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偏振实验的分析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通过具体的实验观察与分析,再现了线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产生与检测.通过检偏器和波片这一光学系统,配以硅光电池、灵敏电流计作光屏、观察到人眼不能识别的光的偏振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束相干偏振(BCP)矩阵来描述光束的偏振特性,采用高斯型线偏振光按一维排布的并合模型,对并合光束的偏振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并合光束的偏振度在横截面上是不均匀的,且随传输距离变化,还与子光束间距及子光束偏振方向夹角等参数有关.非相干并合光束的光强与子光束的偏振特性无关,而相干并合光束的光强与子光束的偏振特性有关;两种并合方式所得的并合光束光强均与子光束数目、间距等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3.
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在空间是怎样传播的,几种常见的光学教材对这个问题的讲述是不够明确的,本文以椭圆偏振光为例对这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对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时空图象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一个椭圆偏振光可以看成是由两列频率相同,振幅不等、位相差恒定(不等于π的整数倍)、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的合成.设光沿z轴的正向传播,沿x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的波动方程为:  相似文献   

4.
椭圆偏振光的检验与偏振光的干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讨论和大量的计算指出 ,椭圆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的光强度是沿检偏器透振方向振动的两个线偏振光干涉的结果 ,不等于椭圆偏振光合振动矢量沿检偏器透振方向的合振幅的平方。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斜椭圆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的光强度取最大值时检偏器透振方向的方位角 ,证明了椭圆偏振光检验时用到的一个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5.
致命光束     
《阅读与作文》2009,(2):36-38
1977年,在巴西的偏远小岛上,神秘的光束不断追踪、攻击人类,有两人因此死亡。这是不是外星生物在用人类做实验?20年后,当年的事件调查负责人,在家中神秘死亡,他是自杀,还是被谋杀?  相似文献   

6.
讨论线偏振光入射 ,其电矢量与入射面有夹角 (该夹角称线偏振光的振动方位角 )时 ,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态 ,以及在全反射条件下 ,反射光的偏振态和获得圆偏振光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理论,对一种多边形相位波带片的聚焦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在4Pi聚焦系统中使用不同的多边形相位波带片和不同的偏振光产生特殊聚焦光斑的方法,设计了由不同多边形同心环带组成的相位波带片(圆形、六边形、八边形的相位波带片),对不同偏振的光(线偏振光、径向偏振光、角向偏振光)入射到所设计的不同形...  相似文献   

8.
由于圆偏振光波的时空关系比较复杂,大多数教材未作透彻论述,普遍感到对此难于建立一个完整的动态时空图象,常常引起一些错觉。为此本文拟从分析光矢量振动方程建立圆偏振光波的动态时空图象,并介绍我们研制的《多用圆偏振光演示仪》,从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上解决光学教学中这一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新的方法组成有机聚合物全光开关,由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束线偏振光作为激发光(532nm,CW)交替激发甲基红(Methyl Red)掺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合物薄膜样品(掺杂浓度6%),实验研究了薄膜样品的全光开关效应,并测量了采用单一的线偏振光激发下样品的全光开关特性.在室温(25℃)和200Hz的调制频率下分别用2种不同的激发光激发薄膜样品,即单一的线偏振光(8 mW)和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两束线偏振光交替激发(8 mW和7.8mW),相应的开关调制深度分别为22.3%和98%.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偏振方向互相垂直的两束偏振光交替激发方式可显著提高偶氮掺杂聚合物全光开关的调制深度.  相似文献   

10.
对于偏振光的偏振状态的描述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最为方便的是用具有强度量纲的参量来描述.本文讨论了偏振光的偏振状态,如何由强度测定四个参量(I,Q,U,V),这四个参量的实测方法,及其是如何引出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分析了作功和热传递改变系统内能的微观过程,从而对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了统计解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出发,对实际气体的内能,任意多方过程及卡诺循环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宝玉石的化学结构出发,运用晶体场理论和配住场理论,对宝玉石颜色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解释了颜色产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简述了相对论的理论构建过程,然后扼要地说明了在其理论构建过程中所涉及利的高层理论观念,最后探讨了高层理论观念在现代物理研究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前译界或学术界存在一种误解,即谈到西方的翻译理论就直接等同于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尽管人们对等效翻译论进行了多视角和全面的探析,但其仍然是一个富有争议的研究课题。文章对等效翻译论的渊源、内容、目标以及标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合理的释读,力图在把握等效翻译论的实质基础上,对等效翻译理论的贡献与缺陷进行合理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全面而系统讨论了普通逻辑中联言命题、相容选言命题、不相容选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之间等值转换的一般形式,从而深化了复合命题之间的等值转换理论,同时指出了等值转换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这对加强人们的逻辑思维训练、语言训练以及学习现代逻辑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等效原则是中外译界共同关注的话题,现从英汉两民族在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物质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来说明等效原则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两个线性电路的性质,一个是利用变换受控源控制变量的方法,将受控源的输出特性改造成支路特性的形式,这样,受控源可用一条含源支路等效代替,另一个是支路移位的概念,按照这一概念,在电路中可以断开任一支路,或者,将两个回路间的公共支路一劈为二,而不改变电路的工作状态。掌握了上述的电路性质为分析电路增添了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谈典故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典故是中英两种语言中文化的精华所在。大量的典故源自古时的经典名著,或神话传说,或体育音乐,或戏剧小说,甚至出自重大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可以说,典故无处不在。在翻译时,应该注意典故的来源及其在目的语中的对应情况,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到恰如其分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汉语成语言简意赅 ,音律协调 ,文化底蕴浓厚 ,等效翻译方能诠释原文用意 ,亦为俄译中的难点。汉译俄中成语的译法主要有对应法、借用法、直译法、直译加注释法、意译法五种 ,翻译中应灵活运用 ,以等效表达原文语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