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回顾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资源与环境、社会三大子系统,共35个具体指标。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省5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门峡市和焦作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鹤壁市和平顶山市处于中间水平,而濮阳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资源型城市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应尽早实现产业成功转型,重视发展外向型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加强资源环境的综合治理和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枯竭,林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生态、社会矛盾。本文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约束和制度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对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从政府行政制度、城市管理职能、产业制度、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构建了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
伴随全球资源的日益紧张,资源型城市如何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已成为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对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潜力、产业关联、区域产业比较优势、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和现有状况六个方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借用因子分析模型对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大庆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能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提供决策支持,为选择接替主导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新兴资源型城市不同于资源已枯竭城市和“矿竭城衰”城市,尚处于繁荣期的新兴资源型城市若能有一套先进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就可以避免“资源诅咒”的老路.论文以美国休斯顿、德国鲁尔和挪威为比较研究对象,通过对发达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依附轨迹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相匹配的立法环境,相关经济政策的支持是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探讨适合中国新兴油气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协同集聚是资源型城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采用2005—2017年115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效果、影响机制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1)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程度、技术进步水平和就业结构优化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机制。(2)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不仅受到自身产业协同集聚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邻近资源型城市产业协同集聚的正向溢出效应,并且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进步水平是溢出效应的主要作用机制。(3)产业协同集聚的直接效应变动趋势相对平缓,长期具有正向影响,溢出效应和总效应呈现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的影响相继变为正向。同时,产业协同集聚的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有效距离阈值。据此提出资源型城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资源大省,资源型城市在黑龙江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过去这些城市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目前这些城市和地区大部分由于所依赖的自然资源锐减,面临着相对衰退的困境。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选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对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概况和现实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新型产业植入、传统产业链扩展与延伸、多元化复合、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优势互补等五种模式组成的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是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带动和支持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独特城市类型。受矿产资源储量的制约以及资源开采过程的影响,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一般经历前期开发、增产期、稳产期和衰退期等四个阶段。矿产资源的开发既是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依托力量,但是又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效应,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基于Logistic动力学模型的资源型城市成长和发展轨迹,对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的模拟表明,当发展要素基数达到零时,矿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阈值。资源型城市在进入衰退期以前,通过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来摆脱对单纯产业的依赖性,从而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片面追求效益的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引发了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危机。将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分为存在性可持续、维持性可持续、不减性可持续和限制性可持续四类,并运用数学形式予以表达;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推导出了评价方法;以陕北资源型城市为例的实证分析表明,陕北资源型城市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进而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衰竭、经济衰退、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严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描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般目标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自身的特点从工业、农业两个层面设计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园区模式。实践证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全世界范围内,加快推进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转型成为城市发展的共同主题。在现阶段,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转型更是会在将来一段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挑战。以榆林地区为例,分析榆林地区在资源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来探讨对策。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与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因此通过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探索和构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1.
国外矿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业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主导产业是依赖不可再生资源的采掘业,产业结构调整是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休斯敦、鲁尔、洛林三座矿业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做法,对我国矿业城市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我国矿业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注重政企互动,结构调整要与就业接续相结合、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与环境整治相结合、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鉴于我国资源型城市自身形成、发展的特点,目前,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各级政府效用最大化,将体现为资源型城市快速而有效地实现转型,逐步提高经济发展实力,协调区域间的发展。转型的成功,不仅使中央政府的职能目标得以落实,地方政府也可以使自己所追求的地方利益得以实现。文章将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各级政府在资源型城市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DEA方法中的C2R模型对我国34个典型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和冶金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较高,而煤炭和森工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较低。我国很多资源型城市规模较小,没有能够真正发挥出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作用。资源型城市要提高经济发展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实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适度扩大城市规模。  相似文献   

14.
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被认为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实要求更加深入的理论探究。鉴于此,基于资源性产品生命周期和资源型产业发展规律的视阈,探究资源型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过程与基本规律,提出进一步促进中国资源型城市未来形成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资源环境伦理思想、循环经济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些思想是正确处理资源型城市发展以及人类与资源、环境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文章深入探讨了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思想与理论描述,指出其对中国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煤炭资源型城市曾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就我国煤炭资源型城市盘县特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了探讨,提出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寻找煤炭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绿色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技术创新正逐渐替代传统的技术创新成为研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的着眼点。为此,基于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依据矿区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和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以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