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失业保险制度既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项重要的劳动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让失业保险更好地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帮其实现再就业进而确保“稳就业”,既是实现就业这一最大民生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基于美国、英国、德国、韩国四个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制度设计的经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须要提高失业保险立法层次、严格审核受助者资格、适当提高给付水平、针对高风险失业人员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提升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至今未覆盖灵活就业人员,原因在于实际操作层面存在巨大障碍。这主要体现在:对灵活就业的定义较为难以界定;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意识、意愿不强;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的能力有待提高等。目前,若干地区已经开始了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试点,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社会保险的其他险种在覆盖灵活就业人员的制度设计上提供了政策工具;一定规模的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也为覆盖灵活就业人员奠定了经济基础。本文分析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运行状况和灵活就业人员就业特点,研究当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账户的方式设计适合于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3.
适当缩短我国现行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确定合理的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和失业保险金的标准,是整个失业保险制度的关键所在,它不仅是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效率”原则的体现,也是激励参加劳动、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合理的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和保险金标准,既可以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使他们有足够时间参加转业训练,寻找新的工作,又可以体现社会公平,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正失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失业保险工作对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促进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失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笔者结合成都市金牛区失业保险工作实际,在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的初步设想。失业保险经办管理呈现新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城镇就业长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部分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进入灵活就业领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鉴于该群体已达数千万之众,它既是社会保险的一个巨大潜在"市场",也是社会保险基金的重要来源,还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砝码".然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没有系统解决灵活就业群体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妥善解决这部分人员参保,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障良性互动,是各级政府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劳动保障部门无法回避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或通过稳岗政策,从失业源头入手帮扶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达到预防失业的目的。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建立以来,一直实行基金制度,其基金来源于社会筹集,由单位、个人和国家三方共同负担,缴费比例、缴费方式相对稳定,筹集的失业保险费,不分来源渠道,不分缴费单位的性质,全部并入失业保险基金,在统筹地区内统一调度使用以发挥互济功能。通过互济筹集基金,失业保险统筹层次越高,互济功能越强,抗风险能力越大,基金的作用发挥的越淋漓尽致。实现省级统筹是失业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正式建立已有20多年,现行制度已实施9年,为大量失业人员提供了生活保障,并促进失业人员实现就业,促进了市场就业机制的建立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近10年来,社会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针对目前的形势,现行制度设计存在保障范围有限、保障水平偏低、促进就业功能不足、预防失业功能缺失等问题,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形势发展的需要,严重阻碍了失业保险制度应有作用的发挥,迫切要求我们对现行制度进行改革。失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解决现行制度功能不足的问题,要通过各项具体制度的改进,建立一个集保障基本生活,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功能为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此项研究的目的旨在,为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提供决策依据,为研究修改《失业保险条例》提供支持,为各地探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功能提供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8.
何玮 《劳动世界》2017,(33):9-10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在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本文在分析我国失业保险基金巨额结余及其原因的基础上,从我国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缴费机制、给付机制等方面得出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就业促进功能有限的结论,并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从制度层面、政府层面、个人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就业促进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失业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主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失业保险制度应运而生,以一种健康的、良性的、可持续的方式筹集基金,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失业保险核发工作进展有序成都市从2005年7月起,实行社会保险“五险合一”统一征收,由市和区(市)县社保局负责征收和基金管理;市和区(市)县就业局负责发放和支出审批。在失业保险纳入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长期以来重视对失业者的生活保障,而在促进其再就业、提高就业质量的方面没有充分发挥制度作用。本文对德国和英国在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中的失业保险待遇、就业服务等制度安排上的举措进行了分析,发现两国的失业保障制度都从保障失业者生活的消极性政策安排转向了兼顾失业保险和就业服务的模式。结合我国国情与当前的就业优先政策,本文总结了国外改革经验对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完善过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2014年两期的调查数据,构建Tobit固定效应模型和Mlogit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老年人失能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冲击,以及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对这种冲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老年人重度失能显著增加照料费用、住院费用,导致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加重;老年人重度失能、中度失能均会显著增加照料时间。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均对重度失能导致照料费用增加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社会医疗保险对中度失能带来的门诊费用增加有负向调节作用;社会养老保险对轻度失能、中度失能老人的门诊费用增加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失能老人子女护理假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为例,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社会保险造成的短期冲击和中长期冲击,分析并估算了疫情期间出台的社会保险费减免、稳岗补贴等政策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疫情之后一段时间内降低中小微企业缴费负担,延长中小微企业缴费期限,加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力度和财政投入,加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并提高待遇支付的精准性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应对疫情冲击的社会保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灵活就业人员面临较大的工作风险,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工伤保险制度难以为其提供保障。学界试图扩展劳动关系概念以包容灵活就业,但在学理与制度两个方面均遭遇阻力。以职业伤害保险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亦是进路之一,审视既有试点可知,职业伤害保险虽能覆盖工伤保险力所不及的劳动者群体,但也存在发展定位走偏、参保人数少、认定难度大、部门监管难等问题。应厘清职业伤害保险的发展定位,立足于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安全,从向全国推广职业伤害保险、加强宣传针对性、强制平台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缩短缴费周期、完善伤害认定的举证责任配置以及完善筹资机制等六方面着手,完善职业伤害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超龄就业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日渐普遍的用工现象。但该群体是否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仍存争议,相关立法的缺失导致司法态度多元化,致使超龄就业者难以享受基本的劳动权益,超龄就业纠纷不断。基于超龄用工关系的法律本质,我国立法应正视超龄就业者劳动权利,为其建立特殊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全相关劳动保护制度,加强超龄就业的引导和管理,以解决老龄化背景下的超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晏  李鑫 《山东工会论坛》2020,26(1):67-71,7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受到我国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广泛运用。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订弥补了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上的不足,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上制度的复杂性,存在工伤赔偿制度的责任划分不清晰、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具体操作存在困难、异地劳务派遣工伤保险制度执行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我国需要从确立《劳动合同法》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具体责任分担制度、完善劳务派遣工伤待遇先行支付规定、明确异地保险制度相关规定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在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适用,有效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而提出要构建由政府主导的环境治理体系。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挥工会等各类社会团体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工会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并强化其法律保障,不仅是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不断增强与生态环境监管能力相对有限之间矛盾的现实需求,也符合《环境保护法》的根本精神,更是实现生态领域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其本质是社会自我规制,其根本目的是构建“内生动力型”环境守法机制。为更好地发挥工会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应采用助推机制,即构建对于用人单位和职工而言激励相容的机制,并由国家为其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计划(AFDC)的支出规模出现大幅增长,非裔单身母亲接受福利援助的程度和范围扩大,但由于族群差异而构建出“他者”概念,使非裔单身母亲在女性群体内部受到阶级制度和种族制度在另外维度上的分裂,形成福利的差异化待遇以及“福利女王”的刻板印象,其面临的社会不平等实际上是性别分层下系统性种族主义的持续存在。AFDC福利政策的发展维持了美国非裔单身母亲基本的温饱,却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其贫困问题。政府需要满足其现实性别需求以及战略性别需求,改变非裔单身母亲的社会从属地位,形成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这样才能消除她们所面临的结构性障碍。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有关工人阶层的研究历经了由工运史向其日常生活领域的转向,更加侧重于关注工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和身份建构。在此范式之下,以婚姻策略为切入点,还原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工人阶层的日常生活,将历史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视角相结合,既把“工人带回研究的中心”,又使工人研究更加微观化。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历史时期,我国工人无论从择偶到治家,还是从夫妻关系到家庭权力分配,都围绕着传统的婚姻策略展开;大多白手起家,婚姻理性共同体的意味很浓,工人们愿“为国家”而“舍小家”,家风优良,体现出了家庭与国家共同建构的明显特征;男女同工同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两性的平等,让女工在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上都有所提升。新的历史时期,需要我们不断发扬和重塑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让工人阶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  相似文献   

19.
"996"加班现象热议的背后透露出更为深刻的理论问题。这种超长工时制一方面不仅透支着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还无益于用人单位效益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严重违反我国相关劳动法律规范,更是赤裸裸地违背良善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是对整个社会可持续性劳动再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未来生产能力的无限制消耗,严重侵犯和损害了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与个人发展权利。而人权保障和和谐社会的要求决定了我们需要从价值观念引导、社会治理等多方面有效地保护劳动者权利,及时扼制各类违法、无序的加班行为。这不仅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更是因为劳动幸福是全世界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的黄金十五年之作。在著作中,马克思立足于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客观分析,提出了人的发展理论,并辩证地论述了资本与人的发展二者的关系。在对二者内涵和关系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认清其对当下经济发展的启示,规制并利用资本,在“发展资本”和“限制资本”之间寻求张力,在张力中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发展,才能维持资本与人的关系和谐平衡,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促进市场经济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