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无论在工作或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们与俄罗斯人的接触越来越多,他们的姓名始终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在与俄罗斯人打交道时,妥当地使用名字和父称,会使对方感到愉快,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的感情更加融洽。相反,如果使用不当,相互之间就会有一种隔阂,总会处于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气氛中,不利于发展相互间的友好关系。现谨结合工作生活实际,谈谈俄罗斯人的姓名。  相似文献   

2.
姓氏,黎语称为“番茂”(fan53ma:u55)或“茂”,是最能体现黎族父系血缘关系的一种文化现象。黎族的姓氏和名字是分开的。名字只是限于个人,而姓氏则体现出整个具有父系血缘关系的氏族乃至部落。一般情况下,黎族只叫唤人的名字,待要了解这个人的各种社会背景时,才涉及到这个人的姓氏。对于黎族姓名的这种复杂关系,外族人一般很难观察到,以致有不少研究者认为黎族没有姓氏,甚至认为构成黎族名字的声母是姓、韵母是名。这都是对黎族社会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太深入的原故。黎族姓氏,据目前所调查,约上千个,几乎都以动植物、所居住的地名和偶…  相似文献   

3.
姓名说     
<正> 凡人皆有姓名。我们中国人的姓名初看起来,非常之简单:绝大多数人三个字——一姓双名(注),其余的或单姓单名,或双姓单名,至多也只是双姓双名四个字而已(三字四字的复姓现在怕已没有了)。这个看来简单的姓名,却关涉着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等学科。它本身又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从历史上来看,我们的名字要比我们的姓出现得早得多。这一点,中外都是如此。著名的人类学民族学者摩尔根在其名著《古代社会》中提到过美洲印第安人的许  相似文献   

4.
《家庭科技》2013,(8):48-48
杨先生与常女士2005年8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女儿杨晓(化名)由常女士直接抚养,杨先生每月支付抚养费200元。2006年,常女士与侯某结婚后,杨先生不再支付抚养费。后来常女士将女儿的名字由杨晓改为侯晓,杨先生得知后向法院起诉,要求恢复杨晓名字。法院审理后认为,常某再婚后擅自变更子女姓名,违反婚姻法相关规定,于是判决常女士在判决生效后1个月内恢复杨晓原名。《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虽然有姓,但一般习惯上只称呼名字,不道姓。为了避免与他人重名,很多人将蒙姓或父亲名字的第一音节放在自己的名字前面。比如其父名叫:“莫德”,儿子叫“照日格图”。为了避免与他人重名,儿子就将父亲名字的第一个字“莫”做为姓,称为“莫·照日格图”。  相似文献   

6.
贾丛江 《西域研究》2006,1(4):12-22
本文探讨了两汉时期西域人采用汉式姓名的问题。认为王莽于西汉元始二年(2年)操作实施的“去二名”改制措施,是导致以后西域人改用汉式名字的直接原因;论证和复原了西汉曾经在西域实施过“去二名”措施以及东汉继续在西域推行汉式名字的史实;讨论了有关西域人采用汉式名字或姓名的模式问题;探讨了来源于汉地的姓氏观念在西域的植入和生根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姓与名,但我们每个人并非都明白姓与名的知识及其积淀其中的历史文化意义。王泉根同志所著《华夏姓名面面观》(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为我们揭开了华夏姓名的种种奥秘,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8.
谈日本人姓名,首先要谈日本人氏姓的关系。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又要分清日本人的氏姓与中国人姓氏的差别。虽然“姓”和“氏”这两个汉字相同,但其概念不同,不能用中国人的姓氏来理解日本人的氏姓。中国人的姓是同一远祖的血缘集团的名称。氏是姓的分支。西周、春秋时期,氏为贵族的宗族标帜。三代以前,姓和氏分为二。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  相似文献   

9.
人名是人的符号,人类个体凭借它将彼此一一区分开,因此区别性是它的基本特色.由于姓名在社会群体中发挥着交际职能,因而又受社会因素的制约.随着社会文化意识的增强,姓名的表义性不断增值,人们在姓名中渗透进社会时代意识、文化意识.本文试从性别意识的角度分析华夏古代人名文化底蕴,揭示华夏古代人名的性差恃质.一、女旁姓氏华夏人名由姓氏与名字组成,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姓氏具有传承性。女旁姓氏,如“蜗、姜、姬、隙、始、拟、姚、劝、娠、械、媳”等,它们的来源上起女蜗氏,下至三皇五帝之时,十分古老,商代以后的女劳姓…  相似文献   

10.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生这样的事:对眼前人的各种信息都非常清楚,唯独想不起他的名字。为啥老记不住别人姓名?这与大脑的记忆特征脱不了关系。根据大脑的记忆特点,如何快速让大家记住你的名字或者记住别人的名字呢?在介绍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无意义的名字变成有意义、有逻辑的故事,或将这个无意义名字与熟悉的事物、强烈的情绪相连接。  相似文献   

11.
专名词语的数量十分庞大,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词汇类聚。本文以现代汉语专名词语为对象,在系统论观点的指导下,从语言词汇的宏观视野出发,对专名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概括,从而构建出汉语专名词语的层级性体系,即专名词语基础层、专名词语中间层和专名词语扩展层。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汉族人命名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名一直以来反映命名者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对比了北京市1978年出生和2008年出生的汉族人名,发现三十年间的人名差异主要表现在两字名普及、常用字不同、叠音名减少、男女性格特征淡化、从四字成语或俗语中取名、虚词使用增多等方面,此外人们命名在保留传统习惯的同时也受到国外文化的影响。但是三十年前命名的问题现如今依旧存在,本文就此提出了命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在汉语拼音方案下,汉语姓名翻译仍然比较混乱的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标准多且不完善、不统一是产生混乱的重要原因。尽快结束姓名翻译的混乱状况,需要翻译个体的努力和翻译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校名滥用的情形越来越严重。使得公众误以为某些企业、商标与相应高校有某种联系,既冲淡了高等院校特别是知名高校在公众中的形象,又破坏了这些高校在公众中的信誉,而且也是对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构成冲击。通过商标注册的方式进行高校名称的保护并不是最佳方案,司法实务方面已经就擅自使用高校校名作为商品标签上的企业地址作出了构成不正当竞争的判决,也就擅自使用著名高校简称构成名称侵权作出了判决。这些判决为类似案件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参照。  相似文献   

15.
颜健 《齐鲁学刊》2012,(5):121-123
由于研究资料缺乏,学界对孔尚任宫词的名称及其相互关系意见不一。孔尚任宫词有"孔东塘宫词"、"宫词百首"、"续古宫词"、"拟古宫词"等不同名称,有的学者认为"宫词百首"也就是孔尚任早年所作《绝句百首》。考察南开大学图书馆所藏介安堂刻本《续古宫词》,可知孔尚任宫词正式名称为《续古宫词》,又名《拟古宫词》、《孔东塘宫词》,与《绝句百首》不是相同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校名是一种无形资产,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很多高校网上的中文校名后都增加了英文校名,但是目前并没有得到规范,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本文针对这种现象对中国200所高校的英文校名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71种林业科技期刊的编辑部通信地址的写法进行调查求证,结果表明:有的既写门牌号又写单位名称,有的同一单位的地址表述不同,有的将编辑部名称作为通信地址的一部分,有的无门牌又无单位名称,有的过于累赘,等等。对编辑部通信地址的书写格式进行归纳,制定相应的规范,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具有指向性的符号系统。通过对某地地名的由来及分类进行考察分析,可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表征着区域的自然及人文地理特征。以吕梁市下辖的交城县的行政村名为例,通过分析村名,以揭示其与区域地理特征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暴希明 《殷都学刊》2008,29(1):127-130
名,是个人在社会上的区别符号,但在古人深层的文化心理中,名又和命紧密相连,甚至可以说名就是命。这种深层文化心理体现在名的语源上,也体现在其构形中。  相似文献   

20.
耿建 《学术探索》2008,(2):86-90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拥有中国民族商标品牌的商品也大量涌入世界市场。为了保护我国宝贵的民族商标品牌资源,我国企业应当审时度势,加紧民族商标的海外注册,运用多种有利的法律规则保护我国民族商标不受侵犯;在合资企业中高度重视商标转让和许可使用问题,牢牢掌握商标权;通过立法和行政机构规制恶意收购民族商标行为;打击各种侵犯我国民族商标品牌的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