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老舍是以深入广泛地描写市民生活著称的现代作家。本文着重从老舍对市民社会的表现和批判方面论述其创作,对老舍作为表现者和批判者的成因和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老舍是满族作家,并不只是因为出身于满族,而是他确实写过反映满族生活的作品。但老舍又跟其他少数民族作家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他的全部作品,反映汉族生活的占绝大多数。因此,使研究者碰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把老舍只作为满族作家的代表,实际上降低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果因为老舍跟汉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而否认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满族特色,也不完全符合实际,为许多少数民族同志所不同意。老舍的作品题材多样,形式多样,古今中外无不涉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有卓越成就的多产作家。我们选择了《茶馆》和《正红旗下》两部满族特色最鲜明的作品,探讨一下老舍作品中满、汉文化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文化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多作家与基督教文化有或亲或疏、或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将其纳入艺术视野,用不同的艺术方式表现基督教文化对于现代中国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影响。老舍曾经领洗入教,参加教会开展的一些活动,其文化心理及文学思想、艺术思维均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塑造宗教形象,表现宗教人物在现代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为,张扬耶稣的人格精神,是其创作的重要内容。但同时,老舍也通过传教士和教徒形象塑造,对基督教表示了明确的批判和拒绝。老舍对基督教文化的态度,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和情感倾向。老舍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与拒绝、赞赏与批判是同他的爱国热情、救世救民的人生追求联系在一起的,是与他改造国民性格、检讨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试析网络词语中"客"类词汇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生活变迁的轨迹,必定会反映在语言中。网络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在词汇发展上表现得最为突出。通过分析网络一组新词产生的社会因素和语言因素,探讨了网络词汇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老舍的创作面及作品数量,老舍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矛盾的集中表现;生活创作经历、与其他类型作家的比较、老舍创造的人物形象;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的进一步挖掘等三个大部分的综合,彰显了老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老舍与表现主义具有相通性的原因所在 ,对二者如何运用艺术变形表现人的异化、揭示社会的荒诞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反映异化与荒诞时 ,表现主义比较悲观 ,视之为人类及其社会的必然而且永恒的厄运 ,老舍则比较乐观 ,他认为异化和荒诞只是暂时现象 ,国民性可以改善 ,社会也必然进化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人情一直是建构和维系人际关系最为重要的纽带。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关中的定村在生产领域中发生了明显的人际关系变化,并主要表现为村民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了从“叫人”到“雇人”的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反映了市场化背景下农民思想观念的改变,表现为人际交往对象的扩展以及交往中理性因素的增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传统人际关系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的渐变,表现为人情和面子仍然是理性交往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一、老舍的创作生活是在英国开始的。1924年他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先后发表《老张的哲学》(1926年)和《赵子曰》(1927年),描写北京的小资产階级知识分子的灰色生活、封建小士绅的小喜剧,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讽刺旧社会的生活现象;接着又发表《二马》(1929年),揭露帝国主义的民族歧视和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腐朽。由于对社会现实观察不深,表现也较浮泛。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家在抗战中的生命选择,是文人在中国抗战中的群体现象,老舍是其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而抗战中的"老舍文学",无疑为中国抗战文学史平添了亮色.重要的是,透过老舍在抗战中的写作、言论与行为,可以对老舍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进行审视与剖析.这对于重新发现和认识老舍,十分有益.因为从抗战直至自杀,在老舍身上,都有一种"抗到底"的精神意志.  相似文献   

10.
老舍《离婚》中的老李是具有原生态性质的知识分子,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当时这类知识分子面临"现代"这一纷繁现象时所表现出的理性与自主性的纠缠,其结果是自我认同的悬置。这一知识分子的符号代码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老舍在当下社会中的思考与某种程度的疑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