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明确作者著作权利,严格遵守期刊出版法规,以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本刊郑重声明:1.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将在本刊发表的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的使用授予编辑部及相关数字出版单位。如有不同意者,请来稿时注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相似文献   

2.
本刊声明     
《老友》2014,(9)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条款,本刊特作如下规定:一、凡向本刊投稿,自收到之日起两个月内未见采用或未接到本刊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二、本刊对所有来稿有删改权,不愿删改者,请随稿注明。作者文责自负。对于侵犯他人作品权利的行为,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3.
试析优先购买权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先购买权渊源久远,地位特殊,准确界定其法律性质,有助于严谨民事权利体系的建立,并实现对其具体规范的功能。文章针对理论界就优先购买权性质所提出诸学说,着重对期待权说、形成权(附条件形成权)说和物权、债权说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剖析。作者认为,优先购买权应定性为既得权、形成权,期待权说和附条件形成权说在理论上不能成立。优先购买权为物权抑或债权,依不同情形而定,具体而言,凡法定优先购买权均应定性为物权,约定优先购买权除具备法定公示方式者为物权外,余皆为债权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作权法第33、34条对期刊出版社的权利确定为两项,其一为审稿权,其二为修改权。在实践中,这两项权利通常表现为期刊社的审稿权与作者发表权的冲突、期刊社修改权与作者许可修改权及保护作品完整性权的冲突,以及期刊出版社声明的专有出版与作者法定的转载、摘编权之冲突。第33、34条在平衡这些冲突时有所偏颇或界限模糊,容易引起争议。  相似文献   

5.
原创性是演绎作品受版权法保护的核心要件。为判断演绎作品的原创性,法院发展出"超过微小变化"标准和"两分法"标准。由于演绎权是作者创作演绎作品或授权他人创作演绎作品的权利,因此,演绎作品的原创性标准,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演绎权的侵权认定。司法实践中,法院应要求非法演绎作品具有原创性,才构成对作者演绎权的侵犯。就作者演绎权而言,演绎作品的原创性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两分法"标准使演绎作者的版权依附于原作者的演绎权;另一方面,"超过微小变化"标准又将创作"微小变化"作品的行为排除在侵权之外。  相似文献   

6.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  相似文献   

7.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不  相似文献   

8.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  相似文献   

9.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不另付酬。  相似文献   

10.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不另付酬。  相似文献   

11.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不另付酬。  相似文献   

12.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不另付酬。  相似文献   

13.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不另付酬。  相似文献   

14.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不另付酬。  相似文献   

15.
声明     
<正>本刊已加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超星数字期刊。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入编上述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文章一经刊发,其数字化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则转让于本刊编辑部。本刊作者文章稿酬与版面费相抵,编辑部不额外收费,不另付酬。  相似文献   

16.
论公民住房权的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权是一种具有二重性的基本人权,其二重性表现为积极住房权与消极住房权两个方面.积极住房权是指公民在一定条件下所享有的要求政府为其提供符合人格尊严住房受益权;消极住房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对抗公权力随意侵犯的权利.其理论依据在于人权保障理论与权利救济理论.公民住房权二重性的准确定位,能够引起对积极住房权的高度重视,对于遏制强制拆迁、暴力拆迁,对于全面实现公民住房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颁布的《物权法》(草案)没有关于空间权的规定,民商法学界关于空间权的研究也不多见。随着现代工业尤其是现代土木建筑技术的发展,土地的立体利用越来越普遍,有关空间利用纠纷也相应增加,对空间权进行物权法方面的研究也就成为法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作者试图通过对空间权的法理、含义、性质、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或:相关稿酬不再另行支付)。稿件凡经本刊使用,即视作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其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版信息网络传播权、无线增值业务权;并且本刊有权或授权合作伙伴龙源期刊网再使用;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费。  相似文献   

19.
空间权(space right或development right)产生于19世纪以后,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空间权制度的研究关系到对空间的开发利用.与我国空间利用热火朝天的现状相反,我国大陆有关空间权的立法凤毛麟角,理论研究亦未向纵深发展;在我国至今尚无相对完善的立法,亦未形成任何判例规则,这种情况与我国空间利用的现状极不适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空间利用权是否应作为独立的权利类型进行理论概括与阐述,从空间利用权独立的理论基础、现实基础及与相关权利的关系三个层面论证,空间利用权应当作为独立的权利类型.  相似文献   

20.
关于配偶权的内容,学术界争议较大,由于配偶权是对基于配偶身份产生的利益所享有的权利,所以配偶权具体内容应包括:同居义务请求权;忠实义务请求权;婚姻住所商定权;相互扶助权;日常事务代理权:配偶生育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