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点是宋代庄学的重要构成形式和内容,主要是对庄子思想中具体观点的褒贬评判,直接透显出时人对待庄子及其思想的多元态度,是对庄子思想系统诠释的重要补充。宋代庄学评点中对庄子思想的诸多批判主要表现为:从事物客观实然的角度批判庄子的“齐物”思想;斥庄子的“神人”之说为谬妄;认为庄子的存身处世之道乃“贼德之尤者”;对《庄子》寓言中的诸多观点提出异议和批评,认为“庄周寓言,陋语良多”;批判庄子为“判圣人者”,斥庄子之书为乱世之书。上述批判与宋代新儒学复兴的背景直接相关,实是宋代儒家立足于自身立场的一种门户之见,出于其维护自身正统地位之需,从中可以窥见宋代庄学的另一侧面,也可以更直观地感知宋代儒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章太炎对程朱理学的阐释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作为“有学问的革命家”,他的汉学立场与宋学相对,革命家的启蒙思想则具反理学倾向,再加上他的佛学、庄学修养,以及对中国道德现状的不同认识,从而形成了对程朱理学别具特色的诠释。他中年以后调和汉宋的学术倾向、对二程学说的历史评说、对朱熹与新思潮关系的阐释,都是以前关注较少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开展研究有助于深化对程朱理学和章太炎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二程虽出入老、释,却辟佛而较不辟老。二程的形上学、心性修养工夫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启发,吸收了不少道家所提出的哲学性问题、概念范畴、思辨方法,转化成儒家思想而创造出其理学思想的新面貌。例如:二程常说的“天理”一辞源出于《庄子》,庄子视“天理”为事物存在和活动所依循的内在理律、自然之理,二程更进一步地转折成人性所天赋的道德原理,建构出仁爱的道德形上学,程明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述,显然受庄子“道通为一”、“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命题所启发。程伊川“物物皆有理”的形上思想受庄子“万物殊理”的启发。然而,二程也有和道家不同处,例如庄子教人安时处顺来安命,程伊川认为义命或德命优位于自然的运命,二程以道德人格之培义为教育目标,与道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二程虽出入老、释,却辟佛而较不辟老。二程的形上学、心性修养工夫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启发,吸收了不少道家所提出的哲学性问题、概念范畴、思辨方法,转化成儒家思想而创造出其理学思想的新面貌。例如:二程常说的"天理"一辞源出于《庄子》,庄子视"天理"为事物存在和活动所依循的内在理律、自然之理,二程更进一步地转折成人性所天赋的道德原理,建构出仁爱的道德形上学,程明道"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述,显然受庄子"道通为一"、"与天地并生,与万物为一"的命题所启发。程伊川"物物皆有理"的形上思想受庄子"万物殊理"的启发。然而,二程也有和道家不同处,例如庄子教人安时处顺来安命,程伊川认为义命或德命优位于自然的运命,二程以道德人格之培义为教育目标,与道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无论就社会历史观还是人生观来说,老庄道家,尤其是庄子落后、消极的思想十分明显,以至人们在谈到传统思想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时很少涉及到庄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庄子思想对于现代文明没有可借鉴之处。本文从构成庄学的三个最有代表性思想入手,进行分析、比较,说明了庄子思想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和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6.
理学家杨时先后师从程颢、程颐兄弟,其最为后人所熟知与称道的是"程门立雪"的修行美谈,近代学者认为其间蕴含着禅宗面壁工夫的内涵。二程去世后其学说面临失传的境地,杨时不遗余力地收集和校订二程的遗稿,通过聚众讲学的方式传播二程理学思想。杨时生逢南北宋之交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由于他的审时度势和积极努力促使二程思想成为理学正宗。杨时在理学道统传续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程朱理学的完善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其昶的以儒解<庄>代表着清末理学阵营调适和坚守思想传统的双重努力.他以择录前人见解并兼发己意的方式,首先证明<庄子>与儒学的同源关系,进而以理学的哲学概念解释庄子的世界观,并显示出了通庄致用的解<庄>目的.相比前人,马其昶庄儒会通、以庄助儒的意图更为明显和深入,他的庄学思想中所透露出的"理学经世"精神,是中国学人学术心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张栻对二程推崇备至,书中大量引述和发挥二程之言,宗奉二程的特点十分明显。同时,张栻对《论语》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表现出专注于阐发义理、追求义理连贯和意义圆通的特色。再者,《论语解》是张栻依托《论语》而大量发挥其理学思想的著作。在解说过程中,张栻将其理学观念熔铸于《论语》文本之中,赋予《论语》以鲜明的理学色彩。  相似文献   

9.
程颢、程颐兄弟在北宋创立了洛学 ,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理学的奠基者 ,影响深远。近代以来 ,论者多对其学严于在专制意识上的针砭、唯心论性质方面的批判 ,疏于揭示和弘扬其学中的积极层面。本文就此据实进行了审慎探索 ,指出二程洛学富有创新意识和辩证智慧 ,科学思想深刻 ,洛学中蕴含着二程兄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崇高精神 ,体现了洛学的现代价值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二程在自己体会的基础上,借鉴了《内经》及周敦颐、邵雍、张载等人的观点,对"天理"进行系统论述,创建了"天理"学说。二程以"理"论、"心性"论、"仁"论等理学思想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医学有关方面进行研究———以"理"论为哲学思想,研究养生、脉象、药理;以"心性"论为哲学思想,探讨心理健康;以"仁"论为哲学思想,对天地和人体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研究。理学思想与中医学思想二者关系密切,理学思想为探讨医学知识提供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医学思想体现理学思想,并为理学发展升华奠定基础;其理学、医学思想对后世医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文学科的"修辞学转向",作为"修辞的《庄子》"虽然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毕竟谈论庄子表达修辞的多,而涉及庄子接受修辞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为此,透过对庄子修辞接受策略的具体梳理、总结与论析,不仅对庄学研究有所拓展,同时在开掘传统修辞学理论资源方面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文学科的"修辞学转向",作为"修辞的《庄子》"虽然也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毕竟谈论庄子表达修辞的多,而涉及庄子接受修辞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为此,透过对庄子修辞接受策略的具体梳理、总结与论析,不仅对庄学研究有所拓展,同时在开掘传统修辞学理论资源方面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二程兄弟作为理学的奠基人,其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体贴”出了天理,确立了理学的本体论。在此基础上,伊川又进而吸收改造了先秦以来特别是两汉的气学思想,并融铸到其理学体系中,构建了理学的本体宇宙论。这一理论形态,不仅超越了单纯强调气化的宇宙论生成论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有力地回应了佛教的挑战,从而把宇宙论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宋代儒释文化会通、儒学遭遇身份危机的背景下,胡寅以灵魂不灭、佛性慈悲、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佛学、佛教基本理论为对象,从学理和经验两个方面展开了严正的批判,严格区分了儒学和佛学宇宙论、形神论、心性论、工夫论等理论的根本差异。他的批判上承二程、张载,下启朱熹,呈现出鲜明的理学特点,代表了儒释之间的文化冲突面相,对宋代儒学自我认同的重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明清时期的统治思想是程朱理学。但在理学中,又有官方理学与非官方理学的区别。官方理学是以明代薛瑄、胡居仁,清代熊赐履、李光地等人为代表的理学,其学与权力、利禄相结合,在理论上日渐僵化。非官方理学是以明代罗钦顺、王廷相,清代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为代表的理学,其学对程朱均有所批评,富有理论的创新性。在明清,官方理学与非官方理学都批判心学。对他们来说,心学无疑是异端之学。  相似文献   

16.
人们大多认为庄子哲学在其产生以后并不为人所重视,直至魏晋时代才忽然兴盛起来,成为思想界的中心,并对其后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果仔细考察史料的话,就会发现庄学在秦汉时期并非一直沉寂无闻。在秦末汉初,由于黄老思想的兴盛,学者们对庄学还是比较关注的。东汉以后,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学者们尤其是文学家又开始关注庄学的价值。到了东汉末年,庄学在士人中间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思想界的潜流,这样才有其后庄学的兴起。该文着重考察庄学在秦汉时期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南宋名臣王十朋的理学思想是以性命之学为根基,外而扩充至义理之学和物理之学.他的性命之学上承韩愈,批判了二程的性命观,但在义理之学和物理之学上,又吸收了二程思想.他认为搁置现实要务,空谈道德性命之学,不能改变南宋落后挨打的局面.这已颇有融合性理与事功的特点,对于稍后叶适、陈傅良等人主导的南宋浙东事功学派有一定的影响.王十朋以名节著称于世,他是作为一位理学理想的践行楷模,而被南宋理学家们津津乐道.南宋理学史,当有王十朋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经历了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几个发展阶段之后,在北宋进入了作为儒释道思想融合的理学阶段。理学统治我国思想达七百年之久,影响极为深远。在宋明理学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乃是人性学说。清儒把程朱理学称为性理学,康熙赐给二程庙以“学达性天”的匾额,他们确实抓住了二程学说的特点。研究二程人性学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于从总体上把握哲学发展的规律,是有价值的。一二程的人性学说是对宋以前几种有代表性的人性学说的全面总结和改铸。  相似文献   

19.
北宋理学的文化使命 ,就是要在汉唐以来佛道之教盛行、儒家信仰受到严重挑战的时刻 ,重新恢复对儒家人文之道的信仰。二程在理学史上的最大贡献 ,就是确立了以天理论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二程一方面将宇宙主宰的“天”与人文法则的“理”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则是将超越存在的天理与个人内在的人性统一起来 ,从而确立了儒家人文之道的形上依据 ,实现了儒家人文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20.
论程颢和程颐的司法思想陈金全程颢与程颐两兄弟,世称“二程”,他们是理学法律思想的建立者。但是,长期以来,二程及其理学法律思想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仅就其司法思想谈几点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促进对二程法律思想的研究。程颐在解释《周易》的《讼》卦时,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