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幻灭是哈代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成功的小说,其主人公苔丝也是一个最能体现哈代幻灭主题的女性人物形象.哈代的幻灭主题主要体现在他对苔丝被人诱奸、遭人抛弃和最后又被人勒死等方面的详细刻画上.在哈代看来,苔丝的毁灭既是她自己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公苔丝的形象,其文中所描写的苔丝出外谋生和一失足千古恨的悲剧,具有巨大的悲剧研究的社会价值。通过从社会和个人性格两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苔丝悲剧产生的原因,使读者在理性地欣赏其作品的同时,更深刻地感受到作品所营造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哈代最有影响的一部长篇小说《苔丝》一直受到评论界的热评。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哈代发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批判。同时,哈代也通过苔丝的爱情悲剧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苔丝对于爱情的态度来探讨哈代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悲剧代表作。透过作品品读作者哈代的悲剧观,这种悲剧观不是让人痛让人哭,而是让人以一种淡淡的忧伤感受悲观,以局外人的淡定感受一种注定如此、必然这样的悲剧生成。哈代通过笔下的人物让读者看到他对待悲剧的态度,直接面对并坦然接受这种结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哈代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进行重新解读,分析女主人公苔丝的生存困境,运用佛教思想的缘起论和因果论对苔丝苦难命运进行诠释。并结合佛教的时空观和无常论思想进一步阐明哈代悲剧创作的目的和意图,为读者认识世界、了解自身、敢于直视生活中痛苦与不幸提供一些有效的途径。透过生活的阴霾,努力寻求一丝希望之光和生命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展现悲剧的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哈代的悲剧艺术犹如一幅跌荡起伏的画卷,即有远景、中景,又有近景,同时三景的聚焦点突出展现了悲剧的根源。本文辩证地阐述了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充分挖掘各种悲剧因素,多维度,多层面地展现苔丝悲剧的独特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7.
哈代的小说中存在浓厚的宿命论和命运观,《德伯家的苔丝》充分体现其悲剧般的命运观。通过对意象及其特征的描述,解读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如何运用不同意象更加真切、形象地表现苔丝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从哈代的三部小说《还乡》、《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中的女主人公游苔莎、苔丝、淑所遭遇的爱情悲剧来反观作者的女性观:作为19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哈代对于女性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强烈愿望及所遭受到的社会和环境的压制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而另一方面,哈代的女性观虽具有超越时代性,但依旧未能从本质上揭露造成女性悲剧的社会原因,也尚未指出明确的改造道路。哈代笔下的女性大都难逃悲惨的命运,常给读者留下“幻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历来受到众多学者与读者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大多聚焦在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上.本文论述了其他历史观点的不足,从而认为只有从女性主义批评视野入手才能真正找到苔丝悲剧的源动力,使苔丝式的悲剧不再重演,实现女性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0.
在某种程度上,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亚历克通常被认为是反面的人物形象,是苔丝悲剧的主要制造者。实际上,哈代在刻画亚历克的形象时,渗透着正面与反面的交织,因而不同时代的读者由于前理解不同,可能对亚历克产生不同的评论。从某个角度来看,亚历克的思想代表着新时期的前卫思想,他走在时代的前端,而他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和真心付出也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在其作品中 ,强调偶然事件在人的命运中所起的作用。为此 ,一些批评家认为他的作品陷入了宿命论的迷误 ,削弱了他对现实批判的力度。其实 ,哈代的宿命观与他对现实的批判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导致《德伯家的苔丝》中主人公苔丝悲惨命运的偶然事件和社会习俗 ,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哈代是英国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他出生在博克汉普顿。那是一个牛牌羊华.鸟语花香的地方。这种明丽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为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是他的许多诗化形象的烘托和映衬。1891年.哈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伯家的苔丝》出版了。这部小说以苦丝震撼人心的悲剧.揭露了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观念的虚伪和法律的不公正.并以其大胆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美丽善良的失身少女苔丝身上所具有的女性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生活。哈代在长篇小说的创作上不愧为集各家之大成的革新家.在完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同时.糅合不同的描写现实…  相似文献   

13.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描述了一个被人诱奸而后又犯下杀人罪过的女人的故事。文章试图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并从女性的视角来剖析这部作品及它的作者:苔丝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里被理想化的缺乏自我意识的女性牺牲品;而哈代在对苔丝同情的背后,在把苔丝纯洁化的同时,也把他作为男性喜好的烙印打在了苔丝的身上。  相似文献   

14.
《苔丝》原型解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苔丝》原型解码李明吉力一八九一年十一月,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完成了他的划时代巨著《苔丝》。小说一经发表,便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尤其是对小说主人公——村少女苔丝的命运,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在主要活动展开之前,就经历了一个事件,...  相似文献   

15.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苔丝也是哈代在人物塑造上的顶峰。苔丝的悲剧命运让整部作品笼罩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气氛。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苔丝命运的悲剧的起源、性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 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伯德家的苔丝》里的悲剧主人公,这一形象,历来得到广大读者的同情和赞美。由杨周翰先生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欧洲文学史》,在分析这一形象时认为:“苔丝和裘德,虽然一个是农业工人,一个是石匠,这两个形象在哈代笔下,都是他的‘仁爱’思想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工人、农民的真实形象”。笔者认为这一评价不甚公正。本文试图从苔丝形象的自然性和反抗性的有机结合出发,论证哈代把苔丝塑造为真实的工农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小说中,男主人公安玑·克莱把苔丝称做“自然的女儿”,作者也一再把乡村田园妇女的纯洁朴实与城市资产阶级妇女的矫揉造作相比较,衷心赞美苔丝这个生活在乡  相似文献   

17.
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促进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卓越大师之一。他在维多利亚时代创作的一系列小说《还乡》、《卡斯特桥市长》、《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构成了他的“性格和环境小说”悲剧系列。在这个悲剧系列中所展示出的悲剧性形象长廊中,《还乡》中的游苔莎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哈代着墨最多,刻意塑造的两个女性形象。哈代通过她们的遭遇充分揭示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物性格对人物命运的深刻影响,从而对资产阶级的宗教、法律和道德对劳动妇女的身心桎梏与残害作了深刻的揭…  相似文献   

18.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苔丝的形象,描写了贫家女儿外出谋生,失足泥淖遗恨千古的故事。苔丝出污泥而弥洁,有其不朽的美学价值及悲剧研究价值。尝试用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分析苔丝悲剧,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与其性格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等方面进行剖析,通过对其悲剧命运具体分析。读者能更理性、系统地赏读这部作品,从而加深了作品所表达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哈代的文学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包含了大量的圣经应用.文章从这一点出发,通过对作品中圣经意象、典故及人物形象等的分析,阐明其是应用圣经的典范,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部作品,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哈代的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显示出大量的怀旧成分,使人在回忆与憧憬中重构生活的诗意。哈代的长篇小说《苔丝》意味隽永,流露出浓浓的怀旧情结,感动着无数的读者。在哈代所处的年代里,他的家乡正经历着历史与文化的变迁,乡土文化遭遇资本主义文明的侵袭,这使作家产生出深深的文化焦虑,并祈盼着和谐的乡土文化的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