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女性育儿博主是自媒体从业者中较为特殊的网络群体之一。作为母亲,她们是家庭中的成员,受到家庭情境的影响;作为博主,她们又从属于社交平台、社会更大的结构层面,也要经受网民的凝视。正是个人、家庭、平台行动者等多重影响力量,使得女性育儿博主的身份不断趋于复杂。通过对9位女性育儿博主的深度访谈,发现女性育儿博主的从业动因,主要是母职实践与职业转变的勾连,以及公共平台与私人领域的联动;女性育儿博主的内容呈现,主要围绕提供情绪价值、输出功能价值、形成网络社群;女性育儿博主还经历着身份焦虑和结构压力。女性育儿博主呈现母职的转化和异化,推动着自媒体平台上的性别话语表达,还推动了女性公共话语表达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家务劳动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一直受到学界关注,但精神家务劳动尤其是精神负载问题却鲜有人探究。通过分析女性在家庭事务中的精神负载现象,探讨母职实践中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再生产。女性社会化过程中母职形象的最初建构,以及婚育后一系列的母职实践是造成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精神负载的重要原因。母职的实践过程无形中强化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操心者"角色,并促成了家庭内部不平等的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3.
山田咏美的作品充满了对现代社会的反抗,她在文学作品中探讨了非血缘家庭、没有性爱的夫妻关系以及新型母子关系的可能性。她通过《垃圾》《杰西的背骨》两部作品揭示出以恋爱为基础的男女关系必然破裂,在否定传统意义上家务、生儿育女等责任是女性的全部价值体现的基础上,颠覆了以母子关系为纽带的血缘家庭的可能性,对生育即母性的观点进行了强烈的批判。本文通过与当代女性作家的家庭、母性描写的对比,来探究山田咏美的家庭母性观,并对此进行审视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社交媒体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产生的语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人们对于性别的认知。本文以240人的1200条微信朋友圈内容为自建语料库,利用语言学中的历史语篇分析法,通过对语料进行主题分析和策略分析,研究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性别观念。研究发现,社交媒体环境下“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性别观念并没有得到改观,男性使用更多的视角化策略和述谓策略关注工作和社会主题,女性则使用更多的强化弱化策略和命名策略来关注外貌和家庭主题;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关注的主题虽然有一定的差别,但还是以家庭和外貌为主,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对于社会的关注会逐渐增多;高知女性和普通女性关注的主题基本一致,教育程度并不是直接影响女性性别观念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澳大利亚当代女性诗人杰里·克罗尔的儿童诗集《野兽的爱》的主题围绕着女性与生俱来的母性思想,描述了其在孕期、生产和育儿阶段的切身感受。从母性思想的萌芽、激发角度,对其诗歌《瞬间》和《二十四周》进行分析解读,探究诗歌中母性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村在地域和政治空间上的特殊意义,兼具时空特征的"农村青年"成为观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家庭关系变革、社会语境变迁的一个缩微群体。伴随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女性群体使用社交媒体的普及,因结婚生育而在农村选择非正式就业的年轻妈妈群体,选择以社交微商的形式参与劳动就业,增加家庭收入。通过网络民族志、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试图探索一个研究该群体的理论框架:由于这个群体同时具备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80后、90后,农村女性,母亲角色等多重特点,通过其使用社交媒体参与劳动的实践过程,建立起一个以个体劳动为中心的家庭场域、虚拟社交场域、社会现实场域的三重场域,这背后涉及的赋权机制与认同机制研究,或将成为洞察新时期青年农民群体信息交往、社会资本、经济实践的一个切口。  相似文献   

7.
苏珊·毛沙特(SusanMaushart),作为一名崇尚家庭平等的女权主义者,再次为捍卫女性的平等地位作出努力。在她的上一部作品《母性的面具》中,这位新闻记者兼专业学者就母性对女人一生的影响撰写了一篇大胆的报道。该书可以称得上是写实书籍类的精品,透彻的描写令人钦佩,对从孕期的不适到不眠之夜的煎熬这些生活琐事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描写。现在这位好胜的毛沙特已经决定要在现代婚姻问题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凸显了个体的主体性,使个体能自由言说,获得"可见性",并赋予个体新的思考内容。通过以王宝强离婚事件为经验材料,对个体与社交媒体在幸福观上的互动进行考察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用户个体自我、个体相互之间、个体与社交媒体之间等都存在竞争、冲突、顺应和同化等不同程度的互动。在竞争、冲突中,个体的幸福观得以"可见",影响了社交媒体对幸福观的呈现;与此同时,社交媒体通过构筑信息环境等手段改变、更新了个体的认知图式,进而实现对个体幸福观的建构。通过对情境的定义,个体与社交媒体的幸福观都实现了重构和再定义。  相似文献   

9.
尊重与接纳女性的社会性别,是改变女性在当代教育领域不利处境、促进男女教育平等的重要举措。女性社会性别的核心意蕴主要体现为如下四个范畴:家庭、母性、关怀以及联结。鉴于此,当代教育实现男女平等的策略就应包括:将家庭生活纳入教育的目标体系,让母性成为教育的德性,教育的道德目标应包括关怀,在教育中建立广泛的联结。  相似文献   

10.
从女作家批评、女性文学批评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指出莫里森在创作时借助母性之叙事视角,聚焦于黑人母亲,通过她们的感知与处境,借助读者之凝视,真实地再现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存在的美国社会里的遭遇。她从多个角度深刻地剖析了历史语境下美国种族主义、奴隶制、父权制及白人文化殖民是自己所属种族及黑人女性受迫害并产生悲剧的根源,莫里森通过母性诉说之悲剧主题揭示美国非裔种族、非裔女性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表征一个民族共有的严酷生活处境。还指出莫里森母爱之歌的谱写表明其在严酷生活的历史境遇下,探寻黑人个体生存、民族文化认同及民族文化出路时对母性价值的思考,美国黑人的成长离不开母性的指引与本民族文化的滋养。莫里森母性诉说在人性道德的追问中给人类以希望。  相似文献   

11.
在霍桑生活的时代,欧洲的女性教育与女性义务规约均基于女性未来的母亲身份,美国社会同样强调母亲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回溯《红字》主要情节的历史背景发现,霍桑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母性观,另一方面突出了白兰的“问题化”母性,并以此为依托,通过强调两代人之间的巨大差异,试图挑战美国与英国的文化政治血缘联系,建立移民者后代与美洲大陆的新地缘关联,从而帮助构建美国人的独立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12.
社交媒体的大众化让乡村女性的形象构建模式由传统的他塑方式向新媒体的自塑方式拓展,乡村女性博主成为建构乡村女性形象的重要力量。她们建构内容丰富、形象多元,但利益驱动导致同质化严重、形象失真等问题。基于此,乡村女性博主在社交媒体中的建构与传播策略,需要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助力提高乡村女性博主媒介素养,引导建构符合主流的乡村女性形象,加大社交媒体平台监管力度,完善平台监管机制,落实平台监管责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让乡村女性平等享有数字发展成果,借社交媒体实现个人发展,共享数字红利,促进妇女事业长远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与新世纪以来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的快速衰退相比,互联网对电视媒体的冲击并不明显。但是,2013年,乐视、小米、爱奇艺、优酷等纷纷推出了互联网电视业务,使得长期在家庭空间居于主导地位的传统电视开始直接面对互联网的竞争。内容满足、社交满足和过程满足是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三大动机,也是互联网电视的重要发展战略。传统电视的社会化媒体转型不是简单的将社会化媒体功能附加在电视节目上,而应通过垂直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和建设内容集散分发平台,强化内容资源优势;基于集体使用和强关系的特征优化社交应用界面,形成家庭社交中心;优化用户体验,避免电视业务复杂繁琐的使用,为用户提供简洁流畅,超越遥控器和卧室、客厅等地点限制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4.
冰心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母性精神和生命意识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她独特的女性意识观。冰心笔下的贤妻良母,有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气质,既履行家庭责任又努力实现个体价值,也不回避女性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间的矛盾,体现出冰心对女性问题的现代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霍桑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他通过对不同类型女性各自命运的诠释 ,对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出路进行了探索。他在作品中表现了女性应获得独立的经济社会地位和独立的思想的看法 ,表达了男女两性应当建一种新型关系的愿望 ,同时 ,在女性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过程中 ,霍桑又不断地强调了女性对家庭的依附性和母性的意义。但无论霍桑对女性的观点如何 ,在他的传世之作《红字》中 ,他却塑造了一个妇女争取自身的独立和解放的楷模———海丝特  相似文献   

16.
母性作为一种独有的女性特质,一直为男权社会所压制,通过将女人贬抑为替男人生孩子的机器,母亲这一生命传承的承载者,被驱逐出人类历史的中心,男权通过对女性生育权利的控制建立了其凌驾于女性之上的性别机制.<母亲>展现了一个女性所具有的母性特质在夫权、父权体制下被压制扼杀而自己对性别主动权艰难的追求与坚守.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是消费者自由开展口碑传播的重要平台,具有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利用社会网络理论、六度空间理论、自组织理论和长尾理论等,结合信息传播流程和关键节点的分析框架,根据社交媒体负面口碑在个体、群体及媒体等3个层面上的传播与扩散机制,提出了以个体社交网络为核心的传播单元模型、以社交媒体为载体的自组织传播模型以及以跨媒体传播为特征的口碑扩散模型。其中,单元模型揭示了发布者类型、口碑表达方式及接受者与发布者关系的重要性;自组织模型反映了负面口碑在社交媒体中通过网络和人际规则由无序走向有序;口碑扩散模型体现了社交媒体成员的角色多元化以及媒体之间的竞合关系,系统解释了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破坏力不断放大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杨际略 《国际公关》2024,(5):152-154
虚拟现实是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模拟虚拟环境来创造沉浸式体验,而增强现实则是通过叠加虚拟元素于现实世界中,丰富用户的感知和交互。在社交媒体中,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应用具有多重优势,VR/AR虚拟化社交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快捷的社交平台。本文对社交媒体中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创意应用进行了研究与调查,以期社交媒体为用户带来更丰富多样的社交体验,并推动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交媒体正快速成为公众针对各种公共事务及公共话题表达意见和建议的平台和主要渠道。它正在悄然改变社会治理方式,正成为互联网时代政府优化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可以说,整个社会已经步入一个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会治理时代,社交媒体已成为公众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但目前,政府在运用社交媒体进行社会治理时还存在民生需求分析机制不完善、虚拟社区思路不清晰、社交媒体社会动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急需创新利用社交媒体建立社交媒体民生信息监测、分析与应对机制,加强社交媒体治理体制建设,创新治理理念,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动员模式,加强社交媒体中议程设置等社会治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冰心和丁玲的作品中 ,两者都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和独特的女性视觉 ,描述了近代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发展。但冰心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表现为重视女性的自身特质和母性价值 ,而丁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则表现为不仅写了艰难地走在解放之路上的新女性内心的困惑与追求 ,而且还投入到了改变现实的政治斗争当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她们两人家庭背景、受教育等不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