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社会史论战中形成了学术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所组成的学术共同体所共同信仰的学术信念和价值目标是唯物史观,他们一方面从理论上阐发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则在研究实践中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具体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从共同体的外部环境来看,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其他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流派进行论战,在此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科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社会史论战中的研究成果对于当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知识分子是由社会和历史产生的,所以要谈中国知识分子的形成,也必然要涉及到中国社会史,但中国社会史及其分期问题,自本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又是众说纷纭。今天不是要来讨论这个问题,或“成一家之言”,只是为了讨论方便起见,我把近代西潮东来以前的中国社会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妇女研究的学科化发展和女性问题纳入主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中国女性主义研究学者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经典《第二性》的解读逐渐转向学术化。这一时期,对《第二性》的讨论较80年代更加全面,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女性主义哲学两个视阈呈现出来,拓展了中国女性主义的理论研究,促进了中国女性主义的主体成长。  相似文献   

4.
傅安华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就已跻身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史学研究的核心领域,他在剖析考据派和唯物史观派之利弊的基础上大胆提出新史学建设的构想.傅安华身历社会吏大论战,对中国社会形态发展有着深入思考,主张秦汉奴隶制之说,否定商业资本主义单独构成一种社会形态,成一家之言.傅安华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开创时期的先驱者之一,他对中国社会史的细部考察多具有开创意义,亦反映了他关注和同情社会底层的经世情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中国社会史研究日趋活跃 ,已俨然成为“历史研究的皇后” ,硕果累累 ,成就卓然。行龙先生主编的《近代山西社会研究》 ,2 0 0 2年 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锦上添花 ,这是值得庆贺的。《近代山西社会研究》内容涉及“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刍论———兼论地域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山西近代人口问题初探”、“明清以来山西水资源匮乏及水案初步研究”、“明清以来洪洞水案与乡村社会”、“山西‘丁戊奇荒’的社会史析论”、“近代山西集市数量、分布及其变迁”、“从…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原始社会史专门著作——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发表至今已经整整一百周年了。在一百年前,原始社会史的研究还是历史科学中的新部门。由于缺乏文字记载,长期以来,原始社会史一直飘浮于神话传说之中。一八七七年,民族学家摩尔根在其《古代社会》一书中,以北美印第安人这个“社会化石”为依据,第一次揭示了原始氏族制度的存在及其发展规律,描绘出人类家庭史的略图。一八八一年,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硕果累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乔志强先生主编、行龙先生副主编的80余万言的长篇巨制《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又添新葩,这是值得庆贺的。通读全书,感到该书值得称道之处甚多,在此笔述一二,供读者参考。其一,区域社会研究的新范式。乔先生是新时期中国社会史学的开拓者之一,早在1986年,他在《光明日报》(8月13日)发表《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一文,架构起中国社会史的理论体系———社会构成、社会生活、社会功能,并以此为指导,展开对近代社会的“整体”或“综合”研究,出版…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将水利与地方民众生活、社会结构及权力体系等方面相结合的水利社会史研究开始兴起。回顾20年来这一研究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具体梳理,揭示国内学者对明清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关注焦点、研究层次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时尚》杂志的批评语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批评语篇分析(CDA)以语言的社会实践性为其研究的主要目标,关注语言在产生、维护和改变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意义。以CDA为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摘自《时尚》2005年8月刊的一篇文章。通过对它的宏观、微观层面及《时尚》杂志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分析得出结论:以《时尚》为代表的一系列“白领杂志”既是中国社会结构变革时期的产物,也反过来对新兴中间阶层在中国的形成起到了引导、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秦以后是否属于封建社会,曾经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论战中的焦点.这一讨论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落潮后,再起波澜.本文以"否定论"和"肯定论"两派为线索,对20世纪末以来学术界对该问题的新一轮讨论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学术定位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主流学界将其视之为一场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论争.这一定位以政治立场界分学术派别,武断地缩小了马克思主义史家范围,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真正对手.毛泽东的"文化围剿"说是形成这一看法的重要依据.然而,若从纯粹学术的角度看,论战是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系统内进行的,是唯物史观的内部争论.这是因为:第一,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治中国史是论战各方共同的理论立场;第二,论战各方基本遵循和使用了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术语.总之,视角在政治与学术之间的切换,造成了论战学术定位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革命失败后,人们以社会经济史的眼光来观察社会现象的发展、探讨社会的形态及其变迁的新趋向,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迅速兴起.然而,在社会史论战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试图重新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时,简单化、公式化运用唯物史观的倾向明显,一度陷入“谩骂式”政论.在反思社会史论战的过程中,在理论与材料关系方面,人们理直气壮地倡言史料,重视史料.陶希圣也积极倡导搜集史料,主张史料与理论并重,掀起了所谓的“食货运动”.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社会史到区域社会史乔志强行龙80年代以来,顺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潮流,伴随着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发展的步履,中国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社会史研究者从探讨社会史的概念范畴和理论方法入手,进而深入到对社会构成、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等领...  相似文献   

14.
常建华在一篇题为"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的论文中,对20世纪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的演变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与梳理,提出"中国社会史研究再出发"的动员,即中国社会史研究应从以传统的社会生活史为中心转向以新的日常生活史研究为重点,"从日常生活切入把握中国历史"①. 这不仅是中国社会史研究内容的转变,更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的博士论文与其接续发表的《科学与社会秩序》《科学的规范结构》形成了默顿主义的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路径.这一研究路径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将科学由传统上看作是一种知识进而看做是一种社会体制,呈现出从作为一种知识的科学的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到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的科学的内部规范的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路径对于中国近现代科学社会史的深入展开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事过一百多年.马克思的这个命题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理论界重新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似乎仍然是一个未揭出谜底的谜。人们在探究:马克思这个命题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它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基本观点的表述,还只是一个没有普遍历史观意义的特设性命题?社会的发展究竟有没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的命题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不是没有根据的。重新探讨马克思的这个命题的意义在于:在理论上深化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解,在实践上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科学的历史观指导。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认为,社会史既是历史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学的边缘学科;中国近代社会史是中国社会史的断代史;中国近代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由四大子系统构成,即社会过程、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调节与控制,各系统又有自己的组成要素,由此构成一个系统网络,从而架构起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学科体系。此外,本文还就社会史与社会学、农民学、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发挥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社会功能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新史学界围绕着中国社会性质问题、中国社会史问题、中国农村性质问题开展了一场论战.在这场辩论中,以理论斗争的形式反映了政治路线的斗争,也是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斗争.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农村性质的问题已由民主革命的胜利实践作出了结论;中国社会史的具体分期虽然还有较大的分歧,但是以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秘密社会史研究是一个颇具难度的领域,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尤为薄弱。《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秘密社会研究》一书在研究内容、学术观点、研究方法和史料运用等方面均不乏创新之处,是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的力作,也说明地方秘密社会史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社会史》暨社会史知识体系座谈会,由人民出版社、《历史研究》杂志社、山西省社联、山西大学共同主办,於1992年6月19、20日和7月8日在太原(山西大学)和北京(人民出版社)召开。《中国近代社会史》是我校历史系教授、历史研究所所长乔志强主编、经历十年培养研究生的过程,带领社会史的研究梯队完成,已於1992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问世后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为听取学术界的意见召开了这次座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