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社会化理论、社会劳动的性别分工理论,构建影响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广德县为例,揭示性别差异对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总体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其中,农村女性较之男性更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农村男性较之女性则更能影响他人的生态保护行为。不过,农村男性和女性在生态保护中自我提升行为的差异不明显。今后,可以从性别差异这一微观角度出发,规范农村居民的生态保护行为,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研究采用自编的中学生性别角色观问卷对贵阳市六个年级47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男性性别角色观在两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明显;女性性别角色观在五个维度上,性别差异明显。中学生性别角色观存在年级差异,其发展趋势呈现起伏状态。不同学业成绩的学生对女性应该具有的特点的认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运用自编的《高校管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浙江省11所高校577名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8个工作满意度构成因子。对各满意度因子随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性别差异分析发现:35岁及以下年龄段中,"工作回报"因子存在非常显著性别差异,女性高于男性;正高职称者在"组织氛围"、中层管理者在"工作成就"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性低于男性。建议完善全面薪酬体系,改进管理组织结构,推进蕴含性别敏感度的组织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情绪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AT实验可以显著地检测到情绪性别刻板印象的存在,且IAT效应不存在性别差异。实验表明,在内隐层面上,人们也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汉语拒绝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汉语中男性和女性在拒绝策略上存在差异;男性比女性使用更多的直接拒绝策略,而女性则比男性使用更多的间接拒绝策略;女性在拒绝时比男性使用更多的礼貌策略.这些性别差异可以从社会文化角度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观念的性别差异及其存在原因。结果发现:总体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强调炫耀性或符号性消费;年龄、教育以及职业地位等因素对消费观念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与女性相比,男性的消费观念受以上因素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语言活动中,交际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礼貌原则。由于性别的差异,男性和女性在礼貌原则的运用上存在差异。一般说来,女性言语比男性言语更接近礼貌原则的要求。文章根据礼貌原则的六个准则对言语交际中性别差异进行讨论,旨在揭示语言交际中男女所采用的不同方式,从而促进跨性别交际顺利、得体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年人跌倒问题十分严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Blind-Oaxaca分解技术,探究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无论在城镇还是农村地区,无论在哪个年龄段,中国老年女性的跌倒发生率始终显著高于老年男性。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中国老年人跌倒存在性别差异主要归因于健康因素,而非社会人口因素,健康状况上的劣势是中国老年女性更易发生跌倒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预防中国城乡老年人跌倒应当注重性别差异,给予老年女性更多的跌倒防治服务,切实提高老年女性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美剧《六人行》中人物的台词来探讨话语风格层面上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在表达人际功能时所用的语气更加礼貌,更倾向于使用疑问语气以及附加疑问句、情态词以及模糊限制语等手段来“软化”语言使之表达更委婉,此现象反映出女性在表达人际意义时相对于男性更加不自信,这种性别差异能够折射出社会中的两性地位差异。   相似文献   

10.
成年子女照顾者在老人的家居照顾中存在性别差异,女儿和媳妇偏重于微观层面的照护,而儿子和女婿则偏重于宏观层面.角色理论、性别理论和文化视角揭示了此性别差异的深层原因.两性平等的实现不但需要女性自身也更需要男性对父权文化的深层反思,女性照顾者解放之路最终需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