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20 世纪是西方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并得到长足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需求的扩大导致入学率增长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因。根据教育规模及课程设置的变化,可以以40 年代中期和70 年代中期为界,将本世纪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不同阶段。与上一世纪相比,本世纪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势表现为: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大众化与普及化,入学对象、教育机构和课程设置日趋多样化,高校逐步面向社会,高等教育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标准与时期划分的几社看法,提出应以各种政治力量和诸种内外因素形成的‘合力’作为划分世界政治格局嬗变分期的依据.文章认为,战后40余年(1945-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1945年──50年代末为两大阵营的形成、对立和抗争时期,60-70年代为三个世界鼎立和多极化(多元化)格局的初步出现时期;80年代-90年代初为美苏两极格局逐终结和世界政治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时期.文章还对“均势”是相对稳定、力量对比变化引起的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以及“综合国力”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都,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理论形成过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的利用外资理论并不是改革开放后才形成的,根据新近公开的一些材料,中国共产党利用外资理论的形成可追溯到本世纪30—40年代。探究其形成过程,可将其划分为萌芽、初步形成、曲折发展、正式形成、逐渐完善五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理论内容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综合性学科。中国人类学从无到有,在本世纪30—40年代达到了先进水平。其中,北京大学做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人类学中断了。到80年代开始恢复,至今还处于重新起步阶段,与国际学术水平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都有很大差距。本文简述了中国人类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重点论述了加速发展我国人类学学科(特别是其中的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历史学者认为美国西部史学有两个概念:即以特纳为首的边疆学派强调研究西部开拓进程的西进史学和后来历史学者侧重探讨西部本身的发展变化的西部史学。根据历史论著探讨不同的主要内容,20世纪以来美国西部史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一)本世纪头30年为持续探讨西进运动时期,(二)从30年代初到50年代后期为西部史学初创时期,(三)从60年代初到目前为西部史学发展时期。为说明每个时期史学的主要情况,本文分别选择了一些有影响的代表作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回顾了本世纪我国教育文化学研究的发展脉胳,侧重分析了80年代以来教育文化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问题,指出教育文化学必将有一个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青龙一、成人教育的发展过程我国成人教育从作为公立的社会职能到形成独立而完整的成人教育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它始自清末光绪年间,形成于本世纪80年代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成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中国古已有...  相似文献   

8.
试谈非书资料的科学管理与利用武雪丽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本世纪40年代电子技术应用与广泛推广,现代化的电子技术已进入了教育领域,致使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们不只单纯地把知识记载在纸张上,还把知识灌入到唱片里,录制到录音、录相带...  相似文献   

9.
西道堂精神及其当代意义马明良自本世纪30、40年代以来,西道堂以其独特的尝试,引起世人和学术界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论著。本文试图从另一种角度透过西道堂产生和发展的历程,挖掘它的内在精神和当代意义。一、...  相似文献   

10.
走向文化综合——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概观施战军20世纪的中国文学步入40年代,也就走向了文化综合时期。30年代后半期,民族战争的烽火燃烧着中国大地,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高于一切,有着清醒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思想的文学家都随着救亡战争的鼓点用作品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代文学30年的历史上,新诗中的现代主义作为一个时现时隐却从未断流的诗潮,从五四时期开始孕育,到20年代象征派的诞生,经过30年代现代派的探索发展,至40年代九叶诗派的全方位开拓,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形态系统。王泽龙先生的新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潮...  相似文献   

12.
教育在以色列历史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界,从“立国之本”与“强国之路”两个阶段分析以色列建国前后到本世纪发展教育的经验及由此产生的丰硕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过程中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是成名于本世纪40年代上海的女作家。她的小说选材是平凡的,多以“恋爱、婚姻”为题材,而她爱情小说的内在意蕴却是深远而不平凡的。这些意蕴主要包括:1.浓厚的悲剧生命意识;2.对复杂人性的深刻发掘;3.执著于世俗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李相和的诗歌创作在朝鲜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主要创作时期是在本世纪20、30年代。李相和通过自己的诗歌创作,宣传了对当时社会制进行否定和反抗的思想,以精练的语言和抒情味极浓的韵律,,促进了朝鲜诗歌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是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在新的技术进步和工业的新发展面前,传统时期的行政理性模式已显现出滞后性。无论是工业企业的组织还是服务于公益目标的组织,其内部的结构、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外部的关联都变得更为复杂。处于这样的时代,行政人本主义为当时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一批年轻学者所推崇。由此,从科学理性范式向人本主义范式转换,成了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个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16.
知识构建作为信息构建在知识管理的高层应用,具有知识性,更强调人的需求,注重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文章研究了知识构建对知识管理的优化作用,并指出知识构建对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多学科相互融合、完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图书情报学的实证应用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北美华文文学的文化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错或并行于 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北美华文文学 ,有着独具的文化特征。如果把中国旅美学人在游学期间所创作的作品 ,都视作中国域外的华文文学的一部分 ,则本世纪北美华文文学有三个时期特别活跃而重要。这就是本世纪的 2 0年代前后 ,60年代前后和 90年代前后。这三个时期的华文创作 ,从不同角度展现的文化主题 (从伦理层面的文化冲突 ,到转向政治和经济层面的文化冲突 ) ,都对2 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外石油科技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石油工业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资的工程性行业。这样一个行业性质决定了科技在石油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近代石油工业技术风雨近百年,至本世纪60~70年代得以迅速发展。当前正处于新旧世纪之交,石油工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世界各大石油公司都在加紧...  相似文献   

19.
何谓情报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情报学一词的两个基本涵叉:(1)研究语义情报的结构、特点和情报交流规律性的科学学科;(2)以情报学为理论基础的情报工艺。文章讨论了情报学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依据、发展道路及其前景问题。  相似文献   

20.
萧殷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他从本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初,一直活跃于广东和全国文坛,建树甚多,影响颇大。本文概括了萧殷的文艺理论批评的特点,并认为这些也是广东的文艺理论批评特点,在当今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界,很有继续发扬的必要。这些特点是:时代针对性和自主性统一;实践性、普及性与根本性、理论性统一;研究性、科学性与综合性、实效性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