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非宾格动词是一种特殊的不及物动词类别,是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首先就非宾格动词的语言特征作了简单的描述和刻画;接着以作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为参照对象,对非宾格动词具有不同于一般的不及物动词的各种语言表现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典型语例的分析,揭示了非宾格动词自身的非宾格属性和在语义表征与句法形态两个方面存在的不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2.
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Levin&RappaportHovac(1995)提出的存现句中的谓语动词除非宾格动词之外,也包括其他部分不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的观点;在提出新的证据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所有存现动词都是非宾格动词,具有非宾格性,从而维护了存现动词的非宾格性假设,统一了存现结构中的谓语动词类型,为存现结构的统一解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非宾格假说是许多语言中都具有的普遍现象。汉语中根据不及物动词不同质的特点,而将其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通过非宾格假说理论对不及物动词进行再分类之后,对很多用传统分类方法难以解释的语言现象进行了充分地阐释。对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深层句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英语动结式和假被动结构为切入点,讨论中国外语学习者英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行为。研究以定量分析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法发现:英语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确实存在,但习得者只对可替换的非宾格动词"被动化",并且这种错误并不严重;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者对英语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习得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英语水平差异对非宾格动词习得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He is anxious to teach"与"He is difficult to teach"之比较及其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e is anxious to teach"与"He is difficult to teach"中"he"的位置一致,但其论旨角色不同,"he"在前句中是施事,但在后句中是受事.乔姆斯基中的"标准理论"以及玻尔马特"非宾格动词假设"理论和"普遍联系假设"理论对此现象进行了阐释.其中玻尔马特之"非宾格动词假设"理论对此及其他相关现象更有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同源动词包括非宾动词和非作格动词。非宾动词的同源宾语实际上是个副词,占据附加语位置.无格特征核查要求。在同源结构中,非作格动词由名词衍生而来,同源宾语是该名词的拷贝,占据动词的内部题元位置,有格特征核查要求:通过与Tr合并,名词N派生为动词,其拷贝与Tr形成核查关系,由Tr核查其宾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生成语法框架下认为存现动词是非宾格动词,但在英汉中却有很多违反这一定律的例子,如何从理论上解释这一现象便成为了一个症结。文章首先综述了近些年四种理论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并指出了各自的问题,最后根据词汇映射和构式压制理论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认为词库中所有动词都有共性,在词库里时还不能把他们划分为及物动词、非作格动词和非宾格动词,动词只有在一些特殊语言或特殊构式中表现一些个性,如及物性、非作格性和非宾格性等。此外还认为,"存现构式状态化压制"是那些表面看来是"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派生成存现句中的非宾格动词的基础,即表面看来是"及物动词"原来的逻辑施事被存现构式压制删除,而表面看来是"作格动词"的施事被构式状态化压制成客体,当这些"另类"动词进入地点存现句的句法表达式时,就生成了合格的存现句,表现出非宾格性。  相似文献   

8.
存现动词的研究一直围绕着动词的非宾格性、论元的构成、there 的虚义、NP 赋格等问题,备受生成语法学家和其他学者的关注。存现动词是否具有非宾格形式产生了内外论元两种不同的假设,这两种假说彼此矛盾但其推论都有一定合理性,因此在学界关于存现动词论元假说一直没有形成定论。重音影响话语语义解释,从本质上讲,重音是话语焦点在语音上的表现形式;在重音分配原则中,内论元和外论元焦点投射理论与重音渗漏原则为焦点范域内词项与短语重读提供重要依据,通过重音渗漏原则,可静态分析话语中存现动词与 NP 的表层和深层结构,理清几种假说的前提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存现动词是非宾格动词,存现句中的及物动词和非作格动词是衍生的非宾格动词。在文献回顾中,发现Pai Haihua的施事删除规则只能很好的解释存现句中的及物动词,而不能解释此结构中的非作格动词。现重点分析存现句中的非作格动词,认为它们是在词汇语义表达界面上,经过施事客体化衍生成的非宾格动词。  相似文献   

10.
作格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由于不同流派或者同一流派的不同学者对作格有不同的理解,导致了术语混乱。通过对类型学派和形式学派中的作格以及作格语言、作格性、作格动词、非宾格动词等概念的系统梳理和分析,明确其在各自学派中的内涵,进而对比了两个学派对这些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研究侧重点。研究表明,类型学派和形式学派中的作格概念并无太多的相关性,惟一的共通之处是都使用S=P≠A这一原则确定作格性(非宾格性),但是适用的范围却不相同。中国国内学者对非宾格动词和作格动词的理解也不一致,相互间的讨论往往不在同一理论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对"V 到 NP"进行句法分析,并对其中的"到"做出词性判断,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V 到︱NP","到"是动词,作动词的补语;另一种是"V <到 NP>","到"是介词,与"NP"构成介词短语作动词的补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根据其中这个"NP"的具体内容来做出判断和分析了.  相似文献   

12.
“V NP Prep”动词习语是一种常见的多词动词,它结构紧密,内涵丰富,使用广泛,表现力强。在被动转换时,它具有复杂多变性,比较难以掌握。将动词习语分为松散型、紧密型和凝固型三个转换层级,有利于分析动词习语在三个转换层级中的句法特点和被动转换时的语义限制,有助于比较全面地掌握“V NP Prep”动词习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英语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研究发现,学习者把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受认知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在外部使因语境下比在内部使因语境下更容易将非宾格动词被动使用;学习者犯错的概率与其总体的语言水平无关。此外,本文还依据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明初期和明中叶三部小说作为语料,考察了小说中各类动词重叠式在现实句和非现实句中的使用情况,联系汉语的历史,指出"V一V、VV"动词重叠式在产生之初既可用于现实句、也可用于非现实句,但逐渐演变为具有强非现实性特征的句法结构,明代中叶前后是这一变化的重要时期。明中叶动词重叠式现实性表达存在地域分布差异,北方主要用"V了V",南方主要用"V一V",清以后"V一V、VV"一般要加"了"才可用于现实句。现实性与非现实是语法学研究中一对颇有争议的范畴,其是否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学界都有不同意见。本文以动词重叠式的发展为例,说明这对范畴确对汉语语法的历史演变发生了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结构框架:NP1VNP2,文章从多系动词入手,即动词V前后的论元位置上各出现一个名词性成分NP,这两个NP所具有的语义角色就是动词的"系".多数情况下,NP1与NP2的语义角色并不相同,它们分别是动词V的不同的"系",考察以动词为核心NP1VNP2中处所成分的关系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有学者以汉语存现句可允许非作格动词和及物动词为由质疑存现句的非宾格分析。在“述语分解模式”模式下利用特征分析,轻动词表现出两组区别特征:有界性特征[±TEL]和促发性特征[±INI]。述语内轻动词携带的[?INI]特征被证明是非宾格述语的核心特征。依据这一诊断标准,所有的存现句都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此分析对揭示非宾格结构的生成机制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Sorace对非宾格动词的层级排列,利用语料库对中国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上进行深度调查,结果表明不是所有的非宾格动词都容易被学习者被动化,出现类与状态变化类非宾格动词更容易发生被动泛化错误。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在习得非宾格动词的习得过程中存在差异。通过语料中的错误实例与非宾格论元结构理论的结合分析,可以发现语境中的外力因素容易让学习者发生被动化错误。  相似文献   

18.
不及物动词存在句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及物动词存在句特定的结构形式(NP1+Vi+着+NP2)决定了在其语义结构中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轻动词——[存在](EXIST),这个轻动词使动作动词在存在句中只能表示某种存在状态。动态的动作动词要进入静态的存在句,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其一,可以加"着"表示某种持续的状态;其二,从意义上看,往往跟人或事物常规的生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9.
“V_1+单音节V_2”的动结结构中,充当结果补语的单音节动词可区分为自主动词、非自主变化动词和非自主属性动词。考察发现,三类动词充当结果补语的能力是不一样的,由这三类不同动词作结果补语形成的动结结构在时态、语气、否定及句式变换等方面两两之间都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评析了20世纪汉语语法学界关于“N的V”短语研究的主要成果,由“N的V”的结构研究、“N的V”的功能研究、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研究、几点启示等四部分组成。一百年来,语法学方法的嬗变推动了“N的V”研究的不断深化。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存有较多的分歧,如“N的V”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类型、“N的V”及其中心语“V”的语法性质等。“N的V”的分歧从本质上讲是如何认识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性词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的性质和特点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汉语动词、名词转类的问题。目前,汉语动词的分类存在缺陷,应该根据能否充当谓语把汉语的动词分为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动词两大类。如果把“N的V”放在非谓语动词这一范畴中进行研究,分歧会逐步减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