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王腾 《兰州学刊》2008,46(5):23-27
和谐社会有两种形态:自然的和谐及建构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层面:个人自身的和谐,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价值的诉求关涉到“知本”价值、创新价值、财富价值和幸福价值四个方面。个人价值的诉求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不和谐,反过来,社会和谐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至善。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猛烈冲击人们的生活、思想。公开的或隐蔽的思想矛盾、冲突和斗争产生了。所谓姓“社”姓“资”之争,就是这种矛盾、冲突的一种表现。从表面看,问姓“社”还是姓“资”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种新现象。但是,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这种思维方式深刻的历史根源,是解放后头三十年我国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在这段历史时期,我国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政治运动不断。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形成了一种思维方式或定势:对任何社会现象,在确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反应之前,首先追问它是姓“无”还是姓“资”。“文革”期间,乘车船、进北京也要问阶级成分。姓“无”者接受之,姓“资”者排斥之。在那年  相似文献   

3.
一、所有制都有“姓”,不存在既不姓“公”,也不姓“私”的所有制。这是一个事实,要承认它,但不要纠结它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对一定形式的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实行法律保护的制度,即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法律规定。马克思说过,占有是一种经济事实,只有合法的占有,才是所有。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占有,却不可能有所有。既然所有制的内容和事实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首先就存在一个由谁、什么人、哪些人去占有的问题,是个人占有,家族占有呢,还是一群人或社会全体人去占有呢。如果社会保护的主体的占有形式是…  相似文献   

4.
“五四”价值取向是指“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先进中国人所实现的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行为方式、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即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的新选择,也就是从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向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深刻转变。我们研究、反思“五四”价值取向,旨在揭示“...  相似文献   

5.
按照邓小平的经济理论,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要正确看待私营经济,既不要有“恐资病”,也不要犯“崇资病”。私营经济成份姓“资”不姓“社”,判断依据不要把改革开放成败标准和经济成份性质标准混同,市场主体和社会经济基础混同。私营经济的补充地位不能单纯看数量比重,要在不同产业领域有所差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同公有制企业一样要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展,不能靠政府“优惠”生存。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以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提及解放思想,人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两个凡是”、“姓资姓社”、“姓公姓私”联系起来,而且把它定位在这个上面。其实解放思想是多维的,不能作这样局限的理解。如果说“两个凡是”“姓资姓社”、“姓公姓私”是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的解放思想的严峻课题,那么认识和把握知识经济,则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解放思想的时代课题。这是当今世界,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无法回避的解放思想的课题。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成败。一、经济的大变革,必然伴随思想的大解放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思想解放史,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涉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一场革命,其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其挑战之严峻也是空前的。从企业角度来看,姓外、姓内,姓公、姓私,其享受的政策待遇是不同的,而这种厚此薄彼、有亲有疏的现象就要“违规了”。如何消除各种各样的歧视,使不同所有制、不同性质的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地竞争,也就成了当务之急。但是从何入手呢?笔者认为:应“三管齐下”,即实现“三个统一”:税率统一、税收优惠政策统一、费用扣除标准统一。其中税前抵扣充分是基础,只有在内资企业税前抵扣充分的基础上,实行内外资企业费用扣除标准的统…  相似文献   

8.
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中国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南,也是指导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学习小平同志理论,促进社会科学研究繁荣,要求社会科学研究观念实现四大转变。 一是从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研究转向以功能分析为基础的研究。小平同志理论十分强调少一些主观价值判断,不搞以主观判断、价值标准为基础的争论,注重从实践效果和可操作性来评判改革、推进改革。这不仅是指导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原则,也是指导社会科学研究的原则。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彻底跳出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研究方式的陷阱,转向以功能性分析或者实践的效应分析为基础的研究上来。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不必要的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才能更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行为规范的道德两重性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进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人”意识开始成为经济行为主体进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范,其核心是:在存在市场需要的前提下,用生产、服务等各种不同的经济行为方式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市场经济行为规范是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经济行为时所采用的、调整自身经济行为方式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社会行为规范。与其他社会行为和社会行为规范不同的是,市场经济社会行为的实现是以物的最终实现加以体现的,商品交换的实现程度即物的实现程度,是市场经济行为实现程度的终极表现,其中…  相似文献   

10.
侯子峰 《北方论丛》2016,(3):123-126
本?阿格尔生态思想的核心与灵魂是“劳动闲暇一元论”,即认为,工人不应该沉湎于异化消费,而应该在“创造性劳动”中寻求人生的“基本愿望和价值”,通过价值实现方式的变革,一举两得地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为实现这两种解放,本?阿格尔建议在社会经济领域实施“分散化”和“非官僚化”,在政治上推行马克思主义与北美民粹主义的结盟。本?阿格尔的生态思想在理论上是革命性的,但由于其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不当分析及对工人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忽视,导致其理论具有一定的乌托邦性。  相似文献   

11.
一、价值、利益与集体主义价值观   价值是关系范畴。马克思说,“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他们的外界的关系中产生的。”伦理学上所使用的价值,是指调整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它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出来。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价值由经济基础决定,又通过“利益”这一“中介”而实现。利益是人对周围世界一定对象的需要,它有个人利益 (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各种需要的总和 )和集体利益 (按着一定关系所构成的联合体的共同利益 )之分。所谓集体,不是指任何狭隘的集团、组织和地区,而是指社会、人民和群众。集体主义是…  相似文献   

12.
屈原和楚王的姓氏问题,只要翻阅一下《史记》中的《楚世家》和《屈原列传》,不难看出他们原来都同姓“芈”(mǐ)而不姓屈和熊。然而在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书刊上,对屈原与楚王的姓氏问题却产生了种种说法。有的说“屈原和楚王同宗不同姓”;有的提出“屈原和楚王同姓,而楚王却姓熊不姓屈,这是怎么回事”的问题,有的则解释说:“春秋时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熊瑕,食采于屈邑,遂以‘屈’为姓,成为楚王族三族之一”。说屈原的祖先“瑕”因封地“屈”而得姓是对的。但说楚武王熊通姓“熊”则不妥,把屈瑕也冠以“熊”姓就更离谱了。因为“熊”在当时并非楚王之姓,更不是屈瑕的原姓。关于楚族的来源及其  相似文献   

13.
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和禁锢,人们习惯于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经济生活简单地套上姓“资”姓“社”的标签;习惯于用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甚至解决问题;习惯于用传统的老框框去看待问题,把非公有制经济看成是“异己力量”...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秩序中的伦理效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伦理效力是伦理理想、伦理价值转化为伦理生活、伦理现实的能力。任何伦理,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运作效力,只是理念的存在,不能成为引导社会的现实力量。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伦理对社会生活与社会秩序和影响力,伦理对人的行为的规范力与调节力,伦理运作实现自己的价值目标即建构社会秩序的追求社会生活合理性的程度,称为“伦理效力”。伦理的社会效力及其价值合理性实现的基础,不在伦理内部,而在伦理与法律的健康互动之中。合理秩序的行为逻辑:“必须”——“应当”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秩序的建立必定要借助一定的行为规则。规则对人的…  相似文献   

15.
1993年第10期《江汉论坛》刊发了我的《社会由“基因”形成论》,在文章的最后,笔者简略地提出了双姓制和社会养老制两点“基因”革命方案。本着对社会和科学高度负责的精神,今天对方案进行再设计再测估,争取尽量把问题说得透彻一些。一、关于双姓制(-)对双姓制的再设计双姓制,即子女随父母双方姓,而非仅随父姓。这样当第二代结婚所生子女就面临四个姓(不排除双方父母有相同姓者减到三个姓、两个姓的情况),这样下去,到第三代、第四代……,姓什么累加无穷,这显然不行,得进行取舍。为了抑制父系制的偏颇,对于取舍要约定或规定…  相似文献   

16.
在资本主义的合法性辩护中,自由是其核心价值,即使自由主义承认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但无论如何都主张它是一个自由社会。然而,著名分析马克思主义者G. A.科恩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个非自由的社会。与其他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不同,科恩不否认消极自由概念,通过分析哲学方法,他分别从“私有制与消极自由的关系”“金钱导致不自由”与“无产阶级的集体不自由”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命题进行批判。这一批判不仅对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揭露和批判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究竟姓“社”还是姓“资”在我国争论了几十年。本文认为,讨论问题不能从本本出发,而应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经济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想不经过市场经济,直接跨过“卡夫丁峡谷”进到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市场经济是通向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阶段。  相似文献   

18.
多元主义背景下的宽容与团结——哈贝马斯团结思想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认为在多元主义的背景下,为了维系团结,对多元价值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哈贝马斯以交往合理性确立宽容的界限,而宽容的背后,是“一”和“多”的紧张。面对不同文化价值相冲突的集体认同的问题,哈贝马斯通过和查尔斯·泰勒的争论指出,普遍主义团结只有通过政治性的整合才能够实现,法律调和了特殊价值与普遍团结。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  相似文献   

20.
资料与信息     
市场经济既不姓“社” 也不姓“资”,为什么还要 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既不姓“社”也不姓“资”,是针对一种传统的观念而言的,即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把计划经济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实际上,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