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词汇习得过程分析表明母语介入是二语词汇习得石化的主要原因,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二语词汇习得石化消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典型理论、隐喻、转喻与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可较好地解释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及不同词汇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角度的二语词汇习得有助于学习者构建较为系统的词汇网络,习得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加强二语词汇的语义与二语概念直接紧密的相通,理解和生成词汇,提高词汇能力,防止词汇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二语习得研究由3个重要部分构成,即语言输入与输出研究,习得者内部与外部因素研究和中介语系统研究,这3个部分都与认知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习得过程是一种心理和智力过程。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二语习得研究被看作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语言习得成为人的基本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作为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学习从一开始就受到认知的合理性制约。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二语习得,对于二语习得本身和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随着交叉学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从认知角度研究语言迁移现象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焦点.学习者在进行二语学习之前建立的母语隐喻系统,将影响到他们的二语习得.本研究从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理论及迁移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认为母语隐喻迁移是造成二语写作不地道现象的首要原因,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符合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提高二语写作水平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认知语言学观点看,高校学生二语习得的过程,也是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过程.因而,教师在设立课堂交际语境时,要更多地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和社会层面帮助二语习得者提高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而不单是简单的语法学习和练习过程.二语习得者在交际语境中有什么样的心理认知活动,应该怎样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表达是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人类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两种基本认知方式。文章通过具体语例考察了英、汉体育竞赛新闻语篇中的隐喻和转喻表达所体现出的认知方式上的共性,并从文化维度分析了两者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体育竞赛新闻语篇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语义识解是涉及知觉、记忆、推理等一系列心理活动在内的认知行为。在这一系列心理活动中,话语交际者需要运用语言基本知识及由生活体验而来的各种概念框架对相关内容的语义进行动态地分析识解。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代表性理论,对词语和句子的意义识解有着重要作用:①概念整合理论反映了概念和心智活动之间的关系;②两个或多个心智空间的信息映射是激活词汇语境意义的预设条件;⑧概念整合的认知机制能够合理解释隐喻、习语等语言现象的形成,为隐含义的理解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概念整合在语义识解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二语习得者在整合模式的形成过程中首先需要注重联想能力的培养,以此扩展延伸词汇认识;其次要强调文化意识的培养,用文化与语言的关联性指导二语学习;再次,还需要构建全面的学科框架并积累百科常识,为语义理解提供认知库。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认知研究将隐喻视为人的基本认知方式,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经济新闻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现象, 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功用。通过具体语言实例,对经济新闻语篇中存在的隐喻类型的分析,能够揭示出概念隐喻在语义、认知 和文本层面上所具有的认知功能。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紧密相连,因而在商务英语有关的经济语篇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 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提升语言的熟练程度。对于隐喻能力的探究,将有效地提高语言习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使得二语习得研究还停留在对语言习得现象的描述层面.认知神经语言学能够在行为学、心理学、生理学三个层面开展实证研究,将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外在表现、心理模型和内在神经机制整合到一个研究体系中,为语言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保障.文章系统探讨了双语者认知神经语言学的研究重点和争议问题,并从神经生理层面对二语习得热点问题进行了粗浅讨论,从而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二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的使用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不仅丰富语言表达方式,而且也有利于创新思维、有助于语言习得。隐喻能力是人们熟练掌握一种语言的重要标志。二语学习中隐喻语言的使用及隐喻能力的培养应该也有必要作为二语学习的目标。隐喻能力是人们创造力迸发的诱导因素,关注学习者隐喻的使用就是在关注他的创造潜力。在二语教学中,利用隐喻的认知功能,广泛阅读含有丰富隐喻表达的语言材料,进行含有隐喻表达的语言练习,以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0.
联结主义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中一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解释人类智力活动能力的理论。该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大脑中的认知机制,极大地推动了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有重要启示。通过对联结主义基本理论的述评,阐释了联结主义对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语言输入、语言迁移和中介语语用能力等问题的解释力,并对该理论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词汇法认为预制语块在二语习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应成为二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单位。阐述了预制语块的定义和分类,并结合大学生语块能力的现状,从现代词汇法的视角思考和实践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敏锐的语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条件,是构成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概念隐喻理论培养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语感,要通过概念隐喻敏化、整体化,泛读、精读和熟读相结合,诵读吟咏、涵咏品味,积极实践、积累知识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介绍了概念隐喻的含义及其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指出在英语词汇习得中应充分运用概念隐喻理论,重视词汇的隐喻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样词汇习得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薄弱这一现状,本文从语块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假说视角,探讨以语块为理想的语言输入和输出单位,通过树立语块意识,拓宽语块输入途径,创设语块输出环境和机会,从而加强对学生英语口语输出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概念隐喻与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关系。结果表明,概念隐喻与商务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将概念隐喻理论引入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词汇的学习和英语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从词块理论看英语语言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块是二语习得的有效语言单位,尤其是在口语和写作方面更具有积极作用,这也是当代词块研究的主流。语言测试是检测语言输出的重要手段,因而语言测试与词块在某种程度上必定存在一定联系。本文试从语言测试的领域探讨词块的作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7.
惯用语是概念流利度的重要体现之一。隐喻概念知识能促进惯用语的习得。隐喻能力与英语惯用语教学关系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了语境在惯用语含义的构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让其了解母语与二语言使用语境上的差异,可提高惯用语表达的有效性,增强语言表达的概念流利度,为英语惯用语教学提供可参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手段。在经济英语中,隐喻的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归纳常见的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隐喻的跨文化研究,语言隐喻的固定搭配,基于体裁的隐喻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和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复杂的、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的文化现象。谚语以概念隐喻为根基,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汉英谚语的对比研究,揭示汉英两个民族的文化认知特征在不同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以worm为例,从认知角度,探讨名词动用隐含的概念隐喻和转喻;找到名词动用的隐喻、转喻生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而观察概念形成的轨迹,名词动用意义构建的认知机制;揭示名词动用在线理解过程中动态的概念整合现象;分析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路径。同时指出隐喻、转喻视角下的名词动用的语义解读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名词动用是一种语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