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该论文较为详尽地阐述了日本家务劳动社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分类和影响等,作者认为: 一、促成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原因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迅速发展,是家务和社会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其主要表现在:1.随着普通家庭收入的  相似文献   

2.
论法律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法律内化陈信勇个休的法律社会化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研究课题。从一些学者概括的社会化内容来看,内化与社会化的内涵是相近的。①内化仅强调对社会文化的接受,而社会化则强调其明确的目的。我们认为,内化是社会化的基木途径和方式。虽然它们在词义上有细微差别,但可...  相似文献   

3.
把解决家务劳动的出路放在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上,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因为,假如家务劳动的全部或大部分由社会来承担,这必将使千百万人,特别是妇女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工作和学习。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不能把减少家务劳动时间、减轻家务劳动强度的出路仅仅寄托在实现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这一措施上。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4.
1.法律社会学不是法学和社会学的相加,而是有它的特定的含义和内容的。一般说来,法律社会学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以社会学的原理、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在制定、颁布、实施和守法的过程中所涉及和包含的各种社会问题;认为法律是一种社会现象,把法律当作社会学的一个范畴,强调法对社会生活的作用或效果以及各种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习俗、宗教、道德等)同法的相互影响;二是认为法或法学不应象十九世纪那样仅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应强调社会利益和“法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5.
消费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西方社会从生产社会转向消费社会,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也发生了转向。在西方,消费社会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其理论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第二阶段是消费社会学的形成发展时期,这一阶段,西方进入了所谓的消费社会,消费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消费研究也上升到社会结构层面,消费所体现的社会结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电视在人类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有必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对电视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建立电视社会学。电视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由此产生的特殊的社会功能,因而电视社会学应主要研究以下一些问题:1.电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2.电视与人的社会化的关系;3.电视与家庭和生活方式的关系;4.电视与健康的关系;5.电视与社会控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概念法学和自由意志论是19世纪欧陆主流的法律思想,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早期也是概念法学的追随者.从19世纪后半叶起,耶林基于社会目的理论,提出纠正概念法学的目的法学,并从多个理论角度对自由意志论的民法思想作出批判.耶林的理论对后世的利益法学、社会学法学、法学自然主义以及种种反概念主义法学思潮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此意义上,本文认为耶林的思想转型体现了现代民法社会化思潮的开端.  相似文献   

8.
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理论中,可谓学派林立,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学派,即自然法学派、分析法学派和法律社会学派(又称社会法学派)。其中以法律社会学对西方各国的立法思想和法律制度影响最大。它本身流派纵横,成为现代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鼎足之一。西方法律社会学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随着社会学的发展,不同的社会学流派也相应形成不同的派别。主要有:以社会学鼻祖孔德为代表的社会实证主义;以赫伯特·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生物学;以塔尔德和弗罗伊德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派;以狄骥为代表的社会连带主义和以庞德为代表的社会实用主义等。这些派别的创始人都从自己的研究角度出  相似文献   

9.
李家祥 《社科纵横》2010,25(12):68-70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应当关注中国法学的具体问题。梳理法社会学的研究范域有助于清晰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社会分析模式。法社会学的研究范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法社会学的研究范域可以是社会中的法,也可以是法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还可以是社会中的法同法律社会互动关系并重的存在状态。在当下中国语境意义中,审视以上三种对法社会学研究范域的模式化认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实践研究路径的清晰化。  相似文献   

10.
黄立 《社会》1988,(11)
个体的“社会化”是社会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社会化的研究较之社会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来说,它还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至今其研究的范围又多偏重于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类型等方面,且又局限于经验性的描述上,未能对个体社会化的机制作出较为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试就个体社会化的机制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和论述,旨在使我们对社会化的认识,从现象的描述,进入到本质的说明。个体社会化的机制,是指构成社会化的结构、功能及其交互作用的关系。社会化的结构主要由个体的生物因素、个体的人格因素和社会的环境因素所构成;各项因素在个体的社会化中又各有其特有的功能;诸功能的交互作用统一于个体社会化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responds to a recent article by Ahlander and Bahr (1995) on moral dimensions of housework in famili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oint out important ways in which Ahlander and Bahr’s work represents an academic form of “backlash” against 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leaves much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on housework either unsynthesized in their review or misinterpreted much of the work they did cite, particularly the work of feminist scholars. A second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offer a perspective in which researchers can simultaneously examine moral dimensions of housework and explore issues of gender, power, and identity in families.  相似文献   

12.
孙晓冬 《社会》2018,38(5):214-240
在市场劳动领域的性别隔离程度快速下降的时代,是什么因素使得传统主义的家务劳动性别分工模式得以延续?既往研究将原因指向性别差异依旧明显的个人收入,但学界在收入对家务劳动分工的作用机制与作用方向上存在明显争议。通过对CGSS2012数据的考察发现:妻子对配偶经济依赖的下降会减少其家务劳动比例,二者关系不受个人及配偶绝对收入的影响;配偶绝对收入的加入使得经济依赖与丈夫家务劳动比例的联系从线性负相关关系转变为倒“U”型曲线关系。上述发现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收入与劳动性别分工的关系提供了更为准确与具体的证据,并预示了一种不同于已有理论与经验研究的联系性机制与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爱玉  佟新  付伟 《社会》2015,35(2):109-136
基于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的分析显示,城镇家庭的家务劳动分工具有“女性为主,男性为辅”的特征。研究表明,经济依赖关系、工作时间、性别角色观念均显著地影响着两性的家务分工,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别。对于男性而言,经济上的独立与成就对于其家务劳动投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工作时间与性别角色观念,这些要素均相对独立地发挥作用,男性家务劳动的承担不存在“性别表演”。对于女性而言,纯粹的经济独立(对配偶收入的依赖程度、本人的绝对收入状况等)并非其家务劳动投入的最好预测,性别角色观念也不独立地对家务劳动参与产生影响。部分女性的家务劳动在经济依赖与性别角色观念交互影响下存在着形态与效应各异的“性别表演”。这一特征揭示了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经济地位与社会文化期待交互影响的形塑作用。  相似文献   

14.
It has been stated that popular culture's deluging society with images of African American males as athletes and entertainers is detrimental to the academic and social growth of this group. African American males are over-represented in the sports world, which has recently been attributed to the intentional and intensive socialization of African American into sports. The consequences that have emerged from this phenomena include an over identification with athletic achievement to the detriment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as an indicator of the overall success or failure of student athletes. This research is a case study of an entire football team at a major Division I University. The research questions were addressed by data colle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the researchers. Several scales, tested for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utilized to tap the relevant dimensions of the socialization process. Several interesting findings were yielded concerning the parental emphasis on athletics and the effects that emphasis has on academics.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道德和价值观念模糊、心理素质不高、知识技能不扎实、人际交往和角色扮演能力不足、缺乏参与社会的目标和信心等问题。笔者试图用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如建立高校社会工作者队伍,在高校建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加强大学社区和周边社区的建设以及把社会工作引入课堂教学等,以弥补高校学生工作的不足,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情感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鹏  侯钧生 《社会》2005,52(4):70-87
近年来,情感已成为社会学中一个相对新颖的主题。学者们对情感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相关的论文和书籍也越来越多,情感社会学理论初见端倪。事实上,许多古典社会学家与当代的社会学家在其理论建构中都曾提及情感。比如迪尔凯姆曾分析过宗教式情感对团结的作用;韦伯的四种行动类型之一就是情感行动,他还指出科层制发展得越完善,就越容易去除所有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霍曼斯的理论中,情感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社会资源;戈夫曼也曾分析过互动中的“脸面”与羞耻感。当然,这些社会学家对情感的分析是在其特定的研究背景下产生的,并未对情感做过系统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社会化程度低、覆盖面窄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现今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好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和社会公平的体现。但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需要面临众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试从社会化的视角多维度剖析青少年的犯罪根源。笔者认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社会化机构自身的变异,社会化机构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化时存在内容片面性、手段复杂性和不当性,以及社会化大环境的变迁是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The Family Contexts of Gender Development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e review research on the family's role in gender development during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Our discussion highlights children's dyadic family relationship experiences with their parents and siblings; additionally, we describe ways in which the larger system of family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gendered dynamics in the marriage and the differential family experiences of sisters versus brothers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gender development. We also emphasize the significance of contextual factors—ranging from situational demands and affordances to forces emanating from the larger social ecologyin family gender socialization. We conclude that family experiences may have a more important impact on gender development than has previously been believed, and we highlight directions for future study. These include: (1) applying more complex models of parent socialization and family dynamics to the study of the family's role in gender development; (2) expanding on research directed at the socialization of sex differences to study how family dynamics are linked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girls’ and boys’ gendered qualities and behaviors; and (3) further exploring how contextual factors exert an impact on gender socialization in the family.  相似文献   

20.
谢文媛 《社会工作》2008,(22):56-59
儿童时期关系到一个人的初始社会化过程,对人的一生影响重大,因此儿童福利工作在许多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工作介入儿童福利体系,体现了我国福利社会化的趋势,也更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文本从中国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群体出发。分析了这一群体的特点以及针对这些特点可以采用的一些社会工作方法。希望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能更广地涉及到这一群体,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加平等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