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琳 《学术论坛》2012,35(10):106-110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综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实现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税收政策的完善程度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滥用影响很大,对循环经济的鼓励或限制作用也相当明显。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税收政策,可以使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中自觉规避环境污染行为和资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压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税收政策的创新来研究如何推进循环经济迅速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河南省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为了实现河南的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如何通过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规、政策、条例等的制定和实施为循环经济保驾护航,促进和保障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建立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河南省循环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3.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原则出发,分析了欠发达区域(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策略与政策体系,并提出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曹妃甸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模式及机制对河北省乃至全国加快循环经济示范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文根据河北省资源、环境状况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和战略要求,提出了构建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的循环经济体系,并逐步实现内部各子系统功能最大化的框架、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施行将有力地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妒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循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责任来看,减量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环节,循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应承担减量化义务,以期更有效地保障和促进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分析传统线性经济发展模式与我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就业之间存在着严重冲突着手,论述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就业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阐明循环经济在促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拓展了经济发展空间,不仅对就业产生直接而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我国目前还处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本文论述了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及其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以具体分析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为前提,结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对进一步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循环经济不仅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也是我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产业、技术、法律等条件的支撑,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赵惠 《中州学刊》2007,(5):48-50
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一种崭新态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应以循环经济的视角剖析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机理,探索新农村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中伴随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环境制约的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寻求经济增长的新模式,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