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实证调研发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所有类型的信贷配给,进一步通过对影响农户融资的主要配给方式--数量配给的分析发现:正式机构主要依赖借款人财产来解决自己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户信贷市场的垄断结构、政府本意补贴的利率上限管制措施等,加剧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内生性信贷配给的严重程度,并使信贷配给强度呈现结构性的非均衡,底端群体面临更严重的信贷配给.要缓解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配给,需要完善农村财产权利体系,进行抵押制度改革和利率制度改革,构建风险保障体系和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2.
关于信贷配给的产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信贷配给的原因及信贷配给条件下信贷市场的均衡等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但是 ,这些研究没有考虑产权、制度以及借款人素质等因素对信贷市场的影响和制约。因此 ,这一理论是不完善的。其实 ,在借贷关系中 ,贷款人作为资金的所有者失去了对资金的控制权和使用权 ,而借款人作为资金的使用者 ,虽不具有对资金的所有权 ,但却拥有资金的控制权和使用权 ,这就导致了一种残缺的产权关系。客观上需要一个完备的制度体系来保护这种残缺产权 ,但现实中仍缺乏这样的制度体系。正是这种产权残缺和制度缺位导致了信贷配给  相似文献   

3.
指出农村信贷配给是一个普遍现象,介绍了信贷配给的图示解释;分析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现象;指出中国农村信贷配给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并存,最后提出解决中国农村信贷配给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并存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村贷款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非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中,存在着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借款人的信贷配给。然而,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应该提高农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水平,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切实解决农村信贷配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阻碍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多方原因造成的.其中长期存在于信贷市场中的信贷配给(credit rationing)现象、银行利率选择问题一直为国内学术界所关注,但是对于形成信贷配给的银行与企业的决策过程关注得不多.笔者从传统的信贷市场均衡入手,着重分析了信贷市场的利率选择、最优利率形成原则以及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以期对我国进行宏观经济调整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信贷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它的功能是有效率配置资源。但是信贷配给的存在,使得这种功能遇到了障碍。分析信贷市场上的合约和机构安排,有助于从本源上说明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依据功能观,信贷市场的演化方向是不断降低信贷配给。以担保公司的出现为例进行的模型分析表明,造成这一演化的动力是交易以及不同交易方式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中国转型期信贷配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方信贷配给理论以现代市场经济为背景,自凯恩斯学派开始就一直被作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和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信贷市场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已大大提高,信贷配给现象普遍存在且带有特殊性。西方的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于中国,但在经济转型时期,信贷资源的这种配置是缺乏效率的。本文从宏微观层面展开分析,探讨现阶段信贷配给问题缓解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根据陕西省324户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对信贷配给类型按数量配给、价格配给、风险配给、交易成本配给和自我配给进行识别,并运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了不同信贷配给类型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信贷配给类型之间的相对风险比(RRR)。结果表明,有50%的农户受到信贷配给;教育、借贷渠道、家庭变化和家庭总收入对数量配给有显著影响;购买保险数量对价格配给影响显著;年龄、教育和信贷需求对风险配给影响显著;购买保险数量、贷款需求和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对自我配给影响显著;各因素对交易成本配给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S-W模型为代表的传统信贷配给模型以单个贷款项目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银行)的行为选择,而且传统信贷配给理论没有指出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影响其信贷利率的决定。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信贷配给模型,以银行的整个贷款组合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的行为选择。该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信贷配给,也可以解释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决定其信贷利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相关年鉴统计数据,测度福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遭受的信贷配给情况,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银行机构对农业龙头企业信贷配给效率。主要研究结论为:福建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遭受的信贷配给程度很高且逐渐恶化,不同地市信贷配给度存在差异;银行机构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信贷配给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