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普遍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一定的精神压力,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独特的塑造作用和积极的促进意义,其中,高校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从社会支持理论角度分析贫困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高校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若干建议:(1)建立贫困大学生档案——辅以经济支持;(2)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增强交往支持;(3)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促进参与支持;(4)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树立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的关系。方法选取学校贫困生125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2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1)贫困生在SCL-90量表测量的总均分、躯体化水平、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得分低于非贫困生;(3)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和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为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我们以河海大学495名贫困大学生为实验组,476名非贫困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团体施测,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支持状况均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在人际敏感、抑郁和精神病性三方面差异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在贫困大学生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文科学生低于理工科学生,来自城市的贫困大学生低于来自乡村的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支持状况存在显著相关。提高个体感受到的主观支持及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将有利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问卷法和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水平及类型上存在差异的原因,并针对贫困大学生提出改善人际关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非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优于贫困大学生;(2)在人际交往类型各维度上,贫困大学生在主动性和开放性得分上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呈显著性差异,而在规范性得分上高于非贫困大学生,呈显著差异;(3)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社会支持是提高其自信心、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等4个国际通用心理问卷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36.5%的贫困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甚或心理障碍,其中:个性内向者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5个因子分上高于个性外向者;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和客观支持分高于城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者比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者自觉有更多的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且应对方式积极主动。建议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自立教育,着力塑造他们的良好个性,帮助他们树立进取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了解贫困大学生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采用防御方式问卷 (DSQ)、社会支持量表 (SSRS)、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 15 3名贫困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采用不成熟或中间型的防御方式的频度显著偏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低 ,其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的频度越高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要承受非常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他们中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对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研究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以便提出更有效的社会支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等医学院校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测量工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建某高等医学院校442名贫困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与其客观支持分在不同贫困等级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贫困女大学生的主观支持方面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与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分之间存在着线性回归关系.结论:高等医学院校应立足性别主义的视角,关注并构建贫困女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9.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群体,社会支持状况及对现有社会支持的满意度是贫困大学生研究领域重要内容之一。调查结果显示,学校、亲戚或兄弟姐妹主要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工具性支持),同学、网友、恋人主要提供情感和精神上的支持,父母、好朋友则是多面向的支持来源。贫困生对各项支持的满意度都接近八成或达到八成以上,他们的人际关系状况和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解释变项。通过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支持、建立支持性的社会团体以及进一步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可望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情绪障碍,提高他们对各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与《残疾人心理健康量表》对431名残疾人进行调查,了解残疾人心理健康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现状,探讨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建立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残疾人心理健康和领悟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良好,处于积极向上水平;(2)不同残疾类型、残疾等级以及婚姻状况的残疾人在心理健康、领悟社会支持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3)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4)残疾人的领悟社会支持可以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结论:领悟社会支持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问题也愈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对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成因进行深刻剖析后认为,学校、社会要变单向的经济脱贫为经济、心理双向脱贫,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引导,提高贫困生解困及竞争能力,才能有效地预防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之一的贫困生来说,其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更为突出。由于目前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的局限性,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功能的弱化,大学生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坚持贯彻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可有效解决大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心理救助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严重的关注,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一个特殊人群,其心理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在描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转变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就业直接关系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和社会公平正义,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学校社团对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成熟度、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性、形成良好人格和培养职业道德精神等就业能力发挥积极的影响,但仍存在大学生社团活动层次低水平重复、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社团资源缺乏的问题,可通过以社会基金带动社团运作模式项目化和规范化;推进社团管理目标务实化和方式人性化;加强贫困大学生社团导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建设科学规范的大学生社团,努力提升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大学贫困生在高校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各界在帮助他们脱贫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贫困生自我意识的增强,认识自我并实现自我的要求与日俱增,现实使他们不断地关注自我。笔者是通过对大学贫困生群体心理探究及适应能力分析,促使社会、学校和贫困生个人共同努力,为贫困生营造有利于其发展的氛围,树立他们自立、自强的意识,促进经济脱贫后的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