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策略性补偿下混合渠道下游企业创新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以创新降低物流和库存等分销成本是零售商赢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渠道和谐和利润最大化的双重驱使下,策略性创新补偿成为制造商的首选策略.针对传统零售渠道与在线直销渠道的价格竞争,利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创新投入及其策略性补偿对混合渠道供应链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零售商以创新投入降低其物流和库存等边际分销成本时,制造商将维持批发价和在线直销价不变,零售商将降低传统零售价,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都得到改进;当制造商对零售商实施一定补偿以激励零售商进行更大的创新投入时,制造商将提高批发价并维持在线直销价不变,零售商将降低其零售价并增加创新投入,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因此,创新投入及其策略性补偿能实现混合渠道成员收益的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2.
考虑一个由单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零售商面临无促销活动和有促销活动两种动态需求环境,采用周期性检查库存策略,基于当前市场需求信息向供应商订货.同时,市场中的零售商由于订货决策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探讨零售商之间具有不同相关性订货决策时,运用资产组合管理方法调整零售商之间的供应量,减少订货的总方差,实现减少订货所产生牛鞭效应.随后,通过对比分析零售商订货量调整前后库存水平、库存成本、缺货损失和利润,验证了零售商调整订货量的动机和积极性.数值算例的结果表明,运用资产组合管理方法能够减少供应商的总方差,同时能够激励具有不同相关系数的零售商调整订货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零售商之间的相关系数越大,供应链中牛鞭效应减少的效果就越显著;且在同一相关系数下,零售商对市场需求预测的方差越大,运用资产组合管理方法所达到的牛鞭效应减少的效果就越大.  相似文献   

3.
零售企业进行升级产品服务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打造自有品牌。在考虑零售商拥有自有品牌以及具有战略库存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两阶段博弈模型,得到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在动态定价合约和价格承诺合约下的最优决策,探讨了自有品牌引入下供应链的最优契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当且仅当制造商的库存持有成本和自有品牌质量较低时,零售商才会在动态定价合约下持有战略库存。自有品牌对零售商的战略库存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自有品牌质量越高,战略库存水平越低。制造商更倾向于采用动态定价合约而零售商偏好价格承诺合约则仅出现在自有品牌的质量相对较低且库存持有成本处于中等水平的情况下;整体供应链对合约的倾向受到库存持有成本和自有品牌质量的双重影响;当零售商可选择最优的定价合约时,提高自有品牌质量不一定对制造商有害。  相似文献   

4.
混合分销渠道结构下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库存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分销渠道出现。传统分销渠道和网上直销渠道并存的混合分销渠道结构给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针对混合分销渠道结构下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运用报童问题的框架,分析了两种不同运作模式下生产商和零售商库存策略,并通过数值实验研究了需求不确定性对生产商和零售商最优库存策略的影响。最后,根据数值实验的计算结果,总结了本研究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PI(physical internet)环境下的物流网络具有互联、开放和共享的特点,缺货的PI-枢纽或零售商可根据货源选择策略动态选择为其补货的供应商或PI-枢纽。为解决PI环境下库存补货问题,提出了IB-EB(installation-echelon)混合补货策略。以最小化库存补货成本为目标,补货量和再订购点为决策变量,构建了PI环境下的动态库存补货模型。针对该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出多个补货预案,再将其带入仿真环境循环优化求解。最后,以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公司为例,验证了模型可解性及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PI环境下货源策略的选择对库存补货成本和补货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企业在不同补货条件下选择货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多类顾客环境下报童模型中库存分配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一个报童模型中多类顾客的库存分配问题,将顾客按照他们愿意支付价格的高低划分为不同级别。零售商在销售期初决定产品订货量,并在销售期内决定接受或者拒绝不同顾客的需求,以最大化销售期内的期望总利润。将销售期分成大量足够小的时间单位,通过建立一个反向Bellman动态规划方程,以优化每个时间单位内的库存分配策略,并得到了零售商最优的期初订货量。通过与没有库存分配策略下零售商的期望利润进行比较,算例分析得出库存分配策略可以大幅提高零售商的利润。这主要是因为通过库存分配可以使得零售商从高端顾客中获取更多利润,同时能够减小期初的订货量,以节约采购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易逝品零售商缺货时顾客不愿等待会造成缺货损失的问题,建立了两零售商的多销售阶段预防性横向调拨和订货模型。首先,通过该模型得到了构成预防性横向调拨策略的调入与调出阈值函数,并用以刻画一个零售商库存状态与该零售商剩余销售阶段及对方库存状态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两阈值函数的结构和性质,并证明了两零售商的订货纳什均衡的存在性。研究结果表明,每个零售商无需考虑对方的预防性调拨策略就可以通过事先制定的调入与调出阈值来控制自身库存。当调拨价格变动不大时,预防性横向调拨的存在使得两零售商可a以不对订货量进行调整。另外,订货与预防性横向调拨之间的策略性替代关系使得当调拨价格较低时,零售商倾向于增加订货量来控制库存;当调拨价格较高时,零售商倾向于使用预防性横向调拨控制库存。  相似文献   

8.
零售货架的线性补贴策略与供应链协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供应商提供零售商单一产品,零售阶段的市场需求量随机地依赖于零售商的货架展示量。由于货架空间的稀缺,零售商的成本为非线性的成本函数以符合实际的情况。如果零售商在观察到需求之前决定货架空间,货架补贴可以提高渠道效率;如果零售商在观察需求之后,进行货架决策,补贴降低了供应链效率。由于零售商的努力水平可以验证,供应商可以使用回购加零售货架的线性补贴策略协调供应链,但是需要考虑零售阶段的库存决策与货架分配的决策顺序,而采取完全不同的协调方式。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所得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非对称理性的ITIO动态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一对多配送系统ITIO问题的特点,构建了配送中心和零售商双方理性不对称条件下的退化收益矩阵,得出复制动态方程,求出复制动态演化稳定策略(ESS),并分析了各参数对ESS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限理性的零售商最终会演化成采用联合优化策略还是不采用联合优化策略,取决于完全理性的配送中心是否选择联合以及零售商分到的联合优化利润份额大小.当零售商分到的联合优化利润份额大于其单独优化利润占联合优化总利润的比例时,所有零售商最终都会采取联合优化策略;当零售商分到的联合优化利润份额小于其单独优化利润占联合优化总利润的比例时,所有零售商最终都会采取不联合优化策略.这意味着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有限理性零售商的ESS与完全信息条件下完全理性的零售商选择是一致的.通过对运输库存各参数对ITIO双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可以知道,单独优化时候的库存安全因子、零售商与配送中心的距离、运输启动成本越大,零售商最终越倾向采取联合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虑一个基于短周期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两个销售周期内,市场容量根据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变化而变化。文章研究了在承诺定价合同和动态定价合同下,零售商使用战略库存策略和战略缺货策略的条件,以及产品在不同生命周期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和利润。研究发现,战略库存策略和战略缺货策略在两种定价合同下都可能存在,产品所处生命周期和持有(缺货)成本的大小对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利润起着决定性作用。战略库存策略在产品处于发展期时可以有效降低产品第二期批发价格,但战略缺货策略却不具备议价效果。同时,当第二周期产品市场容量变化不剧烈,且持有成本较小时,零售商在动态定价合同下使用战略库存策略可以同时提高供应商和零售商利润,进而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零售商在动态定价合同下使用战略缺货策略同样可以提高整体供应链效率,但当供应商决定供应链成员间的定价方式时,战略缺货策略始终不会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