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初期,大寨人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苦干实干。在战天斗地中大寨不仅被中央立为中国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而且还孕育出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大寨精神。回顾、审视大寨精神,思过去,其曾激荡起中国人心中战胜困难的豪情。看今天,它仍然具有时代价值。其所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自力更生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2.
在华苏联专家曾是中苏经济关系的纽带.然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的恶化和中国国内政策的左转,苏联专家在中国"大跃进"的特殊年代里已无用武之地.与此同时,中国已培养出一大批可以代替苏联专家的人才.中共已做好了应付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苏联专家的撤走和中国自力更生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自此改变了依靠苏援发展中国经济的方针.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有关以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既取得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道路上的累累硕果,又取得了向外国学习的实践效应.为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的财政和经济困难之际,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根据地经济发展的思想,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作为根据地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坚持以农业为主兼顾工业和其他生产事业,因地制宜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克服困难,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与"要"的关系。毛泽东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建设方针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一方针有了新的内容,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这个新的发展就是,将“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具体化为“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三中全会以来党在思想理论上的重要贡献之一。现在谈谈我学习这个问题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部活动中,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而得出的一个创造性结论.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未竟事业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申和发挥了这个思想.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重大理论成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了我国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思想,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最根本的是说,任何国家的党要领导革命和建设,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  相似文献   

7.
《中华魂》2007,(9)
十堰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山区小镇发展成今天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汽车城,是长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面对十堰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需要继续发扬延安时期倡导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再造十堰产业新优势,实现十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根本内容,也是延安精神的根本特征。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为了对付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对延安及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并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伟大号召,中国共产党和延安人民共同创造了“陕北的好江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为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和战胜一切敌人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精神。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就是一个充满了创新和创造的伟大时代。毛泽东曾说“,中国抗战主要依靠自力更生。如果过…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在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中,坚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稳步前进,反对急躁冒进;紧紧抓住发展生产力,时刻不忘改善人民生活。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强调关键是科技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同时强调对外开放,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他的这些经济建设思想,虽然因为"左"倾错误的干扰,未能完全实现,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至今仍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力更生精神是毛泽东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发展于革命和建设实践并服务于革命和建设实践,其理论根基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和群众史观,其实质内容是始终强调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性作用,探索适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强调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依靠力量首先是本民族,以及在劣势中看到优势的自信与乐观。自力更生精神对当今中国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果,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以及传承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等诸多领域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中国新闻业承担着宣传救亡与动员民众的多重使命。受国难影响,战时中国报业发生了严重的新闻用纸短缺问题,置自身于"无米为炊"的危局之中。纸张是报业生存的食粮与血液,战时中国报业的纸荒困厄,不仅危及自身生存,更关乎中国对日新闻战的实施。面对纸荒危局,战时中国报业自力更生逆境求生,通过赞助纸厂,采用土纸替代洋纸,发行联合版,精编版面等方式加以应对,成功疏解了纸荒对战时中国报业的破坏,为战时中国报业的复兴与中国抗战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反贫困斗争中,展现了矢志不移上下求索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砸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中国,为摆脱贫困创造根本政治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带领人民自力更生、重整山河,为摆脱贫困打下坚实基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改革带动减贫,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在新时代,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攻坚战,整体消除了中国的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取得辉煌成就的主要经验如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注重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探索完善中国特色减贫制度体系,实现"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纽约时报》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全面呈现了晚清中国社会的情况,并为读者建构了一个"落后"、"觉醒"的晚清中国形象。"落后"中国体现在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军事衰败和文化落后等方面;"觉醒"中国体现历史悠久及现代化改革方面取得初步进展等方面。《纽约时报》的晚清中国形象建构信守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的报道立场,充满理性、人道的新闻精神,深刻影响了西方主流社会"中国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云南"3.01"事件发生后,分别属于中美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其进行了集中报道。从分析样本中发现,《人民日报》将"3.01"事件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纽约时报》则认为这是一起中国维汉民族矛盾所引发的袭击事件。两报在报道中选择差异甚大的报道议题、关键词、图片、信源来印证和强化自身对这一事件的判断。报道呈现如此分野,与两报的价值立场和办报定位有关,《人民日报》以"喉舌框架"来报道"3.01事件",而《纽约时报》则以"冲突质疑框架"来审视它。《纽约时报》对"3.01事件"的报道固然有其意识形态偏见,但其多元立场、多种视点的报道框架与思路对中国媒体亦有启发,对于中国媒体提升对境外受众的舆论引导力和话语影响力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扩大产学研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阐述了在当前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华北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如何面向市场经济,扩大产学研教育模式,靠自力更生创建培养跨世纪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条件,办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2 0世纪 5 0年代至 6 0年代中苏关系的演变 ,不仅影响中国的政治 ,也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苏联模式弊病的暴露促使中国领导人开始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 ,但不久探索便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 ;苏联单方面中止对中国的经济援助 ,促进了中国的自力更生 ,但对自力更生的片面理解 ,却又助长了“闭关自守”的倾向 ;由中苏关系恶化引发的“反修防修”斗争则使 6 0年代的中国经济政策急剧“左”倾 ,使中国经济再次陷于停滞状态。  相似文献   

17.
外媒走中国     
陈君  王艳 《21世纪》2009,(11):51-53
38年前,罗伯特·基特利一个人为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国家形象”而激动。如今《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增加到9人,他们自由地居住生活,体验着中国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现代化理论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最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毛泽东开启了中国现代化道路之先河,周恩来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探索。他强调中国现代化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实行对外开放,以科学技术为动力,强化现代化内在生长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经过将近10年的本土化发展,中国环境新闻学虽然建构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在本土化过程中却历经着学科边界不清、理论建构不充分、尤其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凸显"运动式"激情报道等阵痛,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环境新闻报道正经历着"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报道理念的模糊、报道方式的单一、报道内容的简单化、报道性质的负面性都不利于中国环境新闻学科的建构和发展,本文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出发试分析在当下制约环境新闻报道的因素与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是在深刻认识时代主题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邓小平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强调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指导原则.他主张既要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原则.在对外开放活动中坚持维护国家的主权,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