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房地产价格在宏观经济中的加速器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房地产价格的变动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加速器"作用。本文构建了包含金融加速器的一般均衡模型,通过模拟外生冲击下房地产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并与不含房地产加速器的经济情况作对比,验证了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宏观经济确实存在"加速器"的作用,并具体分析了这种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金融系统性危机的发生与经济增长状态变化紧密相关,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是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发生的两个来源。已有研究在分析经济增长对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时一般将经济增长视为外部冲击,忽视了系统性风险度量模型已经内生化了经济增长状态影响的问题,使用的系统性风险指标不能将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引发的风险进行区分,难以判断金融部门系统性风险的来源,而且无法准确判断经济增长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程度。 将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引入或有权益分析方法分析框架,计算经济增长状态的转移概率与银行部门违约距离的相关概率,得到违约距离的无条件概率分布,剥离经济增长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构造反映银行内部脆弱性风险的无条件违约距离,实现对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分解。选取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希腊和中国上市银行整体作为样本,分别考察外部冲击和内部脆弱性对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可以分解为内部脆弱性风险和外部经济状态影响,该系统性风险主要由内部脆弱性决定,经济增长对系统性风险的作用类似于增效器。经济增长下行状态会导致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急剧上升,而经济增长上行状态能改善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状况。经济增长状态对系统性风险的放大效果具有不对称性。银行部门内部脆弱性风险状况出现恶化时,经济增长状态的增效作用更强烈;而银行部门内部脆弱性风险状况得到改善时,经济增长状态的增效作用相对温和。短期内救助政策通过外部机制影响系统性风险,危机状态下救助政策能够对系统性风险发挥明显的稳定作用。 在宏观审慎监管中,不仅要求银行部门降低内部脆弱性风险,而且重视外部经济条件和实体经济部门与系统性风险的联系,建立前瞻性的逆周期监管机制,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管理。当银行部门陷入危机时,政府部门应及时提供有效救助。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产业周期,房地产周期波动必定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为了考察房地产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存在的关系,本文对房地产周期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结论对于政府制定房地产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价格波动经济影响的一般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进了社会核算矩阵(SAM)的跨墒平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中国2007年SAM.然后运用CGE模型,在一般均衡的视角下,对房地产价格波动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主要发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各宏观经济变量影响显著;各行业产出与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方向一致,建筑业、重工业、公用事业以及房地产业自身等所受的影响相对较大;房地产价格上涨与下跌使得所有居民的收入都下降,但各收入等级城镇居民所受的影响并不相同,而政府和企业的收入与房地产价格变动的方向一致;总体来看,房地产价格上涨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较大,但相同幅度价格下跌的负面冲击更大.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价格通过一系列的机制与渠道,对一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房价波动对于一国货币当局所适用货币政策体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房价的波动日益成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数据,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房地产市场的相互影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由于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和指数化投资同时出现在金属期货市场上,且供需因素与金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有色金属价格形成机制更为复杂,呈现出非线性、动态性以及结构异化等特征。基于此背景,本文提炼供需因素与金融因素影响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作用机理,选取2000年2月至2014年3月的月度数据,并构建MSVAR模型以铜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铜价波动存在显著的区制转换特征,即膨胀期、平稳期、低迷期三种状态;三种状态下,金融因素都可以很好地解释期铜价格波动,但作用机制明显不同,而"中国因素"则被明显夸大,与原有研究结论相左;短期内各个因素在不同区制下对国际期铜价格的影响在作用方向、持续时间、作用强度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这些研究结论与构建的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为解释大宗商品金融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中国1978-2002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中国存货投资、通货膨胀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短期内,作为短期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衡量指标存货投资并未引起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而是经济的波动导致了存货的同方向波动.通货膨胀的波动虽然对存货的波动也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经济波动对它的影响,就微乎其微了.存货波动更多的表现为经济波动的显示器.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周期性波动的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周期波动涉及房地产经济体系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体系的方方面面,这种复杂的现象不可能用单一要素来解释。本文通过对我国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经济因素展开具体分析,如经济周期、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加入WTO这一特定环境等,阐述经济因素对房地产市场周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价格一直是影响我国房地产业及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各因素中,宏观经济增长与国家的信贷政策一直是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是在我国经济与房地产业都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一些统计方法对宏观经济、国家的信贷政策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宏观经济增长、国家的信贷政策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变化机理,为防止房地产金融风险的发生提供理论和数据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引入金融中介,并将全社会生产分为国有与民营两部门,在扩展的RBC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信贷市场有限竞争环境中财政引发的国有部门投资对于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建立带有金融中介的两部门RBC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如下结论:政府通过政策手段刺激国有部门的投资需求,将使得金融中介改变对该部门的利率水平,从而扩大对该部门的资本供给;并且这种利率波动将传导至民营部门,导致金融中介对民营部门资本供给减少,进而降低民营部门的投资水平,最终改变宏观经济信贷资金分配结构与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2002-2008年中国26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益相关者关系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存在长期和短期均衡关系,企业应在不同时期对各利益相关者采取差异化管理策略,满足他们各自的利益需求,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提升企业财务绩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全国各省区及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数据,匹配以上市公司的房屋和土地使用权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融资约束在房地产价格传导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经济后果.本文研究表明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我国企业融资和投资行为具有显著的传导效应,其效应扩散程度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当企业所拥有的房地产价值上涨时,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外部债务融资更多,具有更高的投资水平,表现出更强的过度投资倾向.本文进一步考察传导效应的资源配置后果,发现企业的绩效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善,说明抵押资产价格传导效应可能存在负面经济后果.本文还发现,随着房地产价格的波动,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也体现出更大的投资波动幅度,这说明融资约束有可能放大经济周期性波动程度,证实了Kiyotaki和Moore(1997)的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香港房地产泡沫度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房地产泡沫的严重程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引入金融中介之前的、一般竞争均衡状态下的房地产价格作为房地产基本价值,实证研究了中国和香港的房地产泡沫度。结果表明,与香港楼市高峰时相比,当前我国总体上的房地产泡沫度并不高,还不足以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现阶段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危害;我国内地省市的房地产泡沫度一般较低,一些沿海地区的房地产泡沫度相对较高。指标法的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4.
外汇储备通过传导机制对国内金融部门产生影响,研究外汇储备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是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典型代表,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Bayesian向量自回归建模方法,实证研究外汇储备变化与金融脆弱性的关系。研究表明,不管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外汇储备变化量增加会提高金融脆弱性指数,帮助国家应对短期经济波动,因此,增加外汇储备有助于国内金融部门稳定,抵御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5.
将中国金融板块细分为国有大型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证券、保险和信托等6个金融子板块,并以2015年中国股市异动和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为研究背景,分析在两个场景下的不同时期内,6个金融板块间的风险相依关系及其动态演化。通过计算各板块间波动指数的互信息,构建金融板块风险相依关系网络,并使用最大生成树刻画该相依关系的核心结构。研究发现,在市场处于相对平静时期,银行类金融板块与非银行类金融板块二者彼此之间的风险关联较弱,处于相对割裂状态;在市场走势波动较大时,银行类金融板块与非银行类金融板块之间的风险关联程度增强,且保险板块成为重要的中间节点;在两个场景下的异动期和疫情期,国有大型银行板块和城商行板块分别成为最大的风险节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我国房价上涨的成因为切入点,通过构建房地产生产者利润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局部均衡模型,并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分省面板数据分解出成本、需求和非市场因素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地区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拉动程度,揭示出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我国"房价较快增长地区",具有明显的需求拉动型特征,且市场预期因素明显;在我国部分"房价较慢增长地区",房价上涨的成本推动特征明显;金融危机前,我国房价属于典型的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而后金融危机时期,则呈现出需求推动型特征。因此,在"房价较快增长地区",需要从抑制过剩需求、降低投机欲望、稳定市场预期等入手来实现房价调控的效果;而在"房价较慢增长地区",则应从加大土地供给、降低土地成本入手,抑制房价上涨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房地产价格影响要素分析与趋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热点问题,应用多因素回归、状态空间模型及Kalman滤波等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价格走势进行预测;进而通过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和时变性分析,得出对全国房地产市场走势的预期。由于金融危机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大,我们认为,2009年中期全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将保持震荡下行趋势,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依然趋冷,本轮市场回调底部尚不明朗。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金融机构的"大而不能倒"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备受关注。本文基于多元EVT和Copula函数,建立了系统重要性的多角度评估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公开上市的26家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做了一个综合评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且银行业同质性较高,易诱发系统性风险;(2)规模不是系统重要性的唯一考量因素,其他因素也会对系统重要性产生显著影响,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也应被列为金融监管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9.
规则性与相机选择性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使用狭义货币存量(增长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等作为货币政策的状态指标,能够分析货币政策可预期(不可预期)扩张性(紧缩性)冲击对实际产出的作用机制,并检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的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中无论是规则性的可预期冲击,还是相机选择形成的不可预期冲击,都对实际产出的波动形成了显著作用。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即具有影响价格的名义作用,也存在影响实际产出的实际作用。我国货币政策具有内生性和短期非中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