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3 毫秒
1.
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现象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就我国当前的实际来说,行政伦理建设必须加强国家公务员自身建设、法律制度建设和社会监督建设。自身建设是基础,法律制度是保障,社会监督使之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伦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论行政伦理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执政党的党员和领导干部、国家机构的公职人员的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系统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具有关键性价值。行政伦理本质上是一种政治伦理。政者不正 ,政者缺德 ,必须导致政治的腐败。执政者只有把法治提高到自觉的程度 ,把他律与自律结合起来 ,才能治理好国家。因此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须从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与养成机制的建立抓起 :一、加强公共监督 ,开展制度创新 ,规范国家公务人员的道德行为 ;二、加强自律养成 ,促使国家公务人员人格升华  相似文献   

3.
阐明了行政伦理的含义、内容;分析了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探讨了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制度化自律和道德驱动自律的有机结合。制度化自律实现途径为:完善公务员的任免机制;完善法律、行政、政党、舆论和群众监督机制。道德驱动自律的实现途径为: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和行政伦理修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一些行政人员滋长了享乐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苗头,社会道德水平下降,腐败之风蔓延,导致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出现了大量行政伦理失范的现象。行政伦理失范对公共管理事业的正义性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它使政府丧失群众的支持,行政效率低下,最终使行政目标难以实现。因此,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客观上要求最大限度地克服种种行政伦理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行政伦理对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价值。而今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现象频发,已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从区级政府公务员行政伦理的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公务员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必须从公务员自律和外在激励约束两方面寻找能有效防止行政伦理失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论转型期的行政伦理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伦理就是特殊领域的角色伦理,是以行政系统主体或以行政管理者为主体,针对行政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在社会转型时期行政伦理失范严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使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重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带来行政权力合法性危机。必须确立新时期行政伦理的原则,从加强行政伦理教育、行政伦理立法、强化行政活动监督入手,进一步加强社会转型期行政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7.
行政伦理失范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伦理失范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病症。本文从分析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入手 ,探讨了行政伦理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避免行政伦理失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相互交织、甚至相互冲突,利益间的冲突引发了公共行政领域的一系列问题,行政伦理失范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本文从个体利益角度、公共利益角度及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互动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以探寻我国当前行政伦理失范的利益根源。  相似文献   

9.
顺应着国家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传统行政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受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公共行政领域呈现了一定程度的伦理失范,这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是深刻的。能否有效地从根本上遏制行政伦理失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共行政实践的成效、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得失、关系到我们的社会能否实现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因此,随着公共行政的向前发展,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伦理体系,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行政管理的迫切要求,更是时代的召唤。  相似文献   

10.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必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这就要求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必须体现“诚实守信”、“以民为本”、“公平正义”、“德法共治”和“清正廉明”的伦理观。文章分析了影响县级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提升县级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对策建议:建设良好的县级政府执行力文化,培养良好的县域领导科学与艺术;加强伦理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完善对公务员伦理品格及执行绩效的考核监控和监督;加强行政道德制度化建设,构建制度伦理等。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主体"是指各级政府及其行政人员;"责任伦理"既是一种责任形态,又是一种伦理范畴,是通过将外在的法律、制度内化为行政人员的道德修养,是关于行为的决策、执行、后果的全过程伦理。在现代公共行政领域,伦理道德失范现象频发,培育行政主体的责任伦理意识迫在眉睫,文章探求了建设行政主体责任伦理的途径,以使行政主体更好地履行其职责和义务。  相似文献   

12.
消极腐败是由于转型期的社会道德规范失灵,官员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以及社会"潜规则"的盛行,法律体制不健全,行政决策失范,监管体制不利等方面因素所引发的。它损害党的形象,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制约经济发展,并且也是其它执政风险产生的根源。应从加强社会道德规范建设,约束官员行为,加强官员修养教育,遏制社会"潜规则",加强法律体制建设,完善监督机制,以消除消极腐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公共行政职业伦理具有区别于其他职业伦理的根本性质,它以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存在、以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发挥作用、以特殊的责任伦理产生效应。发展和完善公共行政职业伦理,就要健全公平的行政职业伦理规范体系,加强公共行政人员的职业伦理教育,建立完善的行政职业伦理监督与制约机制,加快公共行政职业伦理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公共生产力已然成为衡量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和反映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显著标志。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公共生产力研究为进一步解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及伦理这五个要素为公共生产力研究提供了多维视角和基本的分析框架。要提高公共生产力必须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重视推动组织机构改革和管理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水平,强化依法行政,加强公共部门的公共伦理建设,并重视建立相应的公共生产力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行政管理学界高扬效率、忽视伦理的主题定位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管理学研究向纵深领域的发展。公共行政管理从产生时起就与某种伦理价值观相联系 ;公共行政管理必须围绕着“公共利益”而建构和运作起来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公共行政管理具有对公众负责、公正、合法性、多样性、正义等特征。结合行政管理的过程分析 ,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规范主要内容为公益至上、有害不为、慎用权力、社会责任、平等竞争、增进信任。这些规范为公共行政管理奠定了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共服务市场化并不意味着行政权从这些领域退出,而是被分包给了经营者,并在服务契约中得以体现。因此,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应当覆盖到这种被契约化行政权。鉴于目前的监督体制和机制难以适应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要求,必须建构新的监督体制,实现对契约化的行政权力的监督,并对行政相对人提供及时的救济。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国家,其行政法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许多特殊性。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新加坡在行政组织系统、公务员制度、公共服务、贪污调查局、立法对行政的监督、司法对行政的控制等方面建立了完备的行政法制。它对我国行政法的基础理论、基本原则、主体理论与制度、行为理论与制度、行政组织系统、公务员制度、公共服务、行政监督、司法控制等都有重要借鉴价值,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行政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宪政经济学尽管是一门规范研究的学科,但是其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理性选择、规则的选择和规则下选择的区分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诸多的启示。采用宪政经济学的视角,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面临着内在动力不足、对改革本身没有制度约束、成本分摊不均、行政伦理和公民责任缺失等诸多难以突破的困境。本文主张必须对改革进行立宪选择的约束,充分尊重利益主体的改革诉求,加强伦理建设提供道德动力,重塑行政体制改革的动力机制推动行政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行政公产视野下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其中法律制度的保障,尤其是法律责任的落实不可或缺。从行政法学的角度看,环境属于行政公产,因此,政府对环境具有无法替代的首要监管职责,基于此,政府也应当承担监管不力和失误的法律责任,包括环境宪法责任、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环境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