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汉语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或短语,它具有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的特点。大多数成语涉及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对其语境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语境文化的研究,可以找出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在汉语成语英译中实现令人满意的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或短语,它具有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的特点.大多数成语涉及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沉积了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因此,在汉语成语英译过程中对其语境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对语境文化的研究,可以找出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从而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在汉语成语英译中实现令人满意的语际转换.  相似文献   

3.
姚腾 《中国民族博览》2017,(10):121-122
五台山文化外宣英译包括门户网站的国际化、旅游公示文本英译和文化典籍英译三个方面.做好五台山文化外宣英译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做好网站本地化,参照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做好公示文本英译,从五台山传志的疏解注释、文体特征、版本源流以及术语建设方面循序渐进地译出五台山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文化外宣英译包括门户网站的国际化、旅游公示文本英译和文化典籍英译三个方面。做好五台山文化外宣英译需要利用现代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做好网站本地化,参照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做好公示文本英译,从五台山传志的疏解注释、文体特征、版本源流以及术语建设方面循序渐进地译出五台山文化典籍。  相似文献   

5.
潘震 《民族论坛》2010,(8):54-55
古诗英译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种认知行为。在翻译过程中,较为成功的译文必然是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具有一致或相似的"喻体共知性",即要衡量汉语隐喻中的喻体意象、内涵、功能是否已在英语译文中保持下来,发挥着与在汉语中同样的作用。可以说,力求中文认知域的意象与英译文认知域所体现的意象基本相同,是我们翻译隐喻的要件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壮族史诗<麽经布洛陀>英译与研究"(2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重大社会意义和学术意义,并就其翻译的策略提出若干建议.文章指出,中国典籍英译是沟通东西方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活力,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麽经布洛陀>(又称<布洛陀经诗>)等壮族典籍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英译是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壮举.它翻开了壮族典籍以至中国少数民族典籍英译的新篇章,标志着中国典籍英译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它将摸索出壮族典籍英译的规律,以指导壮族典籍的整理和翻译活动.基于对史诗的审度,文章还对经诗的翻译提出了"以诗译诗,打造精品"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壮语地名有壮语和汉语两部分,其关系有以下三种:有壮语有汉语,汉语和壮语有对译关系;有壮语有汉语,汉语和壮语没有对译关系;有汉语,但是没有壮语。书写壮语地名的方块字有的本身就是汉字,即使不是汉字,也会向汉字系统靠拢。壮语地名有转化为汉语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格萨尔》的百年英译历程中,译本大都以节译、编译、创译的形式出现,科恩曼英译本独辟蹊径,采用藏英对照、以诗译诗的传统翻译方式,诗意地展现了《格萨尔》史诗的原本面貌,这是在时代呼唤之下出现的忠实于原作内容风格、展现原作精神的全译本。挖掘科恩曼英译本的结构与内容、风格与特色,分析译者的文化语境处理和翻译倾向,对于我们结合当下民族志的深厚翻译理论、表演理论,打造《格萨尔》史诗英译的理想范本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提供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9.
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桂冠,现有的古诗英译文本最早可上溯到明代,清末民初以来,翻译者一直奉严复先生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信、达、雅"为金科玉律,但不忠实的翻译比比皆是,尤以古诗英译为代表。由于译者主体的不同,译文和策略也就千差万别。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交际翻译理论。从纽马克的交际理论来研究古诗英译,可以深入体会非忠实翻译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不同的语言通过翻译汲取养分,是必然的规律。通过翻译吸收外语的长处,给汉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汉语的表现力,是能够被认可并提倡的。但是国内译界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却直接造成了汉语在翻译中地位的失衡,进而加速了汉语的畸形欧化,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以功能翻译论为视角,对陕西旅游景区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剖析其英译存在的问题,提高旅游景区英译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和探讨了广西民俗英译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民俗文化词的几个翻译原则:准确传达文化意象、保持民族文化身份,塑造正面文化形象和简洁紧凑。同时,还归纳了民俗词语英译过程中常用的文化信息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鉴于陕北说书口头创作的特点,它有很多高度程式化的词块,掌握这些程式化词块的英译方法对于掌握陕北说书英译工作相当重要。“程式化理论”是翻译口头文学的指导理论,研究的是口头诗学中具有固定韵律结构的高频率语言模式或词块。本文对陕北说书中的程式化语言进行了分类并对其英译方法举例论证,希望能对陕北说书的译介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少数民族音乐文献英译是信息传递,也是文化外译。本文依据翻译学、音乐学、词源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了新疆少数民族音乐英语词汇、句法的语体特点,结合实例,探讨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及实现译文的传意性和可接受性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态翻译学是生态范式的译学研究,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探究生态美学在唐诗英译中的介入,既要求译者具有一定的主体性,又需要在译文中充分呈现原作的生态美。本文以李白山水诗歌的英译文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生态美的赏析。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一个范畴,英汉语作为人类语言范畴中的成员具有家族相似性。母语为汉语的习得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其语言认知范畴原型由汉语向英语转变,因此,母语为汉语的英语习得者的英语习得效果受语言认知原型转变的影响,这种影响即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母语迁移现象。母语迁移表现在语言结构、文化语境和语言思维方面。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壮族人民行文说话有复式思维的特点,比较分析汉壮民族的复式思维句式与英语民族的直线思维句式之差异,认为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的文体结构最大特点是骗偶重述句式,并举例说明壮族文化典籍中骈偶重述句式的三种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02年,印度人萨罗特·旃陀罗·达斯(Sarat Chandra Das)所编附有部分梵文对译的《藏英词典》,是继1834年匈牙利人亚力山大·乔玛·居鲁斯(Alexander Csoma de K (?)r (?)s)所编《藏英字典》和1881年德国人耶司克(H.A.J (?)schke)所编《藏英词典》之后,一部规模最大的藏文词典。它收词范围比较广泛,不仅从一些语文、医药、佛学、历史传记等著作中收集词目,而且还收集了前藏和康、青地区的一些口语词汇。词目一般都作了英文的对译和解说,列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一种安装Windows95无盘工作站的方法,使NOVELL网络具有了Windows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无伴奏合唱的起源及艺术特征的概述,从音准、声部、律制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无伴奏合唱的排练及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