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的随机期望值模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契约协调中的收入共享契约.建立了具有缺货成本的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的随机期望值模型,推导了实现分散供应链协调的收入共享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收入共享机制在改进供应链整体运作绩效方面的作用.设计了求解随机期望值模型的混合智能算法,进行了收入共享契约协调模型仿真实验,探讨了收入共享契约参数变化对供应链成员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收入共享契约协调的随机期望值模型具有实际意义,并在随机需求条件下协调了供应链运作.  相似文献   

2.
供应链渠道协调的收入共享契约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若臻  黄小原 《管理学报》2006,3(2):148-152
研究了委托销售条件下的供应链收入共享契约协调问题。在该契约下,零售商决定收入共享比例,供应商决定产品零售价格和生产数量,并保留产品所有权,双方所有关于需求、成本等信息都是对称的。综合考虑了产品残值收益和缺货损失情况,建立了以零售商为主方、供应商为从方的Stackelberg主从对策模型,分析了委托销售下分散供应链决策同集中供应链决策的关系,探讨了系统参数对供应链及其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表明,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受两个系统参数,即需求价格弹性和零售商成本分摊比例的影响,从而为契约双方针对不同产品和各自成本结构签订最优契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由数据公司、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系统,在仅知需求均值和方差信息下,建立了集中和分散两种决策情况下的供应链鲁棒优化模型。集中决策下,全体供应链成员共同决定产品零售价和产品生产数量;分散决策下,数据公司作为主方,决定需求信息零售价,制造商和零售商作为从方,分别决定产品批发价和产品订货数量。针对两种决策下的供应链鲁棒优化模型,给出了相应的最优决策,分析了大数据投资成本、消费者异质性需求满足程度等系统参数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进一步,设计了能实现三级供应链完美协调的利润共享契约。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和契约协调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在集中和分散决策下,大数据投资成本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投资大数据才有利于供应链成员及系统利润的改善。特别地,与无协调时的情况相比,虽然协调机制下相关系统参数对供应链成员决策及利润绩效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但文中提出的利润共享契约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显著改进供应链成员利润且实现供应链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4.
面向供应链协调的利润分享契约及其响应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收入分享契约未能使供应链中的风险在成员企业之间有效分担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利润分享契约及其在需求价格弹性变动情况下的响应方法。按照该契约,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采用中间产品的单位成本作为结算价格,并在销售期末对供应链系统利润进行适当分配。当需求价格弹性发生变化时,需要调整利润分享契约参数以引导零售商的决策。研究表明,利润分享契约能够协调供应链;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合理响应,能够促使双方接受新的协调契约,使供应链系统利润始终处于最优水平。仿真实例表明了利润分享契约及其响应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闭环供应链管理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双重效益提高的有效途径,已成为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核心解决方案。本文考虑包括制造商和第三方回收平台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构建了完全垄断的两期动态博弈双边平台,分析和比较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回收定价和利润,并利用收益共享契约来实现闭环供应链帕累托改进,最后用数值仿真分析了再制造比例、用户对平台利润贡献率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验证了契约协调的有效性。研究表明: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度与平台向两边征收的价格、各主体利润和总体利润存在相关关系。第三方回收平台通过补贴消费者可有效增加回收效用,提高了回收率与消费者回收意识。实施收益共享契约的互利性使各主体积极主动实施契约,提高了各方与总体利润。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协调是提高供应链整体利润、改善供应链各方利益的根本手段.旨在探讨生产商具有生产规模不经济特性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策略.给出了集中决策下双渠道供应链的市场价格与整体利润,以及分散决策下批发价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协调度的概念,即契约使供应链协调的程度.证明了批发价契约的协调度小于1,不能实现供应链的协调;而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度等于1,但相对于批发价契约,收益共享契约不能同时改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利润,导致收益共享契约不可实施.为找到双渠道供应链可实施的协调策略,提出了带固定补偿的收益共享契约的设计方法和用纳什讨价还价协商模型确定固定补偿的方法.结果表明,该契约的协调度等于1,并且相对于批发价契约能同时改善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利润.另外,研究还表明:生产不经济的弹性系数与销售价格成正比、与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成反比,并且不同渠道间的竞争越激烈,双渠道供应链的销售价格和需求反而越高,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也越高,并且,带固定补偿的收益共享契约同样可以协调线性成本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最后用算例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由单个供应商和同一连锁企业的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无缺陷退货问题。在随机需求下,假设零售商努力水平与无缺陷退货率成反比,以及两个零售商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库存转运,建立了期望收益决策模型。通过比较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零售商订货量及各方期望利润,确定了零售商最优订货量和最优努力水平,并提出了改进的差异化回购契约,算例分析表明,改进的差异化回购契约能够达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8.
在智联化和服务化背景下,智能产品服务系统成为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产品的“智能”和“互联”特性给供应链中的产品和服务都带来了新的变化。考虑产品的“智能”和“互联”对产品、服务的需求和成本的影响,构建了供应链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刻画了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的最优运作行为,基于产品收益和服务收益提出了“双元收益共享”的供应链协调机制。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服务化”、“智能互联”与“双元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智联产品供应链中融入智能服务,不总是能增加供应链利润,存在“服务化悖论”;当产品智联化后,智能互联特性加强了产品与服务的融合,使供应链各方的利润都有较大提高;“双元收益共享”契约不仅能实现供应链Pareto改进,还能提高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9.
信息共享条件下供应链在线与传统销售渠道协调定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市场需求信息更新条件下,具有传统和在线销售的供应链双源渠道协调问题。建立了以制造商为主方,零售商为从方的Stackelberg主从对策模型,该模型实质是制造商在线销售价格与零售商传统销售价格之间协调;给出了需求信息共享和非共享两种情况下的供应链最优协调价格策略;分析了需求预测信息对供应链最优协调价格策略及其利润的影响;最后进行了数值计算,探讨了需求信息参数对供应链及其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共享下的供应链及其成员利润要高于非信息共享情况,而且,越精确的需求预测将导致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仅知需求均值和区间信息条件下,基于最小最大后悔值准则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问题。针对未知需求具体分布形式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回购契约框架下,建立了以鲁棒决策和最优决策下的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之差为目标函数的供应链协调模型。在仅知需求区间和均值信息条件下,采用鲁棒优化方法求解了最小最大后悔值准则下的集成供应链鲁棒订货策略和分散供应链鲁棒契约协调策略及其绩效偏差。分析了不同服务水平和契约参数条件下,由于信息缺失而未能实现最优运作的供应链及其成员绩效损失情况。最后,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了通过鲁棒优化方法得到的供应链回购契约协调策略的鲁棒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回购契约的供应链鲁棒协调策略能够有效抑制需求不确定性对系统及其成员运作绩效的影响,同仅知需求区间信息相比,额外获得需求均值信息能够有效改进供应链运作绩效。  相似文献   

11.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生鲜农产品双渠道营销模式是供应商的最佳选择,如何发挥双渠道优势,实现渠道共赢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以供应商主导的双渠道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新鲜度衰减且扰动需求和供应商保鲜努力,对比分析集中和分散决策模型,论证构建协调模型的必要性。从渠道合作和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出发,设计两部定价契约、批发价协调契约和由成本分担与补偿策略构成的混合协调契约,三种契约均能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实现供应链协调,提高各成员的利润。最后,对比分析所设计协调契约以认识其本质,并通过数值分析验证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提前期可压缩的短生命周期产品供应链,压缩提前期可以提高销售商的需求预测精度,但增加了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因而供应链面临何时订货、订多少,以及如何实现Pareto改进的挑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分析了分散系统和集中系统的最优决策,进一步开发了一个激励方案以实现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调。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订货回馈与惩罚的动态批发价契约能够有效协调双时变参数供应链,契约参数α在一定范围内取值可实现供需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13.
以供应具有季节性的农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由农户-第三方物流供应商(TPLP)-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损耗均视为TPLP保鲜努力的内生变量,分别建立了分散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表明分散决策模式下供应链各成员的决策会导致产品销售量和销售价格扭曲,严重影响供应链绩效。针对三级供应链中的两个交易过程,并基于对系统中相关决策变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分别设计了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协调契约,并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该组合协调机制可以显著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量,实现供应链各成员收益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文章结论,并分析了努力水平对不同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损耗的改善程度(数量/质量弹性)对农产品三级供应链决策及协调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可变提前期的易逝品供应链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逝品供应链作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分支日益受到关注,已成为现代商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提前期与预测误差呈线性关系,提前期与赶工成本呈分段线性关系的前提下,建立了在分散决策、集中决策两种模式下可变提前期的易逝品供应链库存模型,设计了优化算法并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模式下供应链整体及其成员收益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了在合作的分散决策模式下,可变提前期的易逝品供应链实现渠道协调的可行性以及实现渠道协调的条件,并通过数值例子说明了模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This work explores the impact of quick response on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for various supply chain structures with strategic customer behavior. By investigating pricing and inventory decisions in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s under revenue-sharing contracts and in centralized supply chains, we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four various systems and compare the value of quick response in different supply chain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f the extra cost of quick response is relatively low, the value of quick response would be greater in centralized systems than in decentralized systems. On the other hand, if the extra cost is high,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s reap more incremental profits from adopting quick response. We also find that revenue-sharing contracts enable a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to outperform a centralized supply chain, but only allow limited flexibility of allocating total profits between a manufacturer and a retailer.  相似文献   

16.
基于瓶颈供应商提前期的供应链协同契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瓶颈供应商对制造商采购提前期制约的影响,在一个"两供应商--单制造商"组成的两阶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分散决策契约模型和集中决策下的协同契约模型,通过比较供应链的总体收益,指出核心制造商从供应链的角度提高瓶颈供应商在提前期上协同的重要性并做了详细分析,并从提高供应商协同积极性的角度提出了对供应链渠道收益分配机制。最后,通过数值分析证明了文章中提出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企业将一些业务如运输等外包已经成为参与当今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和趋势,因此考虑包含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3PL)的供应链更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但是现有文献很少考虑3PL对包含时间因素的变质品供应链模型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3PL的时变需求变质品三级供应链模型,并运用动态博弈理论求解了该模型的分散式下的均衡解。研究表明与制造商单独承担运输费用相比,由3PL承担运输费用使得产品的订货周期缩短,订货量减少。通过对比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解,研究发现考虑系统总体利润情况下,集中式决策的方式不能使该供应链达到协调。最后给出算例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供应链环境下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重点考虑产品质量对供应链收益的影响,运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部件供应商和单一零件供应商构成的三级装备制造业供应链质量管理行为的协调问题。通过对比Nash非合作博弈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两种分散式决策模式及集中式决策模式下协同合作博弈的均衡结果,得到相关结论,并利用算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①分散式决策下,制造商的质量管理行为相同,但相比于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能够改善部件供应商和零件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行为,提升供应链成员的收益水平;②集中式决策下,供应链成员的质量管理行为达到最优,系统整体收益实现最大。研究结论为装备制造业供应链成员间质量管理战略联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相比其他回收模式,制造商负责回收废旧品的闭环供应链(简称MT-CLSC)在节约成本、提高系统利润方面更加有效。针对MT-CLSC渠道权力结构的差异,结合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造品的偏好及其影响,文章构建了四种不同的MT-CLSC模型,分别是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决策的集中式模型、制造商权力大于零售商权力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制造商权力小于零售商权力的分散式决策模型、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均等的分散式决策模型,根据各个模型的不同特点,计算出各模型的最优定价策略、回收策略以及相应的利润、渠道效率。然后,借助数值分析的方法,对不同模型的定价策略、回收策略、利润、渠道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1)各模式中,渠道利润以及MT-CLSC各成员的利润均随着消费者偏好系数的增大而减少;(2)在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与双方的权力相关,权力越大,相应的利润越多;(3)分散决策模式中,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均等的模式渠道效率最高,效率最低的是零售商占主导地位的权力结构;(4)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的集中式决策模式是最优的决策模式,此时新产品、再造品的定价最低,废旧品的“回收--需求率”最低,而渠道利润却最高,但是这种模式通过协调机制才能实现。为此,文章最后设计了有效的协调机制,使得集中式模式得以实现。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丰富完善闭环供应链理论和推广应用闭环供应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存在新鲜度信息的不对称性,加剧了耗损。为此,迫切需要研究生产商隐瞒新鲜度信息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基于Stackelberg博弈,使用单周期报童模型分别构建生产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函数,分析供应链性质;并提出具体的回购契约形式进行供应链协调。研究认为:一般的批发价格契约下,即使生产商隐瞒农产品新鲜度信息,也不一定损害供应链总收益;回购契约可以保证新鲜度信息共享并协调供应链。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分析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