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成为美国公理会差会的首要传教目的地之一.美国传教士在奥斯曼帝国的活动对美国海外传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美国对外扩张的先锋,美国传教士与奥斯曼帝国的博弈是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动关系的缩影,它代表着"基督教的美国"与"最后的穆斯林帝国"之间的文明碰撞.在与帝国穆斯林、犹太人以及基督徒的互动中,美国传教士始终以实现新教在奥斯曼帝国最大程度的传播为目标,其宗教关怀下掩盖着谋求自身国家利益的本质.美国传教士的活动对奥斯曼帝国具有一定影响,它在促进帝国教育和妇女事业发展的同时,还间接助长了帝国境内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并为帝国的解体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2.
《金色年华》2007,(6):40-41
在红军长征队伍中,有一位传奇的外国人。他就是英国传教士勃沙特(汉名薄复礼)。勃沙特是瑞士人,后随父母移居英国,供职于基督教会。1922年10月,英国基督教会派25岁的勃沙特前往中国,在贵州境内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勃沙特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根据孔子讲的“克己复礼”,取了中文名字“薄复礼”。  相似文献   

3.
从台山的上川、下川岛下来,诲水鼓起鲜咸鲜咸的海风扑面而来。海面上飞掠过两只海鸥,俯冲着点水觅食,然后箭一般射向天际。下一站是中山,我们的文化品鉴之旅逆珠江口而行,从咸水走向淡水,似乎与当年那些向东方传播西方宗教的冒险家们的足迹相重合。上下川岛是西方传教士远涉重洋登陆南中国陆地的第一站,而这些冒死的探险传教,有意无意间沟通了中西方文明。在岛上,我们参观过1552年到达上川岛的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的遗迹。他可能是最早抵达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登岛当年就病死在岛上。  相似文献   

4.
佛教是缅甸的国教,缅甸有将近89.3%的人信仰佛教,大约5.06%的人信仰基督教,3.8%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约0.5%的人信仰印度教,另有0.2%的人信仰泛灵论。尽管基督教徒在缅甸总人口中占的比重不大,而且集中在克伦、克耶、克钦等几个山地民族之中,但他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具有较强的参政意识,加上基督教徒在缅甸的活动和基督教在缅甸克伦、克钦等少数民族中的传播,是这一时期缅甸宗教文化发展中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它对于缅甸的民族关系也有着长远的影响,基督教组织与境外的宗教、人权组织联系密切,所以基督教势力对缅甸的政治和民族关系的影响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5.
《易经》是中国哲学的鼻祖,却又是古代宗教巫术的产物。而哲学又是在漫长的宗教桎梏中不断冲破宗教巫术的牢笼而得以孕育成长的。《易经》尽管是服务于神学宗教世界观的卜筮书。但从其吉凶休咎的占卜中,也曲折地反映出先民观察自然与社会矛盾运动的某些理性认识.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以及辩证法三大规律的探究。本文将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来探讨《易经》的哲学方面,希望能为弘扬我国的传统文种.尺缔藏立由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上海基督教两堂的调查发现:当代中国都市青年基督徒这一信仰群体,在身份上表现出“移民”、“高知”和“白领”的特点;他们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比较正统,在信仰倾向上,体现出保守性和“福音派”的特点。当代都市青年基督徒的基本精神状况比较健康,并对基督教的发展前景表现乐观,这体现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可,以及对基督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海基督教两堂的调查发现:当代中国都市青年基督徒这一信仰群体,在身份上表现出“移民”、“高知”和“白领”的特点;他们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比较正统,在信仰倾向上,体现出保守性和“福音派”的特点。当代都市青年基督徒的基本精神状况比较健康,并对基督教的发展前景表现乐观,这体现了他们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认可,以及对基督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8.
提起教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现在官员、学者和教会人士最常用的一个词是“相适应”,意思是宗教(当然包括在中国的基督教会,且天主教或曰“基督公教”以及基督教或曰“基督新教”的教会在内)要与社会(特指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想,我们更应该说的另外一个词是“做贡献”,意思是宗教(在此特指在中国的基督教会)必然而且已经与社会(在此指中国社会)相适应,并且已经从“相适应”走向了“做贡献”。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督教在农村地区的迅速传播,农村留守青少年成为基督教传播的对象,信仰人数多、占比高,且呈增长趋势。留守青少年信仰基督教具有受到留守家庭熏陶与默许、同伴相互吸引入教、积极参加聚会活动但并不了解基督教的特点,是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不足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解决留守青少年的信教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多方协作,家庭需要给予留守青少年更多的情感关爱和正向引导;学校应该更加重视留守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培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政府需要打击违法传教活动,为留守青少年建设各类闲暇活动室。  相似文献   

10.
《老年世界》2014,(11):43-43
中国不像西方,有着一种成为人们普遍信仰并能统慑全体观念的宗教,即天主教或基督教;也不像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那样,普遍信仰某一宗教。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许多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独自的民族信仰,在他们的行为准则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模式中,有着独特的宗教规范。而儒家与道家最早不过是一门学说,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基督教的“为上帝服务”与西方“寻找黄金”两大动机有机地不可拆分地浓缩在一起后。接二连三地发动了十字军东征.面向全球对外扩张.向有利可图和所有基督教徒认为是异端的可以征服、拯救、使他们皈依为合格臣民的任何国家、任何地域,不断发动全面的进攻。本文试图以基督教会的发展路线为核心线索来分析基督教全球扩张趋势并对基督教全球扩张趋势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期使公众以更加理性的态度看待基督教在我国乃至全球的迅速发展.并尽量为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规范宗教事务管理,加强国际宗教交流合作,抵御宗教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米娜 《现代妇女》2014,(11):404-404
为打开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宣传他们的思想,一大批外国传教士先后在东南亚和中国境内办起一些带有宗教性质的中外文报刊。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则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开始的标志。在它之后还出现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六合丛谈》等宗教报刊。虽说这些宗教报刊具有帝国主义侵略的性质,但它们的出现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本文就从《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角度,主要围绕它的地位分歧、原因、概要以及影响,来分析宗教报刊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陈伟  李琴 《现代妇女》2013,(10):215-215
历来宗教的产生、发展都伴随着神迹或奇迹的发生。基督教在其产生伊始就不断流传着各种神迹说。神迹的广泛流传既对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与扩大影响产生了作用,同时对于多事之秋的政治、军事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君士坦丁与基督教之间相互利用,以达到各自的目的,神迹就是他们的凭借之一。  相似文献   

14.
田云香 《现代妇女》2014,(8):348-348
以伟烈亚力为首对的一批传教士,在清政府打来国门求方的需要下,来到中国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典著作。本文从伟烈亚力来华的背景,他选择翻译的经典著作,他选择数学、天文学的原因以及他对中国近代科技翻译史的贡献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宗教传播的渠道更加便捷,传播的人群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理性,对文化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而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自然受到关注。对946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宗教有着公允、客观、科学的认知,能正确认知宗教的性质、起源、发展和作用,正确认知与宗教相关的一些社会现象,但也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普及宗教基本知识,消除宗教神秘感;加强与宗教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抵制非法宗教活动;重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吸引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6.
李永明 《职业》2011,(26):24-25
以传播科学、民主,启迪民众智慧,推动社会进步为宗旨的图书馆,从其诞生之时,就是人文主义的产物,但中国的图书馆业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成长过程。l7世纪,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随着西方传教士而来的图书馆开始出现。真正意义的图书馆,是在受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影响下的改良主义者的鼓吹和推动下出现的。  相似文献   

17.
公关与新闻传播不同。很多人误将公关人当成记者,因为公关人有时也要写新闻稿。但记者向公众提供的是新闻与信息,记者是客观事实的观察者和呈现者。而公关人在向公众提供事实之时,通常要表明组织自身或来自客户的观点和态度。记者的受众是读者和听众,他们也是普通的社会公众。而公关的受众则是不同的目标人群,公关人需要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和兴趣,策划针对性的传播内容,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记者的传播途径是他们工作的媒体,而公关传播的途径则是多种多样的,不仅有媒体、媒体的组合,还有广告和其他传播方式,包括营销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教法与东西方传统的经济思想体系所根基的历史文化土壤不同,前者必然体现出许多独特之处。从宗教与世俗的不同视角来看,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也具有与世俗经济思想的不同之处。伊斯兰经典经济思想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深刻的道德烙印与浓厚的福利精神、义利统一和相对均平的观念特点、非逻辑理性色彩和法律化、制度化、生活方式化的特点。伊斯兰教经典经济思想的内涵深邃,外延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在其著作《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提出一个宗教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1、必须具有与神圣有关的信仰与仪式。2、必须具有一个由具有相同信仰和仪式的人所结合而成的道德共同体,即通常意义上的教会。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没有一个如同西方基督教那样严格符合标准的宗教团体。但考虑到中国与西方历史环境的不同,我们常常把中国古代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亦称为宗教。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武汉市一位青年基督教徒的个案式访谈,描述了他的信教史、生活观念和信仰实践以及他对中国宗教和社会、教会与组织之间关系的看法和认识,揭示出了信仰是如何在他的观念和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以及他是如何借用一般生活经验和中国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来为他的信仰辩护的。以微观的角度对一个个案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利于认识了解基督徒的信仰生活状况,以及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条件、状况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