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农业税取消后,由于中国县乡政府公共财力下降及其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减弱,致使传统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单中心供给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相当突出。因此,需要改革政府"自上而下"供给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单中心模式,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引入、社会协同、农民合作"的多中心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2.
李峰 《阅江学刊》2014,(3):70-76
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社会组织具有独特优势,有助于弥补政府与企业的不足。然而,由于法律、制度、认识和政策层面的缺陷,我国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面临诸多困境。今后,我国应该注重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改革注册管理体制;加强评价监督体系建设;扩大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3.
公共服务"准"市场化合约是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商品和服务供给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共服务"准"市场化合约的相关背景知识;其次,阐述了"准"市场化合约运作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再次,阐述了"准"市场化合约实施中的失灵问题;最后,阐述了"准"市场化合约成功实施的条件。这种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可对我国缩小政府官僚机构、节省政府财政支出、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浅析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保证与原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公益物品与私益物品的划分为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公益物品与服务本身又是十分复杂的 ,又存在着共用性程度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公益物品的单一政府供给并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公共服务市场化由此产生。实践表明 ,公共服务市场化在节省政府开支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一个系统的复杂的社会工程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顺利实行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民主化的公共决策、法制化的政府行为、成熟有效的技术支持作为条件保证。并且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应坚持公平、服务和多中心的原则 ,这样才能使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行免于失控 ,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 ,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凸现的一些问题,诸如服务供给水平难以满足公众体育需求、政府重管理轻服务、部门垄断依然存在、社会参与不足等,政府职能和角色应该适时转变,从传统的政府一元治理转向政府、市场和社会相结合的三元治理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提升国家形象是政府在体育公共服务中实现善治的基本价值诉求。重新定位政府角色、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善治,是推进体育公共服务治理规范化、市场化、大众化和人本化的必然之路。最后,建构"政府统筹、社会协同、市场支持和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发展新格局,重心在于政府职能转变、焦点在于培育体育社团、要务在于拓展体育市场。  相似文献   

6.
何灿  李静 《创新》2011,5(3):107-110,125
在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变革中,引入社区社会组织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满足异质性化的个性需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但是,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多困境,其发展壮大有赖于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法律政策环境的改善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内在潜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土地制度是整个农村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土地市场化不仅涉及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农地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制度供给十分重要,但当前角色陷入了“错位”困境,转变政府角色要依靠打造“市场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变革思路和大力加强相关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现实的角度对中国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明确地方服务型政府与失地农民问题的内在的逻辑关系;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并指出中国地方政府在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寻找问题出现的根源。对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中地方政府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以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来保障失地农民公共服务供给。  相似文献   

9.
储琰  高广智 《社会工作》2023,(3):49-62+104-106
根据我国国情和群众需求,社会工作服务可划分为面向基本需求的基础性社会工作服务和面向多元需求的拓展性社会工作服务两种类型。经过多年社会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已逐步满足群众基础性需求。更加多元、更高质量的非基本公共服务需要政府、社会、市场的综合发力,社会组织成为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提高生存能力、提高服务供给的高质量可持续能力,社会组织需要多方支持,市场是激发活力的重要力量,充分阐明市场对社会组织提供非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活力的支持作用,聚焦双向互促中的文化和资源的维度,可以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按照制度相容原则和标准化清单化供给、定价机制建构、监督和权责划分等推进路径,可以帮助社会组织抓住市场化机遇,激发内生活力,提供更为高质的多元服务,充分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市场化反映了公共服务供给领域政府职能的调整和市场价值的回归,就其内涵而言,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应该包括目标和手段两个方面。通过对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阻力和动力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有效改革的对策组合。  相似文献   

11.
黄丽华 《探求》2011,(3):74-84
公共服务合同制供给是近年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制度取向,但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亦引发了对合同制供给模式的质疑,并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逆向合同承包的改革。本文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合同制供给制度变迁的个案研究表明,低成本购买、可竞争市场的缺乏,以及卫生服务机构作为软部门的专业性特质等因素导致了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要解决合同制供给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不能简单地回归权威制供给的制度模式,重要的是从治理转型的角度推进合同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府作为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已不能适应社区的发展现实,需要向现代治理方式转变。根据治理的基本要素和特征,社区公共服务治理框架包含四个基本要素——公共服务决策、提供公共服务的主体、服务供给过程、公共服务的效果。但现有案例表明,社区公共服务决策、供给过程和公共服务效果评估,与公共服务的治理要素不完全符合,这成为阻碍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与政府的公共政策体制、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权力结构与职能分界、社区公共服务制度有着重要关联。因此,社区居民有效参与公共服务决策、多元主体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多元主体权责分工与协同合作法治化、公共服务效果监督评估的制度化等,是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现代化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3.
论建设公共服务型的公安行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清 《社科纵横》2007,(10):86-89
依据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人民警察的职能理论、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要求,结合当前党和政府改革的要求、社会实际、公安本身的实际和世界警务发展的趋势,提出了公共服务型公安行政的概念、类型和建设的基本要求是:1.完善法律、制度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公安行政实现公共服务的保障的前提。2.依法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是实现公平、公正执法为民的根本途径。3.警务公开、接受监督是建设廉洁、透明的公共服务型公安行政的保障。4.理顺公安管理体制,精简机构,改革公安行政管理工作,是建设公共服务型公安行政运转协调、反应灵敏、提高效率的保证。5.提高公安队伍的素质,保证公安行政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础设施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供给状况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与政府供给能力之间的缺口使得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意味着以政府高度介入为特征的这种制度安排向较少政府介入的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转变.它是行之有效的.在推动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应扮演好总体规划者、有效管制者、合作支持者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角色和职责,政府应通过合适治理工具的选择、内部管理体制的改进形成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强调了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政府的主导地位,继而从政府运作的绩效入手,以降低政府的运作成本及社会成本为目标,提出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6.
解建立  任广浩 《学术交流》2007,(11):106-109
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为全能政府,追求经济效率的政府过度关注的是私人物品,结果造成公共物品短缺,尤其是供给农村公共物品的职能严重缺失。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有限政府,是改善民生的保证,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必须打破政府单中心垄断性供给的局面,更多地用非政府力量来改进和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我国现行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存在着严重失衡,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意味着对农村而言,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物品,优先解决广大农民生存、发展面临着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基本的问题。依据农村公共物品的层次和特性,构建一个由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等参与者组成的多中心的合作网络,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制度环境,以确定各个供给主体的功能边界,实现责任对接。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若干问题理论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发展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我国政府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从国家主导包办向社会、企业、个人多元参与转变;由管办不分、政事不分向管办分离、政事分开转变。为此,政府需要实现从经济目标优先向社会目标优先的转变,建设型财政体制需要向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转变,实现依法行政,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建构适合国情的公共服务体系与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政府组织是非政府性质的公共机构和组织实体,是介于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一种社会组织,它为社会提供各种政府行政机关难以做到的公共服务。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委托”和“替代”这两种方式来实现其履行部分公共职能的目标。非政府组织履行部分公共职能将在新世纪呈普遍化的趋势,也将是我国当前改革政府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高效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常敏  詹建芬 《阅江学刊》2011,3(5):65-70,91
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在供给主体、供给动机、供给规则上与政府供给、市场化提供、制度外供给均有所区别。自愿供给的实现,受多维度、多层面、关联互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一定的制度基础、制度激励、制度效率和制度规范。浙江农村公共产品的自愿供给从产生到逐步成熟,目前已呈现出供给主体、供给项目、供给渠道和供给资源多样化的总体特征,并初步形成集体、企业和个体、社会组织自愿供给三种制度类型,为提出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制度的总思路,完善农村公共产品自愿供给的制度设置,缓解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不同经济地区廉租住房配租机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权是人权的基本内容之一,人人都应享有适当的住房.不断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问题.城镇廉租住房制度是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由于我国目前廉租住房的供给主要由地方财政支出,因此,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廉租住房配租机制.具体体现为廉租住房的配租对象、配租模式及配租标准的差异.廉租住房的供给具有社会保障性质,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责.地方政府应根据财政状况、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度、城市现有住宅存量、质量与价格、城市二级住宅市场的发育程度及配租对象的偏好综合考虑,选择适宜的配租模式.同时在未来我国廉租住房保障立法中应给予地方政府选择配租模式的创新空间.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现阶段加大廉租住房房源的供应均是非常必要的.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制定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廉租住房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