代科学界把人类学划分为两大门类:自然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种属,也就是一种动物种属;后者认为人是社会存在物,是由各种历史地理因素具体形成的.或者说,前者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是匈牙利哲学家乔治·马尔库什于1965年出版的著作,此书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是用"哲学人类学"的范式来解读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合理性。马尔库什认为,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人的本质"这个概念入手。于是,他以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基础,分析了"人的本质"这个概念,以此回应用"哲学人类学"这个范式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在此书中,马尔库什从劳动、社会性和意识三个方面重新探讨了人的本质:首先,他探讨了劳动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图总结美国文化人类学的当代理论和方法论。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诸如主观性、权力和民族志表述等问题上,人类学理论和方法论发生了许多非常显著的转变和分歧。这种状况起因于民族志的文学化途径,是经由格尔茨以及其他学术运动,如英国的文化研究,特别是福柯的后现代主义发展而来的。因此,人类学由来已久的科学和人文之间的对峙已经演绎出独立的认识论阵营,在某些情况下导致了一些大学中人类学系的分裂。同时,这种分裂也激发或伴随着一种对当代全球化形势下文化人类学研究对象的定位的承认,比如"本土"的研究、"下层"研究,确认了这些研究对象在研究项目中具有合法的权利和合作的声音。这种转向使人们愈加关注应用人类学,同时也伴随着许多新的问题,例如"本土知识"的观念。另一个分裂是指一些特定的专门研究领域的学科建制,如医学人类学、生态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等,而每一个领域又都存在着内部的分歧与区别。这些正在发生的变化引起了对于博厄斯学派所传承下来的诸如文化、文化相对主义等观念的效用和道德规范的质疑。过去的30年是一个分崩离析的时期,人类学研究在这个时期卷入了全球资本主义的新的文化逻辑的转换之中。  相似文献   

4.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中包含丰富的中国传统思想元素,如道德本位、人道能群、公而忘私、舍生取义、天人合一等,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深入把握冯友兰融会中西的哲学特色,也有助于对中国传统思想精粹的再认识.冯友兰的哲学人学观念可以归结为理性人类学.冯友兰的理性人类学是道德人类学和理智人类学的结合.冯友兰把觉解作为人之为人的显要特征是合理的.可以说,冯友兰的觉解就是人的自我意识.冯友兰的道德境界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肯定了公而忘私、舍生取义的价值,这是对儒家传统思想或价值理念的提升.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具有群体至上的理论倾向,它虽然对追求私利有所肯定,但重点强调的是追求公利,即"义".一个完全的形上学系统,应当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最后顶点.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遵循了这一思路,人生的最高境界即天地境界,体现出对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理念的阐扬.  相似文献   

5.
林晓珊 《社会》2008,28(3):216-222
2007年12月2日晚,"中国社会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茶话会在中山大学梁銶琚堂第一会议室召开,这是继当天"吉登斯与现代社会理论"学术研讨会之后,国内学者的又一次专题讨论.与会嘉宾大多来自国内一流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知名学者,汇集了来自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和哲学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专家,他们就目前中国的社会理论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轻松而又热烈的讨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主任王宁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苏国勋教授和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铭铭分别作主题发言,第二个阶段由与会学者就相关问题进行自由评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哲学内在地蕴含着人学维度,但又不能把它等同或归结为人本主义.长期以来,马克思哲学中人的维度之所以被遮蔽,是因为传统教科书所奉行的哲学解释框架的固有缺陷.只有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才能对人的问题求得合理的解答.马克思在《巴黎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早期著述中,分别从实践和社会关系两种视角对人的本质做了规定.这是两个不同而又互相关联的视角,如果说实践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或一级本质,那么由实践活动所形成和派生的社会关系就是人的二级本质或次生本质.实践作为人的“类本质”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指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即历史地发展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二是指作为历史运动最高目的的、符合人的自由本性的活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或“自由王国”.它们都是马克思意义上的“人类学”概念,前者可称为“历史人类学”,后者可称为“哲学人类学”.广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必须涵盖这两种意义的“人类学”概念,否则就难以避免“经济决定论”的指控.而按照“经济决定论”的解释,马克思哲学中人的维度将始终处于被遮蔽之中,不可能获得内在肯定和确认.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提出整个社会科学领域都过分地拘泥于探索"普遍规律",这是欧洲近代自然科学起源的科学模式,人类学也不例外.人类学一旦把探索"普遍规律"作为科学模式,其研究目的便成为对整个人类历史的规律、人类社会的普遍性及一般人性的探求,而忽视了对特定社会的特殊理论及特殊问题的解释和研究.即使在重视特定社会研究的情况下,也仅仅是注重其比较稳定和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的展开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是否具有文化哲学思想,这是一个备受学界关注的问题.文章认为,虽然马克思没有频繁地使用"文化"概念,也没有提出系统的文化理论,但是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中贯穿着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逻辑,这实际上是以主体性为核心的文化哲学的逻辑;只有抓住马克思思想的这一内在的文化哲学的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补充意义以及他对现代性的文化批判.  相似文献   

9.
对于社会学和人类学在中国的地位,我们应该结合建国以来影响高等教育和研究的一系列国家政策来加以认识.在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方面,中国人曾十分信赖苏联人.按照苏联的说法,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里没有必要设置诸如社会学、人类学,特别是社会文化人类学这样的资产阶级课程.社会学和社会人类学在中国被作为"禁区"达二十七年之久.研究这些经历对社会学家所产生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不仅有个人受挫折的一面,还潜在着积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哲学界、思想界正处于一种类似临产前的燥动、焦灼、压抑的境遇中.变革的时代、创造性的研究把"传统的哲学研究方式"远远抛在了后面.一向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发展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变成理论研究的第一要事. 一、哲学发展的方法论问题谁都不能否认,主体性问题是近10年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哲学的主体化是实现哲  相似文献   

11.
赵天成 《求是学刊》2004,31(3):37-42
德国古典哲学是由近代认识论思维范式向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转换的过渡和中介。作为德国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的黑格尔哲学,从人学指向的出发点、辩证方法、理论面向实际的合理内容等诸方面都生动体现了这一哲学与现代人类学思维范式的逻辑关联。在这方面,黑格尔的独特贡献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12.
宗教哲学人类学是以西德亨斯坦贝格、哈默、科列特、拉涅尔等著名思想家为代表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人类学的一个流派。其主要思想理论来源是现代德国哲学人类学,及其奠基人马克斯·谢勒、赫尔穆特·普列斯涅尔和阿尔诺尔德·海伦的著作。马克斯·谢勒的哲学人类学实质上就是宗教哲学人类学,它含有决定这个学派进一步发展的某些因素。如:论证人对世界的“开放性”理论、通过与动物的对比确定灵魂的本体论地位,等等。这个流派的特点是它的拥护者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动用了当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全部武库。同时,广泛地运用了现象学、释义学、先验的新托马斯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想要研究"非洲哲学"的人,首先要给这一研究课题选择一个正确的标题.所谓"非洲哲学",往往狭义地被理解为黑非洲的哲学,从而忽视了北非埃及、摩洛哥等国的哲学.因此我在这里使用了"当前非洲哲学思潮"这样一个简单的标题.现代黑非洲的哲学思想最初是在散居美洲的黑人哲学家中产生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W.E.B.杜波伊斯(1868-1963).他认为,"在一个白人统治的世界里的黑人问题"是他的主  相似文献   

14.
杨威  陈红 《学术交流》2004,(12):9-13
M·舍勒的哲学人类学认为,独具“精神”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物的内在本质,而作为完整的人又是生命和精神的统一体。舍勒致力于从总体人的角度揭示人存在的意义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不仅为人的研究提供了人类学本体论的基础,而且他又将关于人的具体研究与形而上的沉思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人类学的转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当代中国塑造现代理性主体,进一步明确人自身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斯皮罗的研究方法是人类学研究的传统方法,即实地考察。与其他同行所不同的是,斯皮罗教授不只是对人类行为文化现象进行自然描述,而且还透过人类行为的表层现象探究其深层结构。他将人类学的实地考察与哲学探讨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分析相结合来研究文化与人性问题。他强调,在解释人类行为之时要同时考虑心理因素与文化因素。在分析方法上,斯皮罗突出地运用了弗洛依德主义的精  相似文献   

16.
李利 《社科纵横》2010,25(7):147-149
人类学关注本土经验,人类学的的婚姻研究则不可避免地从产生之日便争论不断.但在前人类学阶段,无论中外,人们都已将婚姻当做人类社会的文明制度来看待.摩尔根的婚姻进化说虽成为后来学者批判的对象,其开创者的地位却不容置疑,但其光芒已不如被誉为人类学婚姻研究双塔的后来者那么耀眼:这便是列维-斯特劳斯的"联姻理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单系血统理论".对人类学婚姻研究的反思告诉我们婚姻研究不是简单和抽象的婚姻分析,而是通过对人类学考察到的婚姻类型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和考察研究,并探讨它是如何在当地得到合理化、正统化的.  相似文献   

17.
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是20世纪著名人类学家,以对青春期、性和社会化等问题的研究而著名。她以人性、人格和文化变迁为主题,无论是对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研究、对马努斯儿童的成长和教育的观察、对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关系的探查,还是对代沟问题的研究,都充分证实了文化多样性对人格和心理塑造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表明先前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的行为模式的描述与阐释并不具有全人类绝对普遍的意义。米德的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作用,她的一系列"证伪实验"有力地否定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并使20世纪前期颇为流行的生物决定论遭遇严重打击,为博厄斯学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理论。米德的文化决定论对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衣俊卿 《求是学刊》2006,33(4):5-11
文化哲学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在中国哲学界成为显学,与实践哲学、发展哲学、交往理论、人学、政治哲学、历史哲学等并列为中国哲学研究最有影响的新兴领域之一,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应当说,在文化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20世纪理性危机的文化批判、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等方面,文化哲学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但是,文化哲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它的理论边界比较模糊.应当说,理论边界适度的开放性对于一个学术研究领域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如果这种开放性没有任何限制和任何边界,则该学术研究领域的合法性将受到挑战.  相似文献   

19.
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哲学理论。它既是我们辩证地把握"现实的人"的唯一正确途径,也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理解和重建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但由于对其工作的对象——人,缺乏研究与反思,因此存在实际效果弱化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源于两者"对‘人’的共同关注"这一内在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发展和"人的问题"的日益凸现,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人的深刻理解与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20.
文化哲学的问题域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有 《求是学刊》2006,33(4):12-15
文化哲学问题域限的晦暗不明是目前影响文化哲学学科定位和理论深化的重要原因:人们无法把文化哲学区别于其他的部门哲学,也无法把文化哲学区别于其他文化研究,似乎有关文化的研究就是文化哲学研究,有关人的哲学都是文化哲学,人们在纷乱的文化哲学问题视域下,无法进行有效的对话,这不仅影响到了文化哲学的学科合法性,而且影响了文化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文化哲学的问题域限之所以晦暗不明,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对文化和哲学的概念尚未达成基本的共识性理解,也就是说,人们不能从文化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化,不能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理解哲学,当然也就无法以文化哲学的方式理解文化哲学.本文试图通过对文化和哲学概念的梳理、分析和界定,为确定文化哲学的问题域限提供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