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于西方哲学的开端问题,通常只陈述自“泰勒斯起”,这是一种经验论的看法。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出发,认为开端大有深意,但他以巴门尼德为开端却违背事实和哲学产生的规律性。本文认为哲学的开端是一个由米利都派、毕达戈拉派和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否定性发展所形成的一个相当完整的圆圈,其基本特征可用“原始素朴哲学”加以规定。并认为这种理解对研究往后西方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西方哲学史的研究中,对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历来比较重视,论著颇多。但是,比较全面地系统地阐发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专著并不多见。张澄清同志的专著《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工作,这是十分可喜的。全书由七章构成。第一章着重论述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背景及其历史必然性。第二章全面地简要地阐发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该书的中心内容,分别论述了黑格尔在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的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辩证法是关于"绝对理念"辩证发展的理论体系,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合理'内核".是唯物辩证法的直接理论来源.但由于黑格尔辩证法的主体只是绝对精神,内容只是在想象中的扬弃,致命缺陷是在意识领域里把异化等同于对象化,所以它对现实的批判不是现实的,只能是虚假的、无批判的批判.  相似文献   

4.
作为思辩的历史哲学路向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将辩证法引入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理解为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自我成就的辩证过程,建立起逻辑缜密、包罗万象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哲学。马克思在肯定黑格尔历史哲学贡献的同时,也揭示其理论症结与理论立场,并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的精神劳动辩证法转换为现实个人的物质劳动辩证法,从而澄清了历史的前提,祛除了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神秘外衣。这一关键性转换同时也昭示着马克思超越传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争的哲学范式革命——实践哲学立场的确立和展开。  相似文献   

5.
黑格尔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有没有唯物主义 ?列宁说黑格尔《逻辑学》唯物主义最多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作为集辩证法之大成的黑格尔哲学 ,其中有没有形而上学 ?本文通过历史的和逻辑的分析认为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中存在着本来意义 (而非辩证法意义 )的唯物主义 ,同时包含有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曾这样高度评价黑格尔:“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①然而,对他美学思想的评价,在美学界却有分歧。有人认为,黑格尔美学集德国古典美学之大成,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来源之一;也有人认为,黑格尔美学仅仅是他的神秘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一个环节,美学理论成就远不如康德,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来源,其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对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②理解不同。笔者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对黑格尔美学作了一点…  相似文献   

7.
(1)自从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首次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上指出黑格尔哲学“包含着不可救药的内在矛盾”以来,学术界关于这种矛盾的具体理解并不一致。我国传统的看法是,认为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是其唯心主义体系与辩证法的矛盾。后有学者著文否定这种观点,认为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辩证法之间并无矛盾,因而主张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是“他的形而上学体系与他的辩证法相矛盾。”我认为,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应当表述为:绝对唯心主义体系与合理辩证法(即马克思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有其深刻而丰富的思想理论来源,其主要来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李比希的农业化学思想、摩尔根的人类学、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尤其是在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及费尔巴哈人本学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多重吸收与改造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变革了自身的生态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是“颠倒”黑格尔“用头立地”的唯心辩证法为“用脚立地”的唯物辩证法。阿尔都塞则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结构性“根本改造”的结果。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在于两者的总体观、因果观不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最有意义、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一直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浓厚兴趣,同时也一直是理论斗争的一个激烈战场.各种派别,各种观点互相较量,发表了大批专著、文章.这些观点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其一认为马克思是另一个黑格尔,是黑格尔的摩仿者,这种观点把马克思黑格尔化;其二是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对立,甚至认为二者风马牛不相及,把马克思与黑格尔割裂开来;其三突出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对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而忽略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马克思历史观的影响问题.本文不同意上述几种观点,试图  相似文献   

11.
李泽厚先生及与之持相同观点的学者所主张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与黑格尔所谈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仅仅是一种极端孤独、追求虚无的表现而已,因此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当代美学仅是一种徒具形式的空洞和煞有介事的庄严的谎言.  相似文献   

12.
将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立场局限于青年黑格尔派是有失偏颇的,它片面夸大了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的理论影响,而未看到《博士论文》是由三重理论向度组成的。通过对这三重向度的分析,论文力图还原马克思《博士论文》的基本精神及其立场,揭示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基本差异,从而凸显《博士论文》作为唯物史观的"史前史"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历史上保安族先民的一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在保安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认为在保安族的民族过程中 ,其民族意识经历了一个潜民族、自在的民族与自觉的民族的变化过程 ;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 ,保安民族内部的自我认同与其他民族对保安民族的认异在这三个过程中起到了促成、维系这一民族的共同体稳定的作用 ,也增强了保安民族的凝聚力 ;保安民族的最终形成是在他们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地区并定居下来后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韵律与中国诗歌繁荣的相关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韵律的发展和中国诗歌在不同时代的繁荣情况,比较可以发现,中国诗歌的繁荣与韵律的发达程度是同步的,诗韵越发达、越精致,甚至越严格,中国诗歌越繁盛,表明韵律对中国诗歌有着非常积极的推动和贡献。3000年来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在无韵或韵律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中国诗歌获得过引人注目的繁盛,也没有一首无韵诗成为经典诗篇。因而,韵律虽然不是诗歌繁荣的充分条件,因为诗歌繁荣还与时代环境、内涵等要素密切相关,但由于韵律是诗歌外在形式的本质特性,显然是诗歌繁荣的必要条件。如果作一个延伸,可以认为,韵律也是诗之为诗的必要条件,任何完全不具备诗律的文字,不管如何排列,作为诗歌的理由都是不充分的,尽管仅仅有诗韵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论翻译真实性的两大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的准则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翻译的准则就是真实性,翻译的真实性不在于功能对等,而在于文化认知,真实的文化认知依赖于科学的方法,所以语言学是保证翻译真实性的基础,文化认知是保证翻译真实性的指南。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培养应充分考虑纵向层次教育和横向相关教育的不同特点和目标,即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这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但从具体实施的情况来看,远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人们的观念、心理、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传统文化中某些消极因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揭示此现象并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无疑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老年人体育活动者与非体育活动者进行活体骨矿物质含量的测试。结果发现,老年人活体骨矿物质含量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骨矿含量随着年龄增加而逐年降低。在体育运动对骨矿含量影响的调查中发现,有体育运动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显著高于普通老年组;纵向追综结果表明,尽管受试者骨矿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体育运动组下降幅度低于普通组。这充分说明坚持长期的体育运动(如长跑)对保持老年人活体骨矿物质含量和延缓骨质丢失现象的出现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兴中会之始创,过去有1892年澳门说、1893年广州说,以及1894年檀香山说,而以檀香山说最为可取.1895年,兴中会在香港成立总会.比较兴中会相继在檀香山与香港制定的宣言和章程,可知香港兴中会总会实为首具革命意向之团体;陈少白在香港创设《中国日报》,宣传革命,是为革命报刊始祖;该会于香港策动乙未广州之役,是为武装起义之始.香港兴中会总会遂能于近代中国革命运动中先拔头筹,香港亦因此成为近代中国革命之摇篮.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为了巩固既得利益,急于登上正式大总统宝座,是《大总统选举法》出台的根本原因;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力量不断遭到削弱,是《大总统选举法》出台的前提条件;袁世凯操纵国会党争,促使国会通过先举总统后定宪法的议案,是《大总统选举法》出台的直接原因;社会各界的推动,是《大总统选举法》出台的社会条件;西方国家的要挟,是《大总统选举法》出台的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族地区的成人高等教育机会与发达地区严重失衡的现状分析,提出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成人教育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必须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齐抓,才可能尽快改变民族教育整体落后的状况,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