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廉晓梅 《人口学刊》2003,55(5):36-39
由于高科技创业企业行业环境复杂、缺乏历史数据与记录,从而使得其主要投资人———创业投资机构无法像一般投资人监控传统投资对象企业一样对其进行监控。为此,美国的创业投资机构实行了以人力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监控投资对象企业的办法,即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对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通过对美国创业投资中关于人力资本管理措施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科技创业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典型的"股东积极主义"的治理模式;建立起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确保创业投资高效运作的基础;为创业投资提供可靠的制度环境是政府推动创业投资发展的最佳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促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东北地区正面临着人力资本短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人力资本外流的严重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采取增加教育投资、吸引人才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力资本的形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 ,而西部民族地区的总体人力资本水平还很低 ,与沿海发达地区的“知识差距”在不断扩大。通过制定缩小知识差距的发展战略 ,注重人力投资的制度创新 ,加大人力投资强度 ,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市场建设 ,促进劳动者的自由流动 ,改革人才配置制度 ,就能有效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面对西部地区劳动素质低下的现状 ,本文通过投资 -收益比较分析 ,提出了确立合理的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定价是开发和形成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 ,也是促进人们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论山东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本文通过历史资料对山东省人力资源现状进行考察,指出山东省人力资源总体素质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针对人力资源现状结合山东新时期经济发展目标,提出应大胆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创新,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强度,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结构,尤其是要使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比较优势相结合等重要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与投资战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力资本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它是制定教育投资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途径。我国目前在教育投资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力资本投入,以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立足于促进劳动力流动,片面地强调通过外部劳动力市场调节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对高流动性劳动力市场给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负面影响重视不足,在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导致了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的普遍下降。建议重视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企业和劳动力建立较稳定的雇佣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晶 《西北人口》2012,33(3):33-37,44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研究人力资本空间分布差异时分别用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口比例和教育投资反映人力资本状况。文中采用1994-2009年的时序数据,分别从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和人力资本投资三个角度,对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差异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并就如何缩小区域间人力资本差距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力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莹 《西北人口》2004,(3):56-58,F003
我国妇女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地位主要受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影响,而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差异的形成可由传统性别观念来解释。目前,传统性别观念仍有较大影响力,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个体、所在家庭及企业的投资决策,引发并维持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差异,在此过程中还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强化趋势。要改变这种状况,需采取各种适宜对策,大力促进传统性别观念向现代性别观念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由于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及差异性,导致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周期性和滞后性.受到人均寿命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以及医疗保健投资费用增加等人力资本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使潜在的人力资源没有充分发挥效力就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导致了人力资本的严重浪费.退休年龄延迟可以促进我国高素质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有效利用.基于此,文章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结合人力资本投资周期视角,从参与主体、实施措施以及保障措施三个方面提出退休年龄延迟的差异化思路.针对技能型劳动者和知识型劳动者分别提出渐进性的弹性退休政策和最低工作年限政策,以期为我国退休年龄延迟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内生增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直接参与到经济生产过程。对经济增长有直接作用.另一方面,还通过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有间接作用。本文基于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外溢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1990—2011年重庆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样本期间重庆人力资本外溢效应的产出弹性十分显著,但由于人力资本自身的增长过于缓慢,其对经济增长的实际推动作用偏小:重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推动,经济增长表现出典型的粗放型特征。为此,论文从人力资本开发、教育投入和劳动市场开拓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人力资本包括量与质两方面 ,后者即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本文从人力资本“质”的角度出发 ,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型、技能型、创新型三种人力资本类型。实证分析表明 ,一般型、技能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减弱的趋势 ,而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贡献不断增大。据此 ,我们认为 ,政府在财政紧约束条件下应坚持人力资本投资市场化与公共教育投资重点化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大量过剩和人力资本短缺之间的矛盾在西北地区呈升级态势,人力资本配置的刚性状态和非最优化,人力资本流失严重是西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人力资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中围绕人力资本本身从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人才现状,实现人力资本的分配到位,实现人力资本配置的市场化,增进人力资本的高科技含量,区域层次性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区域教育价值观,区域人才政策,区域人口文化形象等方面构想人力资本战略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在东北国有企业振兴发展的背景下,东北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呈现出承接着计划经济时代政策倾斜所形成的人才集中的局面;但现实的问题是,尽管其人力资本历史积淀较高,但在没有跟上时代信息、技术更新的情况下,难以产生优势企业效益;同时,由于企业制度和外部市场结构调整不能够充分适应,也造成企业内部人力资本的老化和失效,并且伴随着一定的社会资本的制约。人力资本在东北国企振兴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通过加强横向交流、整合自身人力资本等途径来加强东北国企的人力资本总量并及时更新。  相似文献   

15.
As the United States has entered its postindustrial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ass immigration has again become a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e U.S. economy. In all of its diverse forms, immigration presently accounts for anywhere from one-quarter to one-third of the annual growth of the U.S. labor force. By the turn of the 21st century, it could conceivably comprise all of such growth.Immigration is the one aspect of population and labor force growth that public policy should be able to shape and control. Unfortunately, however, the extant public policies that govern the siz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immigrant and refugee flows are largely unrelated to emerging economic considerations.The revival of mass immigration is not taking place in a vacuum. Indeed, it appears that the labor market is being radically transformed. The demand for labor is increasingly favoring those workers with skill and education. There are diminishing needs for job seekers without these human capital endowments. On the labor supply side, it is unfortunately the cas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lready has a significant number of adults who are ill-prepared for many jobs that are being created.To assist in this effort to enhance efficiency, immigration policy should be flexible. It should be capable of responding to changing domestic economic conditions. Currently, the nation's immigration policy is dominated by political motivations that give priority to family reunification and humanitarian goals. Immigration can be a short run means to provide skilled and educated workers to fill critical worker shortages. But in the long run, equity considerations derived from the nation's multiracial and multicultural character of the labor force also come into play. It is imperative that citizen workers be prepared for the high quality jobs in the growth industries of its postindustrial economy. Immigration must not inhibit market pressures from encouraging employers to provide better opportunities for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of citizens.The obverse is also true. It is essential that immigration does not provide only workers who can be employed in the declining occupations and industries. With a sizeable adult illiteracy problem already, the nation can ill-afford to increase the pool of unskilled and poorly educated workers, which increases the competition among such workers for the shrinking number of jobs available to them.  相似文献   

16.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严重制约因素,而制约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在于农村教育的滞后导致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三个角度提出改进措施: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和合理使用;农村教育改革和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人力资本投资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使用CFPS 2010和CFPS 2014家庭面板数据,以开通公路和公交作为准自然实验,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基于PSM-DID方法的结果表明:通过增收效应和文化冲击等途径,交通基础设施能够显著改善农户的教育观;进而促进农户提高物质和非物质人力资本投资;这有利于端正农村青少年的学习态度,并最终有利于提高农村青少年学业成绩。所以应继续加强城乡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激发农户和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内生追求动力,促进农村人力资本积累。这不仅有利于推动教育公平,也有利于为“三农”注入内生发展动力,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