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同书》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康有为的重要著作之一,一八八四 年开始酝酿,一九○一至一九○二年间完成初稿。这位不倦地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 进中国人,“上览古昔,下考当今,近观中国,远览全球,……至是数易其稿而卒成 《大同书》十部。”(康同壁:《南海康先生年谱续编》第22页。)其中“入世界观众苦”、 “去国界合大地”两部,曾刊载于一九一三年的《不忍杂志》。直到一九三五年,也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初大规模农民起义期间兴起,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发轫与农民起义并不是没有关系的。一八六二年清政府花巨金委托赫德代购船炮,是企图“先以火轮兵船,扫清江面,即以炸炮火箭等器,用攻坚城”(《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第35页)。“欲借此利器,以平巨寇”(《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二十第4页)。曾国藩设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制造洋枪洋炮,广储军实”(《曾文正公全集》年谱卷七第20页)李鸿章设上海苏州三局仿制洋枪洋炮“原为军需紧急起见”。  相似文献   

3.
<正>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历来编在一起.这十二首诗是否同时所作,其说不一.清人温汝能说:“年谱义熙十年甲寅,公年五十.此诗(按;指‘昔闻长老言’一诗)是年所作,故云‘奈何五十年’也.计其弃官归来,至是得十年,故下章又云‘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也.”(《陶诗汇评》卷四)他以为属同时之作.与他同时的蒋薰则提出了不同意见:“《杂诗》十二首,前七首皆是‘岁月不待人’意;‘代谢’以后,却有谋生羁役之感.至末‘袅袅’六句,恐非《杂诗》,或《拟古》之十,亦缺落不全者.”(《陶渊明诗集》卷四)到王瑶先生则首次将其析而为二,以前八首为一组,系于晋安帝义熙十年甲寅(公元414)年,后四首为一组,系于晋安帝隆安五年辛酉(公元401年)并指出最后一首“诗意隐晦,无从确定年代”,但从编次顺序看可能与前面的三首“为  相似文献   

4.
胡启东先生年谱蔡文锦《党的文献》载文引用了邓小平同志的评价,称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胡乔木同志是“党内的第一枝笔”。①今综合有关族谱、文史资料与《鞍湖诗文集》,撰《胡启东先生年谱》,探讨胡乔木同志成为一代理论家的家学渊源。始祖文昭公,宋大儒胡瑗。如皋...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在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而斗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十五页).一九五七年一月,陈云同志又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分析了一九五六年财政经济情况,并提出“如何解决目前财政经济方面的问题”(《陈云同志文稿选编》(1956—1962)第四十页).一九六二年二月,陈云同志再次提出“目前财政经济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同上书,第二百零七页).一九八一年,赵紫阳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也提出,“第六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要争取国家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赵紫阳:《当前经济形势和今后经济建设的方针》第五十一页).可见,财政经济状况好坏是一个重大问题.那么,社会主义财政经济状况包括哪些内容?它有哪些客观要求?如何决定财政政策?对这些问题,本文试析如下,以求教  相似文献   

6.
李白现存古赋八篇,第一篇即著名的《大鹏赋》。对该赋的系年,几个年谱说法不一。薜仲邕系此赋于开元十年之下(《翰林李太白年谱》),却不知何据。王琦《李太白年谱》则谓此赋未详作于何年。黄锡珪《李太白年谱》系此赋于开元十四年,言白是年“秋间即由蜀中历纳溪、渝州,出三峡,来游楚地啊凡经江陵、武陵各处”,并举白自序“余昔于江  相似文献   

7.
<正> 南宋张孝祥的词,向来受人重视.但直至建国前尚无人为治年谱.宛敏灏先生的《张孝祥年谱》五十年代发表(《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四、五期合刊)后,于近年定稿问世(《词学》第二、三辑),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10月、1985年2月出版.以下简称《宛谱》).经过订正的《宛谱》对谱主的生平、行迹、著作进行了广泛而详细的考  相似文献   

8.
戴震是我国十八世纪一位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和杰出的考据学大师。戴震卒子清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即公元一七七七年,诸说一致。关于戴震的生年,一些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工具书和著述均记生于一七二三年。如《辞海》、《辞源》、《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中国古代史》(南开大学)、《中国简史》、《中国通史纲要》、《戴震哲学著作选注》等。考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世宗宪皇帝雍正元年癸卯,先生生”,“先生以十二  相似文献   

9.
杨世明同志所著《李调元年谱略稿》(见《南充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以下简称《略稿》)是继清朝同治年间杨懋修撰《李雨村先生年谱》之后又一个研究李调元生平事迹的专文。它无疑是李调元研究中的可喜收获。但岁月悠悠,资料流散,探究李调元其人其事颇为不易,以此《略稿》不免有一些可疑之处,本人就粗略所见,予以考实,并就教于作者。  相似文献   

10.
元好问的《续小娘歌》十首,是一篇纪录南宋地区青年男女被送往蒙古掉换牛羊成为奴隶的组诗,具有“诗史”的价值。但历来对于这篇组诗的写作年代,都没弄清楚。清人凌廷堪的《元遗山年谱》,系此诗于癸巳(1233),施国祁的《元遗山年谱》,则系此诗于次年甲午(1234),翁方纲的《元遗山年谱》对此诗不曾系年,闻缪钺先生在三十年代发表过《元遗山年谱汇编》,至今未能觅得,不知对此诗系年如何处理?近数十  相似文献   

11.
一八六二年五月(同治元年四月),爆于陕西华县的回民反清斗争,如星星之火,不久即燃遍全省,波及西北大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期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陕甘回民大起义”。陕西凤翔是这次回民起义的重点地区之一。但从新、旧史书上看,关于凤翔回民起义的原因、经过等问题的叙述不甚详细;更有不少诬陷攻击之词充斥于反动史书中,如《清朝全史》第六十六页上载: “先是同治元年七月,凤翔之回民杀汉人,围郡城”; 《续修陕西省通志稿》卷一七三至卷一七八《纪事七》至《纪事十二》的编纂者吴廷锡公然站在反动统治者的立场上,把镇压回民起义的反革命行动标之为:“平定回匪”! 当时的凤翔知府张兆栋在他上报的《禀回民叛乱请发兵剿办由》中更恶毒地辱骂回民  相似文献   

12.
吴在庆先生定罗隐大中十二年(858)初赴举,秋经江陵拜见丞相白敏中,《嘲钟陵妓云英》作于咸通九年(868),都是不对的。罗隐大中十三年(859)由南康取解初赴举,途径江陵拜见丞相白敏中,时为严冬。《嘲钟陵妓云英》作于东归途中的咸通十三年(872)。罗隐二十七岁前隐居读书,并改名“横”为“隐”;广明(880)乱中隐居池州九华山六七年;晚年由“吏隐”而入道。吴在庆先生认为罗隐于乾符二年(875)即隐池州,中和元年(881)离开池州入润州,中和四年(884)曾至成都觅举,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3.
李贺有《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诗一首。“正字十二兄”为何人?古代注家向无考。岑仲勉先生亦谓“名未详”.钱仲联先生在《李贺年谱会笺》中曾这样推测:“唐人计算兄弟行次,往往合同族或同曾祖兄弟排行以计,贺家自不例外。《新唐书·世系表》郑王亮后裔有‘正字佩’,如贺果出大郑王后,则此正字佩,未知即是十二兄否?”唐代名李佩者,有二人:一乃盛王琦(玄宗第十一字)之子,于天宝末年封武都郡王、殿中监同正员。二乃靖恭太子琬之子,琬卒于安禄山起兵之时,后佩任鸿胪卿。故此二李佩均与“正字十二兄”无涉。钱先生所说的“正字佩”,是据《新唐书  相似文献   

14.
顷读卞孝萱同志《刘禹锡年谱》(五十五岁,127页),对风行已久的《陋室铭》提出了疑问,首先否定了“陋室”在和州、定州的传统说法,认为应在洛阳附近的荥阳,至于“铭”,则从内容和书写等方面提出异议,具见精识。  相似文献   

15.
秀才之举,与孝廉之科同是汉代最重要的察举科目。秀才一科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代,直到唐初方被进士一科取代,影响深远。秀才之举始于西汉武帝.一般认为,秀才在西汉为特举,即皇帝特诏设科察举;直到东汉初光武帝时,秀才一科方成岁举。《续汉书·百官志》注引《汉官目录》: “建武十二年八月乙未诏书,三公举茂才各一人,廉吏各二人;光禄岁举茂才四行各一人,察廉吏三人;中二千石岁察廉吏各一人,廷尉、大司农各二人;将兵将军岁察廉吏各二人;监察御史、司隶、州牧岁举茂才各一人。”一般把建武十二年诏书作为岁举秀才之始。劳干先生《汉代察举制度考》说,秀才“至西汉末,仍为特举。东汉方成岁举”。安作璋先生《汉代的选官制度》一文引及此诏,说“此后,茂材也和孝廉一样变成岁举”。又近年出版的黄留珠的《秦汉仕进制度》一书,在第十二章的“察茂才的产生及其由特科变为岁举”一节,仍持茂才岁举始于东汉初之说。  相似文献   

16.
近期校勘《唐文拾遗》(以下简称《拾遗》,发现卷二《玄宗文》今人系年及原辑者误收他人文章以致讹误者三则。现据有关史料、史历,厘正如次。一、《授颜真卿监察御史制》载《拾遗》卷二第10页。日本学者池田温编《唐代诏敕目录》(三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253页,系年为“玄宗中”。所引出处为“四颜真卿17.la”(即《四部丛刊》本《颜鲁公文集》17页1栏)。按该书此页为《颜鲁公文集》卷三《表》下,所载《谢赠官表》并无此制。经查是书后附其门客因(殷)亮撰《颜鲁公行状》98页载:“天宝元年秋,扶风郡太守崔琇举博学文词秀逸,玄宗御勤政楼,策试上第,以其年授京兆府礼泉县尉。黜陟史户部侍郎王珙以清白名闻,授通直郎、长安尉。六载,迁监察御史。制云:‘文学擅于登科……’”此制与《拾遗》字句小异。又据是书第90页载宋人留元刚所编《颜鲁公年谱》天宝六载下载:“公年39,正月迁监察御史。”据以上史料即可判定玄宗此制撰于天宝六年正月。《唐代诏敕目录》系于“玄宗中”,失之。  相似文献   

17.
释洞过水     
《释洞过水》曷为作也?为《记洞过水》而作也.《记》两收戴段二家之集,今先明作者,以理误编之惑;次释水名,以订俗说之诬.段玉裁《经韵楼集》(道光元年刊)卷七有《记洞过水》(代寿阳令龚导江),《戴东原集》卷六亦有《记洞过水》(己丑代),不云代谁;惟“从者应日昨雨盛”,段玉裁乾隆壬子《覆校札记》出校语“本作雨甚”,段集正作“雨甚”,以此为异,余文悉同.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公元一七六九年)下云:“是年作《记洞过水》一文,自注代寿阳令龚导江.”又谓《戴东原文集》亦有之,“一字不异,未知段作或戴作.”寻光绪壬辰张煦监修本《山西通志·山川考》“入汾四水·洞过水”未录龚导江《记洞过水》,注云:“案此记乃戴氏震作,见东原本集”,不云段作,亦无疑辞.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下不云作记,乃于“三十五年庚寅”下云;“是年有代寿阳令龚君(导江)《记洞过水》一篇”,与戴集注“己丑代”者有一年之差,今  相似文献   

18.
卷二唐才常书简卷二共九篇,是唐才常写给欧阳中鹄的信。这些信和卷一各信大都是有关联的。才常字黻丞,亦字佛尘。光绪乙未拔贡。与谭嗣同少同游,长同志,谊同生死,才名亦相伯仲,有“浏阳双杰”之称。陈宝箴在湖南举办新政时,才常是一个有力的助手。戊戌政变后,东走日本,庚子谋起事于汉口,不幸消息走漏,被清吏捕杀。他的生平有胡石庵所作《烈士唐才  相似文献   

19.
张集馨(1800-1878年),字桂吾,号椒云,别号时晴斋主人,江苏仪征人.所著《椒云年谱》(又名《道成宦海见闻录》)一书,流传甚广.该书以年谱形式记述了作者四十余年宦海生涯和所接触的许多晚清重要的人物,其中对晚清政治腐败的揭露和官场鬼蜮的记述,刻画入微,入木三分,可谓晚清官场的实录,曾被人誉为“不亚于清末《官场现形记》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书”。张氏一生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五朝,浮沉  相似文献   

20.
《清诗铎》原名《国朝诗铎》,为清代杭州人张应昌编选的一部颇有价值的清诗选集.其中入选的作家,上自顺、康之际,下迄咸、同之间,连同编选者本人及其从子张兴烈附存在内,总共911人,全书计收诗二千余首.关于这部书的选辑过程,编者在“凡例”中说:起始于咸丰丙辰(1856年),直到同治七年(1869年).在这十三年内,编选者一面广为征采,一面又根据“凡粗率涂泽之篇不滥入”和“择其尤雅精警之作存之”的编选宗旨,反复加以裁别,最后辑成这一诗选巨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