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红楼梦》中有大量典故性成语,本文从阐释学理论出发,对其翻译进行了研究探讨。发现:杨译本对这些典故性成语基本采用异化译法、直译法和语义译法;霍译本基本采用归化译法、意译法和交际译法。但是无论哪种译法,两译本对这些典故性成语都采用了阐释的方法。而在阐释学翻译观中,理解是翻译的核心。只要读者能理解(虽然效果略有差异),哪种译法都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2.
英语典故来源丰富,结构灵活,设喻形象具体,能充分体现英语民族的民族色彩。由于典故具有的特殊性,翻译典故时多采用以下方法:套译、直译、直译加注、直译与意译结合、意译。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汉语典故的特征,认为在翻译汉语典故时可以使用套译、意译/直译/音译加注、保留形象加注直译和省略或改换形象意译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汉英典故成语翻译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汉英文化差异及词义差别,典故成语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难点。笔者从修辞角度着手,提出了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直译、直译与意译结合、直译加注解,将典故故事融合于正文中,意译和套译等不同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典故承载着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是语言中的精率。如何成功地翻译出典故原汁原味,又要让学目的语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是语言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提出直译法、归化法、意译法、增译法和注释法等翻译方法,以求尽可能恰切地传达典故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6.
成语比一般词汇包含的信息量大得多 ,因此也就更能反映文化 ,许多文化因素都来自于习俗 ,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通过大量的实例阐述成语蕴涵习俗内涵 ,此类英语成语翻译应忠实而准确地译出其含义 ,翻译方法可采用对应法、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法、意译加注解法等  相似文献   

7.
汉语成语是一种富有鲜明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且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和短句.本文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这些方面探讨了成语的文化内涵,认为在归化和异化的策略下可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与意译相结合法、回译法、借译法和直译加注释法等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习语是语言文化的结晶,是具有独特意思、语法结构和用法的特殊语言模式,通常包括成语、谚语、俗语、俚语以及典故等.在英文习语的汉译过程中,文化因素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针对英文习语汉译涉及的各种文化因素,依据翻译标准,直译法、意译法和注释法等具体译法应与之相对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英汉民族的生存环境、习俗、历史典故三方面,分析了英汉习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英汉习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 即直译法、意译法、功能对等译法,才能使译文既达意,又能保持原习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直译和意译是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不同文化模式间文化和语言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决定了直译和意译共存的可能。通过对祝庆英和李霁野两位翻译家的《简·爱》中译本的对比研究,笔者归纳出:当两种语言的词意、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段相似时,可用直译法;当这几个方面存在差异时,应使用意译法或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相对来说,《简·爱》祝译本较为成功,直译和意译结合得恰到好处,译文流畅;《简·爱》李译本大多采用直译,译文生硬、拗口。  相似文献   

11.
纵观我国典籍翻译史的演进,关于直译与意译哪种译法较优的争议不断,然而较高的翻译境界要求直译与意译圆满调和以达“化”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如自然环境的差异、生存环境的差异、习俗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历史典故的差异等,阐述了英汉习语翻译应注意的原则,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转换形象法、增译法、省略法等。  相似文献   

13.
英汉习语类型繁多,翻译方法译界多有论述.但总结起来不外乎直译法、意译法、套用译法、等效译法及音译、直译加注这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汉英文化差异及词义差别,有些比喻在翻译到目的语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保持原作的意境,在翻译比喻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直译、代换、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节译等译法,加以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文章对英汉习语所反映的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思维等方面差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英汉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即: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相互直译;不宜保留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的可意译;典故、谚语等可进行扩译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中国翻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在翻译佛经时对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法的取舍和偏好, 阐述了佛经翻译的变化和发展,并指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两种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国翻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在翻译佛经时对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法的取舍和偏好,阐述了佛经翻译的变化和发展,并指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两种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18.
在英汉习语比较的基础上,就英汉习语在文化上的共性与差异,围绕"习语形象",探讨在英汉习语翻译中保留习语形象和实现功能效果对等的变通手段,提出了六种习语翻译方法:直译,再现形象;替代,转换形象;意译,舍弃形象;虚述实化,增添形象;直译+意译,传意传神;直译加注法,传神易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国菜的命名理据也是多种多样,可分为主要理据和次要理据两种:主要命名理据包括菜的主料、配料、刀法和烹饪方法;次要命名理据有历史典故、动物名、植物名、贵金属或玉石、缩略语、地名、吉祥语,等等。翻译中国菜名时,不同命名理据的菜名要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即以主要命名理据来命名的菜一般用直译法;以历史典故或创始人的名字命名的要用直译加注法;以动物、植物、贵金属、玉石、缩略语和吉祥语命名的菜名要使用意译法;以地名命名的要采用音译加直译法。  相似文献   

20.
商品商标词和广告标语翻译既是两种语言间的交流,又是两种文化间的沟通。国内外众多知名品牌商品标志性广告词语的翻译经典实例表明,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词汇对等、文体对等、文化对等、目的对等方面为商业广告标语和商标翻译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为了使广告标语的译文与原文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可以采用直译法、音译法、意译法、直意译相结合、创译法、增译法、省译法、套译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