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各国都曾努力促进和加强东亚金融合作特别是货币合作。但碍于各种原因,东亚货币合作目前仍处于较低层次,且总体进展缓慢。随着东亚经济整体走向复苏,对区域经济与货币合作的要求也不断加强。回顾和分析了东亚货币合作的背景和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东亚货币合作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东亚货币合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亚货币合作是目前国际经济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外学者主要嗣绕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合作模式、汇率制度安排以及亚洲货币基金等方面展开讨论,而国内学者更多是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合作模式与路径选择、合作难点与合作前景以及中国的战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效仿欧盟建立东亚最优货币区就一直为东亚国家所关注,但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成果。运用最优货币区理论,从纯粹的经济视角加以分析,目前东亚地区已初步具备了构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东亚各国政治、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将是东亚货币区构建的最大障碍,东亚最优货币区的建立将是...  相似文献   

4.
在东亚(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区域经济关联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加强东亚货币合作,构建东亚单一货币区是大势所趋,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对东亚货币合作的条件进行分析,进而明确东亚货币合作机制和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周颖  纪振强 《南都学坛》2003,23(5):104-10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唤起了东亚各国对区域金融合作的极大关注。为了防止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应对世界范围内区域货币一体化潮流的强烈挑战,开展有效的地区货币合作。未来亚洲货币合作的发展前景,将集中于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应建立东亚区域性紧急融资机制;其次应改革东亚汇率制度安排,建立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总的来说,未来东亚货币一体化仍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视角分析亚洲货币合作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我们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能性入手,对亚洲货币合作进行了分析.从研究来看,亚洲和东亚目前尚不具备构成货币区的条件,这使得货币合作目前仅能在较浅的层次上进行;进一步讲,亚洲要达到货币一体化、形成最优货币区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亚洲各经济体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做出努力.但是,共同利益原则将使亚洲经济货币合作的趋势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7.
东亚货币合作的意义、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东亚地区实行货币合作 ,有助于有关国家建立一个更加符合区域利益的汇率制度 ,有助于各国协调货币金融政策 ,抵御金融危机。但东亚实现货币合作也有现实的难点 :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日元国际化程度不高 ;货币合作的政治基础比较薄弱。可先建立区域内的政策协调机构 ,再考虑建立亚洲汇率联动机制 ,最后逐步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  相似文献   

8.
东亚金融危机之前,东亚地区就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金融和货币合作,但程度较低,在危机到来时没有能有效地抵御和防止扩散。东亚地区的金融和货币合作中缺乏足够的领导力来推进地区合作和确保合作的成功。东亚金融和货币合作的前景有赖于各国对监督和控制机制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有效的国际制度安排使得国际关系行为体的利益追求以及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变化,也决定着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多大程度上遵守国际机制的约束。东亚长期以来在区域合作中具有"非正规化、非制度化"的特点,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机制属性并非完全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其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双边和多边的协议中,并且是以基础的机制层次如区域性危机防范、救援机制等为发展点。但只要这些发展点具备了机制属性,人们便应该审视国际机制在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效用性,以期待产生更多完善的机制来规范和引导东亚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10+1"货币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通向更高层次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不仅加强和促进次区域内双边的经济合作,使双边互惠与双赢;而且也将加快和促进次区域内货币合作进程。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也将为在更大范围内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并在此基础上推进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1.
地区稳定是任何国家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安全问题已成为东亚国家相互关系中的中心问题之一。目前,东亚安全合作的程度远不适应地区安全保障的要求,亟待各国努力提高。中美俄日大国关系对东亚安全合作具有复杂重大的影响,东亚安全合作需借助大国合作关系的加强来加以推进。中国应在促进东亚合作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大国关系,这是它的一项长期的重要外交任务。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欧元区和美元区频频发生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诟病日益增多。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最新进展,可以认为:"贸易一体化程度"应该成为判断人民币是否能成为区域主导货币的关键因素。进一步计算东亚各国与中国和日本的Finger-Kreinin出口相似度指数及贸易依存度指数,从贸易"相似"和"依存"的视角亦能得出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主导货币具有可能性和必要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亚洲货币合作:理论与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区域货币合作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亚洲货币合作可行性的研究表明:亚洲地区仅在某些方面符合构建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条件,而在一些重要方面尚存有欠缺。此外,并非所有国家之间进行货币合作都具备条件。因此,亚洲尚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货币合作机制的条件。现实的选择是,小型开放经济体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择最优合作伙伴,逐步推进次区域货币合作。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生产中心发生转移的进程中,东亚所包括的东盟10国和中、日、韩3国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而该地区的贸易计价与结算始终不能摆脱美元体制,造成国际货币体系错配,形成周期性金融动荡.解决错配就要建立东亚区域金融合作机制,如区域内的汇率协调、建设区域内债券市场、建立合作基金等是该区域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的潮流中,东北亚经济合作始终是世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直至目前为止东北亚经济合作仍然进展缓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本文认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框架与基础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现实基础和制度框架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就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力求从合作途径和突破点方面以物流网络的构筑为中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开展区域金融合作以防范风险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鉴于亚洲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整个亚洲的金融合作条件远未成熟。东亚地区① 的经济往来密切 ,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基础。作者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现状和未来可能的路径和前景进行分析 ,并对中国的参与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