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9,(11):149-150
《企业过冬》 石章强著韭文出版牡2009年1月出版 我们已经感受到冬天的严寒,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于是,“如何过冬?”就成为所有人都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企业过冬》给了第一份答案,一个资深的营销咨询家为中国企业开出了第一份药方:企业过冬之道:静领导、精品牌、热产品、软传播、厚人才!企业过冬之法:扩张、升级、转型、维持、收缩没商量!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竞争力的表现 随着当代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成为日本国民经济中具有成效的经济实体。据日本《钻石》周刊对2005年世界各产业50家大企业的调查,在汽车业的50家大企业中,日本占14家:在造船业50家大企业中,日本占26家;就是在造船业前10家大企业中,日本也占了6家。日本企业全面提升竞争力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唐振伟 《经理人》2008,(11):138-138,140
在纺织服装行业普遍缺柴少米准备过冬的2008年,中国男装企业巨头雅戈尔(股票代码:600177)却在寒冬抄底同行,以1.2亿美元的净资产价格完成了对国际男装企业新马集团的收购。  相似文献   

4.
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在世界范围内蔓延,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重大影响。面对市场的萎缩和员工的人心浮动,企业原有的激励措施已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通过对我国企业目前的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为企业顺利"过冬"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史永翔 《经理人》2008,(11):56-58
寒风阵阵,什么是企业过冬的棉袄?为什么,当宏观经营环境不景气时,有些企业能逆势而上,实现产销两旺,焕发勃勃生机?而另一些企业,却在苦苦挣扎后轰然倒地?  相似文献   

6.
日本是长寿之国,人长寿企业也长寿。据调查:全球持续存在200年以上的企业有5586家,其中日本有3146家;100年以上的企业日本多达5万家。日本长寿企业数量庞大,但90%是不超过300人的中小企业。人们把长寿企业称为。不倒翁’企业。时下,我国一批又一批中小企业纷纷倒下,透视日本企业。不倒’的秘诀,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日本企业面对迅速形成的全球市场,从过去的多国经营转向全球经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日本企业的雇佣体制正处于新旧雇佣体制的转变时期。本文分析了现代日本雇佣体制的转变中正式雇佣和非正式雇佣形态的发展状况,阐明了其对现代日本社会的影响,探讨了现代日本企业雇佣体制的发展趋势,同时就如何抑制非正式雇佣的扩大进行了提案。  相似文献   

8.
黎冲森 《经理人》2009,(10):133-133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造成的影响不太一样,对日本企业是致命的打击。日本松下电工集团总经理山崎清一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在应对金融危机时,中国反应非常快,应对力度大,所以恢复也比较快,而日本反应非常慢,现在才开始加大应对力度,所以复苏也比较滞后。同时,中国的人民币相对来讲是独立的,而日元和美元紧密挂钩,所以日本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融资新攻略     
谭绍鹏 《经理人》2009,(7):62-64
最近两年,中国企业的日子一直不好过。先是2007年底的“紧缩政策”,给企业套上了一个现金流的“紧箍咒”,企业的“外源融资”途径基本被切断。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来袭,国际市场急速萎缩,企业的“内源融资”渠道也日益枯竭。现金不仅是“粮食”,更是“过冬的棉袄”。如何融资,或者更准确地说,如何变现自己的资产,  相似文献   

10.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短缺、市场狭小的岛国,其经济发展必然依赖国际市场。由于日本与欧美国家贸易摩擦日趋加剧,为了减少贸易摩擦,日本企业近年来积极推进其全球经营战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新战略在策略、手段上出现了以下几个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最早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出现在日本。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企业的崛起引起了美国学者的关注,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日本企业与其供应商在产品研发上的紧密合作关系,或者说特殊的合同关系,是日本企业超越美国企业的关键因素。对此日本通产省也承认:日本制造业竞争力强的缘由,是日本有独特的零部件外协合作关系系统。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企业管理活动,起始于二战后的日本。随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攻城拔寨,人们开始注意到了企业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企业文化以其特有的力量推动着企业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其成就曾引起世界的瞩目,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人在企业管理上的成功.本文旨在学习和借鉴日本企业文化中的有效成分,将其有机融合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逐渐建立起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这对企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振烨 《经理人》2008,(8):56-56
不论是经营历史,还是企业规模,日本长寿企业在全球都称得上是翘楚。它们历经战火和今天激烈的竞争依然不倒。日本为何能够孕育如此之多的长寿企业呢?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丁敏接受了《经理人》的专访。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上出现了衰败的趋势,一些日本产品由于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受到冷遇,正在退出中国市场,而日本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指数、竞争力排名也在逐步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昔日在华投资的一个大国沦落至此?这些现象暴露了日本经营管理的缺陷,本文针对这些现象,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战略、本土化进程、社会责任及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企业失意中国市场的原因,并指出了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竞争力缺失。  相似文献   

16.
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微型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进军欧美市场以来,欧美企业文化对日本的传统企业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特别是2000年以后,以"企业为股东制造利益"为根本的欧美企业文化在全球大行其  相似文献   

18.
墨西哥有一家企业为一家日本企业生产机械零部件。那年日本企业又发来了一批订单。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董事长、总经理亲自上阵指挥.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也都纷纷来到了生产第一线。产品按期生产出来了。董事长非常高兴,决定亲自安排货物的发送.为此.他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征求意见:我们的服务如何才能让客户比以往更加满意9公司策划总监说,现在夏天快到了.货物在船上要经过10多天才能到日本。一路上风吹雨打.货物很容易受潮,我们应免费为货物再包上一层塑料袋。听了这个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渴望成为强者的心理、务实心理、"忠"、"和"心理和日本的宗教支撑了日本的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其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则由鼓励团队合作和借鉴创新组成;终身雇用制,年资论酬制,企业工会等三大"支柱"形成了其企业文化的制度层。正是企业文化中的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共同作用,使日本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而解析其企业文化有利于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8,(24):129-132
以丰田汽车、SONY等大型企业以及大型商社闻名全球的日本,其实是个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国家。各产业界中,员工数不满百的中小型企业,所占的比例都超过百分之九十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