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制约我国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从培育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实现农村的民主管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和谐文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作用。探讨了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村落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背景和现实基础,它具有排他性、吸收性等特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村落文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先进的文化引导村落文化,积极培养和发展农村文化队伍,提高农民的现代文明素质,从而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论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缺失与机制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不仅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新农村建设致力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建设与协调发展,把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民文化权利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构建与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促进农村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乡镇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乡镇图书馆作为最贴近农民的基层图书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它在提高乡镇农民的文化素质,促进农民知识更新、创新,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农民所需竞争情报和对称信息,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乡镇和谐发展等方面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的基础,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增加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以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努力实现农民教育发展的新跨越,深化文明生态村建设,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证,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力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加强农村图书馆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把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的基本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图书馆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农村图书馆的建设对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农业先进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促进新农村的公益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这是新农村建设最为迫切的要求。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农民。新型农民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较高的技能素质、较强的经营能力。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前提,是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农村的主要内容。培育新型农民要注重先进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注重农村先进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注重民主法制意识的树立,注重制度体系的创新。培育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新时期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支柱。要促使乡风文明,必须提高农民的精神境界,培养农村良好的道德与信仰。为此,要重视普及和提高农村教育,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完善农民的思维方式和道德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农村道德教育和道德监督职能,正确处理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与重要保证。一方面.传统儒家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与中国农村社会紧密相连.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儒家文化承接现代文明。另一方面儒家文化由于历史文化原因不断流散.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道德沦丧和农村文化庸俗化。当前.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鼓劝农民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制定积极的文化政策繁荣农村文化,进而推动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我国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和最为重要的文化建设主战场,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深入了解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以及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内在需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湖南嘉禾县为例,系统分析了农民文化需求的状况,提出了坚持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以保护传承民俗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村落文化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背景和现实基础,它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具有双重作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要重视村落文化的作用,以先进的文化引导村落文化,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从而促进乡风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和谐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搞好新形势下河南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力度;需要立足河南实际,注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需要学习借鉴和谐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论述了党领导人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如何从科学文化、思想文化、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素质,以加快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社区志愿文化导向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农村社区文化与社区外志愿服务文化的相容互促.农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文化的时空载体,承载着志愿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走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志愿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从社区发展的角度进行政府推动、志愿主体协调、社区诱导,实现志愿文化主体、志愿文化客体、志愿文化载体的互动共进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家庭伦理出现了程度不同的问题,首先是孝道伦理.从家庭内部的视角来看因为现代农民已经不再具备传统农民代际间互惠观念,年轻一代农民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变迁.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孝伦理文化教养的缺失.本文立足于在继承、总结吸收中国传统孝道精华和当代新农村典型实际以及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当代农村家庭伦理重构,以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方面和重要任务,成都市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眼于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社会的生成,走出了一条以"一个重点、二轮驱动、三个着力点、四项协调"为主要做法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新路子,成效显著。政府积极推动、村民需求满足、雄厚产业支撑、特色资源彰显、完善市场运作和稳扎稳打推进的集成整合是成都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良好效果的根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根本点在于农民富裕、农业发达、农村文明,社会和谐,在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需要大量的骨干农民从中发挥作用,需要"核心村屯"、"中心农户"和骨干农民的辐射和带动.田东县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民族地区强县,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田东"的目标,深入开展"八桂先锋行"活动,实施以打造核心村屯、建设中心农户和培育骨干农民为主要内容的先锋工程,实现了"固堡垒,强队伍,树旗帜,同进步"的目的,助推了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和谐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搞好新形势下河南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大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力度;需要立足河南实际,注重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发挥农民参与和谐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需要学习借鉴和谐文化建设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以郑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郑州市在推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中做了一些扎实的工作,但是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也存在着农村文化建设的滞后现象,甚至更为突出。要建设富裕和谐的现代化新农村必须要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促进乡风更加和谐文明。  相似文献   

20.
农村法文化是以农村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社区为立场而构造的法律观念、意识、知识的结合。农村法文化是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价值观、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的反映,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文化利益、文化驱动与文化和谐作为我国农村法文化渐进的理论根基,以公共产品、成本效益分析及经济绩效等经济学理论作为我国农村法文化解析的理论视角,建构政府、社区与农民三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法文化供给机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法文化推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