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也参与到了历史上聚讼纷纭的“李杜优劣论”这一著名公案中。本文认为,综观元好问一贯的文学思想,他所持的是李杜并尊的观点:既反对扬杜抑李,也绝不会扬李抑杜。其第十五首“笔底银河落九天”云云,既是对李白诗品及人品的赞扬,同时也是对相传为李白所作《戏赠杜甫》一诗的否定。  相似文献   

2.
<正>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继承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加以发展,评论了自汉魏以至唐宋的许多诗人和诗歌流派,提倡豪放刚健,反对纤弱;提倡天然真谆,反对失真;提倡清省,反对繁冗;提倡亲身体会,反对暗中摸索;提倡自然,反对怪异等,这些都是好的,但《论诗绝句》中,也有论人、论诗的话,卢兴基同志认为,似乎没有掌握好分寸,还可再讨论的。这里提出九首来作探讨,把我认为可斟的文字注在原文下面,再加说明:  相似文献   

3.
从《戏为六绝句》看杜甫的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诗之所以有如此空前的成就,亦在于其有较全面、较先进的诗歌观念;而杜甫的诗歌理论,散见其所著诗篇,较重要者有《解闷十二首》及《偶题》两篇,其中能自成体系、奠定杜甫论诗主张者,为《戏为六绝句》一篇。本文分析探讨了《戏为六绝句》的创作动机,并对其诗学内涵重新作了疏证,又联系其它诗篇中的有关诗学理论的诗句,综合讨论了杜甫的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4.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一千多年来注家纷纭,莫衷一是。郭绍虞先生的《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一书,比观众说,分类排比,详加按语,集其大成,诸家引用,多以此为准。马茂元先生作《论戏为六绝句》及《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论述了《戏为六绝句》的内容和相互关系,说它“是一篇杜甫的论诗之纲”。就《戏为六绝句》的主题和结构加以推敲,自认为诸说皆有不当之处,略表已见,就正于诸位先生。  相似文献   

5.
《:戏为六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论诗的一组绝句,也是杜甫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开创了我国诗论体系中以诗论诗的形式先河,具有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戏为六绝句》的具体分析,充分肯定了杜甫对庾信等的正确评价,最后指出“别裁伪体”“、转益多师”是杜甫诗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6.
<正> 《论诗三十首》是金代诗人、文艺批评家元好问的早期诗学代表作,写于28虚岁。因其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甫《戏为六绝句》中提出的“别裁伪体亲风雅”和“转益多师”的精神意蕴以及七绝论诗的样式,为我国诗坛确立了品评诗人诗作的批评流派,为恢复、弘扬诗歌创作的风雅传统,为金代诗歌开辟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7.
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首问世以来,笺注者不下数十家。众说纷纭,颇杂谬误。即使如《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历代文论选》等权威性论著之诠释亦有值得商榷之处。笔者曾撰文辨证(载《山西师大学报》1993年2期),意有未尽,再作《补证》以求教。  相似文献   

8.
金代鲜卑族杰出诗人元好问,诗文冠金元两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作家。他的《论诗绝句三十首》,是他二十八岁时,仿效杜甫的《戏为六绝句》而创作的。在这一组诗中,他对汉、魏至宋代的许多重要诗人和几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作了较系统的评论。他慨叹于“正体无人与细论”,以“疏凿手”自任,有杜甫“别裁伪体”之意,企图使文学史上好坏两种倾向象“泾渭”一样分明。虽然这是以诗论诗,属于韵语,不可能象散文那样详尽直说,又由于篇幅太短,不可能环绕一个中心问题而畅发议论,但三十首诗中心  相似文献   

9.
唐代论诗诗承前代发展而趋成熟。杜甫组诗《戏为六绝句》,开创了论诗绝句组诗体的先河,这种新的文学批评样式由此确定而盛行于世。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继承与发扬初唐陈子昂诗歌革新、反映现实的精神,直接以诗来发表对当时诗歌创作实际的观点、立场和主张。其思想倾向与艺术手法,或褒或贬,或破或立,或扬或弃,及时有效地引领唐代诗歌创作步入光耀风骚传统而健康发展的正确轨道,从而使唐代论诗诗呈现出一种承传风骚、反映时政的现实主义诗学精神,这对后世反对脱离现实的形式主义诗风起到了典范作用。杜甫论诗绝句的组诗样式,开启了后世论诗绝句组诗体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10.
以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作为开端,我国丰富多采的古典诗歌理论,在“以文论诗”之外,又添上了“以诗论诗”的新体例。短短一首论诗绝句,就是一篇匕首式的诗论,琅琅上口,易诵易记;而且寓抽象的说理于具体的形象描绘,既比较显豁易解,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钱起、郎士元、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云南清末民初的白族批评家赵蕃,其文学批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仿元遗山<论诗绝句>论滇诗六十首》,该组“论诗诗”运用“历史批评”、“知人论世”、“意象化批评”三种批评方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有较多创新,体现了自己的特色,是白族古代文学批评的代表之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杜牧、李商隐、姚合、许浑、马戴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以期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李白、王维、李颀、高适、岑参、孟浩然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上元二年写作于草堂时期的《戏为六绝句》是杜甫最重要的论诗著作,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提出了“亲风雅”、“当时体”等观点,“亲风雅”、“当时体”等主张对杜甫草堂时期诗歌思想的多样化和艺术形式的升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使杜甫的草堂诗体现出了“诗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正金代文学家元好问,于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创作了《论诗三十首》。这三十首论诗绝句,历评汉魏讫于宋代之诗人及诸诗派,立论精当,针砭时弊,有起衰救弊之功,影响后世,非一代也。三十首之外,元好问另有《论诗三首》,其三曰: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前两句说刺绣女技艺高超,绣出的图案色彩匀称,深浅合度,变化新颖,栩栩如生。后两句则说绣好了的美丽鸳鸯任凭人们欣赏观看,但如何绣成的运针走线的技巧和诀  相似文献   

18.
徐祯卿的《谈艺录》,是明代诗话中屈指可数的精品佳构之一,向来受到极高的评价。胡震亨说:“明兴,说诗者以博推杨用修(慎),以雅推徐昌谷(祯卿),以隽推王弇州(世贞)。”①王士祯则进一步在诗论史的角度上推崇备至:“余于古人论诗,最喜钟嵘《诗品》、严羽《诗话》、徐祯卿《谈艺录》”②其论诗绝句还说:“更怜《谈艺》是吾师。”③  相似文献   

19.
司空图在文学事业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他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贡献。对文学研究者来说,今天他主要是以理论批评家而著称。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之一。虽然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他的理论批评论著却非常少,而且涉及面也不广。他的主要论著有四种,《诗品》(一组二十四首四言诗)和三封论诗信——《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和《与极浦谈诗书》。这些论著是广为人知的。除此之外,还有几篇杂文,也同样宣告和试图建立起关于诗歌基础的一般原则。这些杂文是《题柳柳州集后》、《诗赋》和《一鸣集》序言。这些论著的大部分,主  相似文献   

20.
元好问诗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从“论诗宁下涪翁拜”谈起.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在我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第二十八首是:古雅难将子美亲,精纯全失义山真.论诗宁下涪翁拜,未作江西社里人.对于这首诗第三句中“宁”字的解释,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远的不说,清代学者就有“甘愿”和“岂能”两种相反的理解,至今依然.解为“甘愿”的说:“涪翁生拗锤炼,自成一家,值得下拜,有的干脆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