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利用小说对别人进行诽谤,是唐人小说的发明。《周秦行纪》和《补江总白猿传》是这类诽谤小说的代表。本文阐释它们的创作目的、时代内容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漫谈二十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于文秀徐秀梅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乡土文学”(这里主要指小说创作)是继“问题小说”、“自叙传”小说后出现的又一股较为突出的文学潮流,它主要是指本世纪20年代中期,一些侨寓城市的作家,描写故乡农村(或小城镇)的生活,并带...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早期的小说观念下,小说多依附于子、史,几乎都是“为证”式的,非为小说而小说,故虽名为小说,实以证理为主要,兼有证教、证才、证诗、证地等,小说被视为“证据”或论证的手段.大体而言,唐前重小说“所证”,唐及后世重为证的小说文本本身.过分突出“所证”,小说本身的故事处于依附地位,妨碍了小说文体的独立;反之,作为“证据”本身及“论证”过程超越于所证,小说文体之独立性也就慢慢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4.
唐代精怪小说中的趣味化作品,是唐代小说家对小说娱乐功能的自然追求,也是对小说文体独立的积极响应.关于这个问题至今尚无专论,本文从精怪小说趣味化作品对传统文学观的疏离角度,论证这类作品实则承载了唐人的娱乐诉求,也可佐证文体意义的小说于唐代确立的论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小说概念的演变和唐代小说地位的提高两方面,考察了唐代小说和诗律“并称奇作”的原因,其中涉及了中国小说发展中的重史倾向,认为这种倾向是前期小说发展缓慢、滞后的原因之一;而地位和命运的逐步改善,又是唐代小说繁荣的先决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杨洪承 《阅江学刊》2012,4(3):146-148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现代小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这与一个重大历史的开端有着密切关系。晚清以降,国门开启,受维新变革的时代大潮影响,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杂志,倡导“小说界革命”,本在宣传其政治革命的思想主张,无意推波助澜了新文学的应运而生,从此也拉开了现代小说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说观念经过近二千年的曲折演变,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面貌,存在各异的倾向。本文描述了小说观念嬗变历程,划分为先秦至清代、戊戌维新至本世纪70年代、70年代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对林林总总的小说观念整合为“谐谑”、“庄严”、“寓谲谏于诙谐,发忠爱于馨艳”等主导倾向。从而突现了中国小说观念的轨迹,总结了其发生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中的“袭用”现象刘书成对古代小说创作中存在的“三大现象”——“续书”、“混类”、“与戏曲渗透”,学术界似乎已成共识,并有不少专论。但不知何故,对另一种同样被学者们公认的现象——“袭用”,却仅有一些探寻小说源流、影响的考据性文字略有涉...  相似文献   

9.
稀见小说《双双传》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见小说《双双传》考辨陈益源一、前言《双双传》,长约一万八千言,穿插诗词近六十首,是明代中篇传奇小说之一,文极罕见,长久以来,只有孙楷第先生根据原作撰写过非常简单的提要:高氏兄弟二人通于秦氏姊妹。兑取其妹,弟取其姊。后成夫妇故曰《双双传》。起首国初濮...  相似文献   

10.
“大索貌阅”考董惠民,李靖莉“大索貌阅”是隋朝采取的一项整顿、清理户籍的措施。关于“大索貌阅”,史书有三种记载:《隋书》及《北史·裴蕴传》记于大业五年,《隋书·食货志》系于开皇三年,而《资治通鉴》则兼采开皇五年与大业五年两种说法9因此,似乎隋朝曾三次...  相似文献   

11.
郑红艳 《生存》2020,(14):0085-0085
小说阅读体现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小说理解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对小说分析综合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则体现了核心素养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而小说阅读是语文学科素养中“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最佳载体之一,通过对小说中语言、形象、情感、意蕴等的赏析,学生能够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判断,提升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此外,对优秀的、经典的中国小 说的阅读,本身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文化传承与理解”。但是,考点和核心素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的,我们在备考时,应着重关注“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素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试论近代翻译小说对言情小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的翻译小说对民初的言情小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在价值观念上,它帮助当时中国正处在朦胧状态的对宗法制的反抗推向明确,开始显示独立的个性的人的存在,走向正视现实和反抗现实;其次是在人物塑造上,民初小说出现了恋爱的和尚、寡妇等崭新的人物,增加了人物的牺牲精神与忏悔意识,运用写实的方法描绘人物,改变了原先“才子佳人”模式;最后是在叙述方式上,民初小说改变传统叙事方式和结构,接受外来影响,促使小说转型。  相似文献   

13.
论森鸥外小说《雁》的人物悲剧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刘立善称雄日本文坛的森鸥外,身为近代文学的启蒙者,是与夏目漱石难分轩轾的文豪。他为日本文学做出的诸多杰出贡献,已深得世人肯定。鸥外留学德国归来,以优美的汉文笔调创作的“留学三部曲”——《舞姬》、《泡沫记》...  相似文献   

14.
梁瑜霞  邹媛 《唐都学刊》2006,22(1):27-29
韩国学者成润淑在《从〈李娃传〉看唐传奇的典雅性与通俗性》中谈到唐传奇中“反转”情节的运用。雷紫瀚在《〈柳毅传〉的思想观念及其史证价值》一文中,对《柳毅传》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所具有的史证价值作了探讨。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开端,蕴含于唐代豪侠传奇中的“武”、“侠”观念为后世的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日本学者冈本不二明的《唐代传奇和树木崇拜——槐树的文化史》一文关注了唐传奇中与槐树有关的充满幻想的故事。另外,李剑国和美籍学者韩瑞亚合作的《亡灵忆往:唐宋传奇的一种历史观照方式》一文主要就唐传奇的一些作品中以亡灵这一独特主体来追忆往事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前夕,郭老又写了不少小说。概括起来可分以下几类: (一) 反映北伐战争的小说。如《一只手》、《骑士》、《宾阳门外》、《双簧》等。它们都取材于北伐战争,是描写现实,反映时代变革最迅速,最直接的作品。虽然它们也还带有“自叙传”色彩,但革命斗争的社会生活内容却是主要的。这是他小说创  相似文献   

16.
唐代小说创作有明显的诗歌意识,这与唐代的诗歌观念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唐诗歌的俗艳观念下歌传相偶,小说创作取材于诗歌,并运用诗歌作为小说表现的重要手段;唐代诗歌兴象、意境、韵味等审美观念影响着小说创作的诗化,使唐代小说印上诗歌鼎盛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中国小说史上的志怪类小说兴起于魏晋时代。对此,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因为事实基本如此。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历代著录的有关书目。魏晋时代除了有《笑林》、《艺经》、《博物志》、《群英论》、《语林》、《杂语》、《郭子》、《说林》等从名字看不出有神怪色彩但又被收录于“小说家类”的作品外,还有相当一批从名字就一目了然的志怪书,如《列异传》、《玄中记》、《搜神记》、《曹毗志怪》、《殖氏志怪记》、《神异记》、《搜神后记》、《甄异传》、《孔氏志怪》、《祖台之志怪》、《灵鬼  相似文献   

18.
由于古代小说通常按照史书"系之年月"的历时顺序叙述故事,而这种叙述方式又如同记账,因此我们不妨称之为"帐簿"叙述."帐簿"叙述首先是一种"拟史"叙述.因"帐簿"叙述本身存在着时序刻板等缺陷,故张竹坡等人不满于把有意"错乱其年谱"的<金瓶梅>等小说定性为"帐簿",提出了"变帐簿以作文章"的创作追求,这实际上代表了人们对小说"如史"而"胜史"的期望.凭实说来,"帐簿"叙述曾经以其文化底蕴有功于小说的文本建构,一方面,佛教因果性的孽偾观念推出了一批借还性质的"帐簿"小说;另一方面,受道教功过观念的影响而在民间社会流行的记录善行与恶行的"功过格"也催生了一批报应性质的"帐簿"小说.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章学诚三点关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理论。一是运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方法,论析了其关于中国古代小说"历三变"的流变理论。二是分析了小说运用虚构手法进行叙事的虚构理论,阐述了小说虚构叙事的原因、原则及解读的方法。三是论述了小说的功用,阐明了小说"作为史料补正史所缺"、"编撰方志"及"劝诫教化"等三个方面的作用。其次,通过对章学诚小说实践的探析,总结了其小说创作上的几点特色。  相似文献   

20.
韩扑 《今日辽宁》2014,(10):62-63
早年电脑游戏还是DOS的时代,有一款游戏曾经火过一阵子,叫做《金庸群侠传》。主线是把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拈取一些精彩有戏的出来,再把小说本身的情节和人物统合在一个叫“小虾米徐小侠寻找十四天书”的大任务里,找齐天书回到现实,这应该算是后来穿越剧的一个前传。我呢,其实挺喜欢让游戏里的主角在辽东雪野里转来转去,胡斐住在辽东。“有间客栈”在辽东,闯王藏宝洞和云鹤崖也藏在大雪山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