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军长征中的宗教政策对我国宗教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宗教政策,是经过长期革命实践考验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策,它吸取了我党各时期宗教工作的成功经验,其中,红军长征中党实行的宗教政策,内容极其丰富,对长征胜利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为我党后来制定正确的宗教政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统一战线和统战工作。红军长征时期,党通过正确合理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统战工作,赢得了少数民族人民对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支持,播下革命火种,奠定继续进行民主革命的基础,是党在艰难的情况下正确开展统战工作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3.
论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辉篇章,也是我国各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奋斗的历史丰碑。党在长征时期制定并实践的一系列民族、宗教政策,是红军得到所经省区各少数民族的拥护、支持并纵横驰骋二万五千余里征程、胜利取得长征胜利的保证,它在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人试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其实践作初步的概括和探讨,诚望行家赐正。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撼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长征,以它雄伟的气势,成功的实践,丰富的经验震惊世界,彪炳于中国现代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史册。它永远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十年来,人们讴歌长征,书写长征,研究长征,使我们获得多方面的教益,感到无比振奋,受到极大的鼓舞。这里,我们却更愿意把聚焦的侧重面放在长征中党的宗教政策上,作一点粗浅的探索。原因是:第一,正确处理宗教问题,是红军胜利完成空前的战略大转移的重要环节;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第一次成功地用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第三,研究长征是要继承红军长征的光荣传统,包括长征中党的宗教政策。这对于我国当前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增强民族团结依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由形成到成熟的转折时期;红军长征造就了毛泽东思想成熟的组织保障;红军长征的胜利改善了我党理论创作的客观环境;红军长征验证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通过康区期间,以"尊重"和"平等"的理念,制定了许多争取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使追求进步、反对压迫的康区广大群众看到了共同的奋斗目标,给红军献出了最大的支持与帮助,并与共产党站在一起结成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长征开始后,随着红军深入藏区,对于藏传佛教的认识逐渐加深,红军藏传佛教政策得以形成并完善。长征期间,红军一方面坚持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坚决限制并取消喇嘛阶层的特权,采用区分与联合的方法逐步改造喇嘛阶层,由于这一进程始终坚持团结最广泛的人民群众,因而宗教政策的实施收效明显,红军得到了藏区民众及宗教进步人士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党的民族政策与红军长征的胜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及民族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长征时期由于红军远离根据地,沿途许多地区又非常贫困落后等原因,粮食供应极其困难。为了解决长征途中的粮食供应问题,红军制定了打土豪、在战争中缴获粮食、向沿途群众购买、留条(留牌)借粮以及动员群众主动捐献等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了部队战略转移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7,(6):39-41
长征时期,红军在艰苦的征途中,因地制宜,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坚持对部队战士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对沿途群众进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和红军宗旨教育,有效地团结了队伍,争取了民众,保障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中的群众教育无论是在历史意义层面还是在实践经验层面,都对今天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民族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长征时期是党的民族政策第一次接受实践检验,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党在长征时期制定的民族政策不仅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理论的一般原则,且将其与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初步提出了一套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方针和措施,从而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已胜利六十周年了,作为亲身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对长征途中的往事,仍历历在目。作者长征途中在四川藏区虚心向藏族老大爷学习藏语,亲身感受到红军与藏族羌族人民结成的鱼水情谊。因为有了藏族羌族人民的大力支援,红军才顺利经过了大草地。  相似文献   

13.
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扩大了革命影响,宣告了反动派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他们解放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06,(11)
红军长征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据初步统计,红军在长征中仅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就达200多名,师职干部达40多名,军职干部4名。他们虽然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用生命和鲜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们把长征中小红军战士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长征中的小红军战士,他们当时正和我们现在的年龄差不多,但却同父辈们一起扛起了拯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重任,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不少小红军战士献出了稚嫩的生命。同是花季年华,同他们相比,我们有怎样的感慨与激动;我们有怎样的决心和志向?请把我们对他们的敬仰、怀念之情写成文字,继承先辈的遗志,告慰先烈的英灵!  相似文献   

16.
余玮 《社区》2011,(14):18-19
她从小受到革命熏陶,6岁送过情报,9岁参加红军,11岁随红四方面军长征,2次翻雪山,3次过草地,在昏迷中曾走到死亡边缘,愣是用稚嫩的双脚走完了长征路,随同大部队胜利到达陕北。这位长征路上最小的女红军的传奇人生,还因她和萧华的动人爱情而更加传奇,罗荣桓热心为他们搭鹊桥,毛泽东拍电报让她"约会",战地成亲,相濡以沫几十载,在"文革"时期历经磨难。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长征初期,抗日反蒋统战思想的实践减轻了红军长征的阻力和损失;长征中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推动了红军长征的胜利进军,红军长征的胜利进军为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长征后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促进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又为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实践构建了力量的基础,开辟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党历来十分重视。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初“西安事变”结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党在红军长征经过的少数民族地区及红军到达陕北以后,就根据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地位和作用同他们建立了统一战线。这不仅为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迎接抗日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中,中国共产党把民族理论与各地民族地区实际结合起来,坚持走群众路线,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民族政策,不仅获得了民族地区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胜利完成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而且把党建设新中国的梦想深深地烙印在民族地区人民的心中。研究红军长征时期党在民族地区所开展的群众工作,能够为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当前的民族工作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在红军长征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坚持正确主张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左”倾教条主义以及张国焘分裂主义的机智斗争并取得胜利,是红军长征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共产党对于正确开展党内斗争在实践上的宝贵探索。总结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时期积累的正确开展党内斗争的宝贵经验,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