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产业集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机制,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特征,它包括产业的本地联系、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力要求、企业的衍生等方面。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包括资源共享效应、信息溢出效应等方面。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过程中存在产业文化和区域文化不健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人才结构欠缺合理性等问题,必须从文化、制度、人才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
对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集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以对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进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3.
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分析研究了唐山市新兴中小企业集聚的现状与产生集聚效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集聚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论商业集聚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前,研究生产性产业集聚较多,而研究商业集聚比较少。商业集聚对现代都市、商品集散地、产业园区的成长与繁荣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原理,从理论上对商业集聚的内涵、效应、形成机制及从企业生态学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第一资源,也是产业集群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各地人才集聚与产业集群能够实现良性互动与有力支撑,是左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本文正是以此为线索,着重论述了新时期我国人才集聚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与方案,希望对相关研究、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建设是实现我国企业突破、产业转型并实现自主与创新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的效应体系,将集聚效应分为正向效应和负向效应两类,继而总结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文章从人才流动机制、人才配置机制、人才使用机制和人才评价机制四个角度建立了创新型科技人才集聚提升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县域经济范围的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采用企业数量集中度系数、就业人数区位熵等产业集聚度相关测度指标考察了山西省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的产业集聚度,得到了山西县域经济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分布现状;其次,根据分布现状绘制出了山西县域经济产业集群分布示意图;最后,对山西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分布规律与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探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8.
在产业集聚区域中,相同产业或关联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必然引致人才向该区域的流动和集聚现象发生。要率先实现湖北在中部的崛起,必须依托产业集聚理论,做大优势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新产业,全力支持企业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空间,从而促进湖北的人才集聚。  相似文献   

9.
产业地理集聚是普遍的空间经济规律,也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和集中体现。本文利用区位商指标分析了内蒙古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研究表明:内蒙古制造业集聚度普遍偏低,尚未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产业资源依赖程度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总体来看,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不高,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低。为此,在产业发展战略上,应发挥战略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摆脱资源依赖,发展循环经济,以工业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  相似文献   

10.
空间集聚:嵌入地域发展的创意产业集群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意产业及其伴生的创意组织在大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集群化现象越来越显著。本文引入嵌入性,从创意产业对创意资源的嵌入性、对"3T"型城市的嵌入性和对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嵌入性三个方面分析创意产业集群化的空间集聚特征,并以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机理作为实证案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意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运动与所在地域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创意产业集群化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空间形态,一方面,创意产业作为在全球化条件下的新兴产业,本身就是多个具有创造性特征的产业集合体,易于地理空间集聚;另一方面,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也是创意主体追求外部经济效应,分享网络创新和节约交易费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0-2013年间面板数据,以江淮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测度其14年间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城市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江淮城市群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制度因素、人文环境、基础设施要素对江淮城市群发展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企业因素、阶段性政府决策、人才培养要素对江淮城市群发展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对策建议:提高科技创新驱动能力,促进产业集约式发展;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拓宽民营资本发展领域,优化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城乡人文环境,提升区域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2.
国外有关聚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包括增长极理论、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产业聚集理论、新产业区理论等。聚集现象与城市规模的变迁有很大的关联,聚集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能够创造节约,也正是与聚集相联系,城市规模才得以扩展。这可以从消费者行为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地租衰减理论得到很好的解释。在聚集规律的驱使下,城市规模的不断膨胀促使不同等级的城市得以产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2-2012年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产业集聚度与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运用门槛回归方法研究产业集聚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就全行业样本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样本而言,在低或较低的产业集聚度区间内,产业集聚有利于提高能源效率;在高集聚度区间内,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为负。而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而言,伴随着集聚度的提高,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提高的正面作用则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以行业对外开放水平为门槛变量时,伴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正向推动作用变得不显著;在对外开放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开始出现负向作用。这就要求合理引导、控制产业集聚度,并根据行业特点通过自主创新等措施以适应不同的对外开放水平,从而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对能源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对现有产业集聚度测度方法述评的基础上,根据宝鸡市产业发展历程和现实情况,选择绝对测度指标(行业集中度)和相对测度指标(区位熵)对宝鸡市一级目录产业和二级目录产业的集聚状况分别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依据区位熵和行业集中度指数反映的宝鸡市工业产业集聚情况基本吻合,同时也发现宝鸡市产业受资源禀赋和产业布局的影响,产品结构单一、重复生产严重、产业关联度低,配套协作率低等问题,以期为宝鸡市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产业集群有关的定义和分类,然后从积聚机理、协同效应和集群绩效三个角度回顾了自马歇尔以来的产业集群理论,比较了新产业区理论和波特集群理论两种主要范式的异同,并述评了集群政策与绩效的理论与实证文献.在力图把握研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文章试图从不同范式不同背景的集群研究中展望集群理论的融合与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聚驱动粮食高质量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产业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双重视角,探讨产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及其与 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使用 GML指数、动态面板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效果与机制进行 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集聚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的“倒 U”型关系,内部规模经济、资源 共享和技术溢出是产业集聚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渠道,规模报酬递减、资源共享不足与技术锁 定会显著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现实来看,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促使中国粮食发展质量得到 持续改善,但目前集聚水平远未达到“倒 U”曲线拐点,利用集聚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尚有较大空间。 因此,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资源共享和技术溢出等中介机制充分释放集聚规模效应,实现绿色全要素生 产率持续稳步提升,是推动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17.
武汉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一体化发展是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对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和规模以上行业区位商的分析表明,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问题主要在于:三次产业结构相似度太高;规模以上工业行业虽已基本形成地域专业化,但优势地位不明显;产业集聚规模小,产业链延伸不充分。提出了促进城市圈产业一体化的主要途径在于突出各城市优势产业,提高产业集聚力,形成产业优势互补,配套、协作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与天津市工业聚集经济效应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工业聚集经济指数是衡量城市聚集经济效应的重要尺度。对上海市和天津市的工业聚集经济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两市第二产业的整体聚集经济效应都不甚明显,上海市甚至为负值。但从具体行业和特定地区来看,上海市和天津市呈现了各自的聚集经济优势。这一结论及由此而来的对策措施对于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也有较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才是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通过对15个副省级创新型建设城市人才集聚因素的综合分析发现,经济因素仍然是吸引人才的关键,高等教育普及率、社会创新投入能快速促进人才集聚,城市公共交通便利程度、医疗卫生水平也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考虑因素。面对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宁波应该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继续扩大人才集聚有利因素,补齐不利短板,通过打造产业生态、提升集聚载体、优化人才环境、提高服务效能来实现人才的快速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