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学伦理学批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就是从伦理的角度批评具体的文学作品;如果只重伦理问题的发现与探寻,则不符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本义;文学伦理学批评不能离开批评家的审美过程、审美发现与审美判断;要注重对伦理与艺术表达之间的关系讨论。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中文学伦理转变问题成为文学批评的热点话题。中国语境中的文学伦理批评重建遭遇着意图主义的方法迷误、绝对主义的价值困境与本质主义的知识陷阱。立足关系对象、注重建构方法的对话主义是文学伦理批评重建的方法论、价值观与知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提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文学伦理批评研究逐步摆脱了数十年来的颓势,重获学界的认可和瞩目。1997-1998年,布斯、努斯鲍姆、波斯纳三位理论家曾围绕文学伦理批评有无合法性问题展开了论争,并主要聚焦伦理批评与文学性质的契合度,以及伦理批评的道德教诲功能两大议题。反方认为,文学伦理批评僭越了文学的本体属性,很难确证和达成预设的道德熏陶目的,正方则主张,文学伦理批评乃是兼顾文学诸要素的必然结果,而批评家关于文学教诲效用之实存性与不定性相统一的看法也使其无须遭受反对者的诘责。这场论辩在核心概念上有所含混,在逻辑方面也不乏疏失,但其中牵涉的大量颇有旨趣且悬而未定的问题,对于文学伦理批评和文艺伦理研究的开掘、建构而言却是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当代著名的伦理学家哈贝马斯提出了商谈伦理学,认为交往行动实际上是主体间以语言为媒介的商谈关系,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调整.共同道德规范的认同和维护是通过商谈形成的。这一理论对建构现代家庭伦理关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一夜未归》为读者展现了战后英国社会变化中的家庭关系、社交关系及两性关系.以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剖析剧作中荒诞表象之下这三种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伦理关怀、伦理准则混乱和伦理斗争的画面,可以窥见品特欲通过这种隐晦的方式启迪人们重新重视社会道德伦理,以构建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以"自我关怀"为目的通达"社会正义"的手段之一,它理论建构的后续展开必须既有文学观方面的思考,也有方法论建构方面的具体阐述,同时还应考虑到该批评的功能与价值所在,因为这三个方面的成功推进是该批评健康成长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7.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以“自我关怀”为目的通达“社会正义”的手段之一,它理论建构的后续展开必须既有文学观方面的思考,也有方法论建构方面的具体阐述,同时还应考虑到该批评的功能与价值所在,因为这j个方面的成功推进是该批评健康成长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历史与伦理构成了格非小说叙事的核心.从早期的先锋小说,到近年来发表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等作品,无论文学是从历史回归修辞,还是通过叙事为历史寻找筑居之地,他都在尝试建构历史与伦理之间的叙事张力,以打开文学探索的空间,发现未来的主题.在历史的叙述中对人的存在、心理深度的探询,体现出一种现代性的叙事伦理取向,坚守着一份文学创作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9.
历史与伦理:格非小说的叙事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与伦理构成了格非小说叙事的核心。从早期的先锋小说,到近年来发表的《人面桃花》、《山河入梦》等作品,无论文学是从历史回归修辞,还是通过叙事为历史寻找筑居之地,他都在尝试建构历史与伦理之间的叙事张力,以打开文学探索的空间,发现未来的主题。在历史的叙述中对人的存在、心理深度的探询,体现出一种现代性的叙事伦理取向,坚守着一份文学创作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10.
文学伦理学要成为完善、成熟的文学理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既包括现实意义上的实践和应用,也包括理论意义上的话语建构。在创作实绩方面,文学伦理学需要有体现当下伦理学精神的文学创作、中国文学史、理论影响下的创作实践等三方面的支持。只有在充分的伦理文学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才能有充分的对伦理文学的“创作谈”,才能有伦理文学批评。在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方面,需要在清理中外典型的伦理题材文学作品和中外文论有关文学伦理的思想观念基础上,进行文学伦理学体系的学术建构,确定框架和范围以及主要内容,进一步实现话语的建构。在理论应用方面,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实践形态,把文学伦理学应用到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叙述之中,将深刻而长远地影响文学创作。文学伦理学要成为成熟的文学理论,必须要有广泛的实践应用,应用于文学史书写和文学研究,这不仅是理论建设的需要,在根本上也是寻求文学研究和文学书写的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环境危机在当代的加剧是现代环境法发端的根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环境法的整个体系乃是构建于现代环境伦理的若干理念之上的,这就为从伦理特别是环境伦理的视角诠释现代环境法提供某种理论可能。选取秩序、正义、安全、效益等若干范畴进行展开,试图以伦理学的视角对现代环境法的某些基本理念做出诠释。  相似文献   

12.
在本体哲学领域,"天欲义而恶不义"是天本论的一部分和"天志"的具体内容;在伦理哲学领域,"天欲义而恶不义"体现为"贵义"、"兼爱"、"非攻"、"尚同"和"尚贤"等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在政治哲学领域,"天欲义而恶不义"转化为"义政"的理想境界和"用义为政于国家"的统治方案.这使"天欲义而恶不义"具有了不同的层次结构和内涵意蕴,集中体现了墨子本体哲学、伦理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3.
勒维纳斯哲学的全部努力是企图把伦理学确立为第一哲学,而在他看来,要建立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首先要摧毁存在论哲学,所以他对存在论哲学的理论根据及其后果进行了清理和批判.他认为,正是他人的出现使存在论置身于可疑的境地,也正是他人的出现,伦理学才得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4.
论民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体现了我国民族地区司法国情的特殊性、司法的文化内涵与和谐社会的法治要求,有其必要性。民族习惯法适用于民事司法存在体制保障的缺失、对民族习惯法缺乏必要的调查和汇编、民族地区法官适用民族习惯法的意识有待加强等方面的困境。民族地区应该通过建立善良民族习惯法的认定标准、整理和汇编民族习惯法民事司法适用案例、加强对民族地区民众利用民族习惯法的引导、培育民族地区法官自觉运用民族习惯法的意识理念等方面的措施,以为民族习惯法在民事司法中的适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利益源泉多元化、社会结构变化以及其他矛盾问题存在的情况下,关注民族社会稳定需要构建反映民族社会发展的民族政治发展理论体系。民族发展政治理论体系包括民族自身发展、民族与外部关系发展、民族与国家关系发展。在民族发展政治实践策略方面,设计民族发展正义与公平的政治制度考量维度;发展民族群体的差异政治权利;发展民族个体成员的社会化、公民化和政治参与意识;重视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现代民族社会政治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性文化思潮,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它涉及到众多学科领域。文章在充分阐述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基础上,以“试管婴儿”技术引起传统伦理表征变化为研究对象,从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研究了该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发现试管婴儿技术一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生殖观念,运用崭新的科学技术挽救了一个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从而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文明和进步;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创新,试管婴儿技术实现了医学的跨越式进步,对于科学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构建可持续发展伦理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构建可持续发展伦理学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认为人的价值是自然界系统价值的一部分,人只能在认识改造自然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增加自然界的价值;要以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以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评价选择科技成果;要把坚持环境正义与培育生态美德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能够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物质支撑,推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促进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协调高等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应注意:创造条件,加快建设,保障发展;进一步优化办学环境;科学定位,注重特色,实现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民族立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考察我国民族立法的现状 ,指出了民族立法在数量上、内容上以及立法程序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民族立法工作、提高民族立法质量等方面的建议。文章认为 ,民族立法工作必须坚持快速、准确、灵活相结合的原则 ,才能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是青海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如何开发利用这一宝贵的财富,是今后青海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