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依据我国2001-2010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关联度.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与农产品的出口量、价格优势和附加值的综合变动趋势基本一致,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数量型”增长.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的政策建议:出口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降低农产品出口成本,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打造名牌农产品,走品牌化出口之路.  相似文献   

2.
肖黎 《东南学术》2013,(4):93-100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自2004年以来处于持续逆差状态,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文章分析了农产品贸易逆差的进口影响因素,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进口影响因素中,按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农产品国内供给、农产品国内需求、农产品进口关税、农产品劳动力成本、农产品进口价格、人民币汇率和农业投资。最后,文章从进口角度对如何改善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陈宇斌  王森  陆杉 《兰州学刊》2024,(3):148-160
文章立足于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视角,基于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广义双重差分法等实证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实施对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高标准农田政策实施对农产品贸易逆差存在显著的“纾解效应”,并且该项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西部地区,政策效应在中东部地区更为明显;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政策实施不仅可以通过巩固粮食安全而减少对农产品进口的过度依赖来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而且可以通过加速农业绿色发展进程、规避绿色贸易壁垒而增加农产品出口来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文章的政策建议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灵活调整政策实施的区域布局结构和强化粮食安全与绿色发展的路径依赖,继而改善农产品贸易逆差格局。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制约新疆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1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增收途径的变化综观改革开放 2 0年 ,新疆农民收入增长最根本的是依靠以下两大因素 :一是农产品价格提高 ;二是农村改革使潜在的生产力得到发挥 ,以粮棉为主的农产品增产幅度较大。在短缺经济状态下 ,增产就意味着增收。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受到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制约 ,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失去了价格提升的支撑基础。在这种情况下 ,新疆农民收入的增长要保持原有的速度 ,就必须依赖于农产品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提高。但长…  相似文献   

5.
一、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被提出来的。但研究表明,发达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采取过类似的战略。美国和日本就是分别以替代进口为主和替代出口为主实现其工业化的。工业化开始前,美国和日本都是落后的农业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及其他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对外贸易条件极为不利,存在巨额贸易逆差,而且两国工业化都是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提出的。但在如何解决工业化过程中日益增加的进口需求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问题上,两国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美国为此建立起高额关税壁垒,限制国外竞争,同时注意开拓国内市场,使工业在  相似文献   

6.
印梅 《学术探索》2012,(12):69-73
本文以江苏省2005年7月至2010年12月的数据为样本,基于毕肯戴克—罗宾逊—梅勒茨条件重新检验了汇率变动与江苏省进出口贸易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进口、出口需求及出口供给均富有价格弹性,出口供给的价格弹性值最小;对出口需求影响最大的是国外的物价水平,其次是国外的收入水平,最小的是出口价格;地区产出能力对出口供给的影响要远大于出口价格;地区物价水平对进口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进口价格。相对而言,地区收入的影响最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江苏省进出口贸易满足毕肯戴克—罗宾逊—梅勒茨条件,产出高速增长等非价格因素是人民币升值而贸易收支未受影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绿色壁垒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 《江汉论坛》2005,2(7):50-53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条件下,我国农产品出口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出口企业也屡屡受挫于发达国家一个接一个的绿色壁垒。一些国家利用卫生与检疫方面的各种技术壁垒取代传统的关税壁垒,并想方设法提高门槛,以此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口。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产品出口应对绿色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产品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技术分析我国 1980— 2 0 0 3年农产品出口总额增长和主要农产品出口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发现肉食类农产品出口增长与GDP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最为明显 ,此类农产品与蔬菜类农产品一样 ,它们的出口增长很好的拉动了我国GDP的增长。在对粮食类农产品分析时却发现 ,是GDP的增长带动了我国粮食的出口增长 ,产生这种现象 ,我们认为与粮食类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欧美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演变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农产品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在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进出口政策和政府财政能力等约束之下,长期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了欧美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干扰了市场价格的形成,非保护性收购方式下的最低价格对市场价格的形成没有影响,目标价格有效维护了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最低价格和目标价格的使用与农产品供求状况没有必然联系,而最低价格的执行方式由农业资源禀赋和农产品供求关系决定.我国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抬高了市场价格,但其“拖市”功能有利于稳定农产品生产,而目标价格的反周期功能可稳定农民收入.因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不能以农产品目标价格取代最低价格,而应分品种施策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采用邓聚龙提出的灰色关联度方法探讨了能源消费构成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并对新疆能源消费构成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新疆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是工业能源消费,然后依次为生活用能、一产能源消费、三产能源消费和建筑业能源消费.并从新的视角,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新疆城镇、农村居民收入与其生活能源消费的关系,针对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十年前,农产品对外贸易曾被认为是中国入世后最快遭受严重冲击的领域。农产品贸易面临的巨大挑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所关注。如今,事实证明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不堪一击。文章通过回顾发现,十年来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总额持续扩张,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优势明显,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市场多元化步伐加快。当然,入世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产品贸易逆差已经成为常态,出口农产品抗风险能力较弱,农产品进口不稳定性明显,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不仅如此,新时期,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还面临着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消费偏好不断升级、人民币汇率持续攀升、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剧等问题。这些严峻形势难免会使我们对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一丝隐忧。基于此,文章最后展望了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发展走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外农业补贴趋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亦华 《学术界》2005,(1):201-205
国外农业补贴的趋势是减少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出口补贴 ,增加农民收入的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生态等方面的补贴 ,且财政补贴与金融支持并举。我国正在进行税费改革和直接补贴 ,在此基础上仍要加大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往往实行价格干预政策,造成农产品供需的强制性均衡,形成新的产量和价格均衡,影响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本文对最终消费品定价和农产品定价两种情形分别进行了研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农产品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的量化结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关系与导致农产品增产的因素的来源和强度密切相关,农业生产方面、需求方面和市场流通方面不同的变化均可能导致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反向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基于总量生产函数与VAR模型,选取1990-2019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期内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经由农村金融规模较大的负向效应与农村金融效率较小的正向效应,农村金融发展负向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金融效率是农民收入增长单方向的格兰杰原因.短期内,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脉冲影响渐趋稳定,二者对农民收入增长方差的变化均具有较高的贡献度.扩大农村地区资金供给,完善农村金融信用环境,加强农村金融创新,有利于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1978-200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1978~2007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长期看,GDP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出口总额增加能带动GDP的增长,而进口与经济增长是反方向变动关系;从短期来看,进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1978~2007年的经济数据为样本,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长期看,GDP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出口总额增加能带动GDP的增长,而进口与经济增长是反方向变动关系;从短期来看,进口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范爱军  林琳 《东岳论丛》2004,25(2):54-59
作为农业大国 ,入世后 ,农产品市场准入的不断扩大到底会对中国农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入世之后的两年中 ,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如何 ?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结合WTO有关规定对入世前后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状况、农产品进出口与国内消费量和总产量的比例关系以及与国内价格变动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得出中国农产品发展的变化 :1.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总体增长较快 ;2 .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进出口平稳发展有升有降 ;3 .主要农产品进出口的波动对国内零售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较小 ;4 .对农业的国内支持力度不够 ,削弱了某些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美国贸易逆差调整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的贸易逆差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由于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处于重要地位,一旦美国开始紧缩贸易逆差,将会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巨大冲击。从地区来看,虽然美国进口商品中来自中国的比重不断上升,但这是由于中国取代了东亚其他国家而成为美国重要的进口地。从产品结构来看,由于美中贸易逆差的三分之二以上集中于消费品领域,未来中美之间的贸易环境将更为艰难。美国对高科技产品出口中国的限制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中国对服务业的开放将给美国带来迅速增长的贸易顺差,能够部分抵消商品贸易上的巨额逆差。由于中国各地方省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不同,美国进行贸易调整时对各地的影响会存在差异。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越大,受到的相对影响必然越大。在出口方面,天津、福建、上海和广东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最强;在进口方面,上海、山东、天津、福建和北京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与促进农民增收的关联度显著。当前,西部省区农产品加工行业规模小、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为此,西部省份可以立足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通过组建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规范农企利益联结机制等途径,对特色农产品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及竞争力。并通过相关产业带动,最终促进西部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相似文献   

20.
汇率对国际收支,特别是对贸易收支的调节效果,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极为关注且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汇率下调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基本原理 汇率下调对贸易收支调节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起作用,它通过改变汇率下调国家与相对上调国家进出口商品与劳务的相对价格,贸易条件等因素,使一国汇率下调后,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降低,外国对其出口货物的需求上升,从而使出口增加;同时,其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从而起到抑制需求,减少进口的作用。或者,汇率下调以后,其出口货物的外币价格虽不降低,但出口所获得的同样数量的外汇收入,现在可以换得较多的本国货币,这样就使出口商和出口货物制造业的利润增加,从而对出口起促进作用,即使由于各种原因,汇率下调后下调国对进口货物的需求并未减少,但由于进口货物价格的上升,会刺激其国内替代工业或同进口货物相竞争的工业发展起来,从而仍可能对进口起抑制作用。所以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