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执政党在社会阶层分化与整合的过程中应当扮演其恰当有效的角色,这种角色实现的前提应当是执政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正确认识。建国初三十年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实现自身历史方位的转变中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进行了制度塑造;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年,在社会阶层剧烈自发分化与重组的激流中,党的社会整合又因其自身的历史方位转变滞后而陷入被动局面。本世纪初,中国共产党郑重提出了自身历史方位的转变问题,开始主动探寻自身历史方位转变与社会阶层结构整合相互联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党所处的环境、承载的阶段性历史任务以及自身历史方位与革命时期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单主体单向度特征的群众工作模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性,甚至存在局部"失灵"的状态,党的群众工作模式迫切需要向多主体多向度工作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3.
围绕政党、国家、社会之间的基本关系,形成国家的治理体系,构筑起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秩序。当我们党夺取政权成为执政党,历史方位的根本转变,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党、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治国理政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性地改变党的执政环境,党的治国理政面临着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等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六大把它确定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阐述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关系,论证了"三个代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明确宣告我们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建设的党。在这种党的历史方位转变下,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地位和功能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功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需建设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精神范畴下的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以社会整合为根本作用,团结各方面社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巨大的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从"两个先锋队"的统一向"三个先锋队"统一的转变,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先进性的延伸、拓展和发展,它是由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地位,党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的转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最高纲领的需要,是解决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推进党务公开是党科学判断历史方位、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尊重和维护党员主体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而言,我们党的党务公开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政务公开相比显得相对滞后.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务公开,必须强化民主意识,跳出推进党务公开是党委"自添麻烦"的认识误区;抓住关键环节,科学把握党务公开的重点内容;注重实际效果,科学确定党务公开的方法、程序和形式;强化保障机制,确保党务公开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探索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即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民主新路和党的自我革命。毛泽东揭示了第一个答案提出的历史、理论和实践背景,并使党完成了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转变,为提出第二个答案作了重要准备。第二个答案的提出,也具有深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背景。“两个答案”统一于党的初心使命、党的长期执政伟大实践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中。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征程上,要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就必须深刻认识“两个答案”,并厘清二者的内在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执政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反映了我们党对历史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动因有了切合执政实践的新认识,表明我们党对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从党所处历史方位的发展变化中取得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新的自觉,它对党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的指导是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衡量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尺度,是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相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尺度,是更高层次的哲学综合.  相似文献   

10.
列宁时期即苏维埃政权初期,列宁对党的历史方位的转变有一定认识,可是,由于形势十分严峻,共产党又完全缺乏执政经验,列宁关于共产党的执政理论不是很严整的、清晰的,既有发展和创新的一面,也有某种片面和局限,对这两个方面我们都要作历史的辩证的分析。生活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令我们惊异的不是他的不足和缺陷,而是他在理论上的开拓和创新,在实践中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列宁主义阶段。本文对列宁的执政理念作一初步的梳理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在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深化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热点,中国改革也开始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新的十字路口,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要求我们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如何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作了几点思考。认为:明确党的历史方位,科学地定位党的领导职能;适应依法治国的要求,更新党的执政理念,调整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格局下,重建党的领导构架和执政组织结构,是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应该关注并解决好的几个问题,是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可缺失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祝和军 《东岳论丛》2019,40(7):86-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要政治判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是通过三个"意味着"进行界定的,从而彰显了中国社会新时代发展的三重逻辑,即民族复兴的逻辑、社会主义逻辑和现代化逻辑。结合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在历史语境和世界视野中阐发这三重逻辑的丰富内涵,对于深刻领会和体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对党的历史经验作了三次重要的理论总结。这三次总结是党的历史任务的转变和党的三个重要发展时期的标志 ,它辉映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的足迹 ,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并成为引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前进的新起点。从中可以进一步明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历史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主要是指党的大政方针和各种发展战略。在中国共产党85年的发展历程中,执政方略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过程,初步形成党的最高执政方略、根本执政方略、具体执政方略三个层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历史实践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敏锐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必须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认清党自身历史方位的变化;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正确总结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看,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看,高扬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赤旗;从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看,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基本特征对于深入学习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合法性资源看党的执政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认为,道德是合法性基础中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性因素。道德优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十分重视的合法性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合法性资源的构成、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对合法性资源影响以及党执政方式转变对合法性资源要求等情况看,都迫切要求我党重视道德优势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8.
王金玲 《理论界》2013,(6):18-19
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抚今追昔,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核心的历史转变是开辟中国改革开放发展道路的关键之举。这次历史转变以粉碎"四人帮"集团为发端,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为核心,以党的十二大胜利召开为完成,是一次历时较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转变。这次转变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辟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先进性内涵的伟大创新.创新是党的历史方位转换的客观必然.创新的路径是遵循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创新具有自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高度,体现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重大转变历程轨迹与新的历史使命内在逻辑为视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实践生成为主线,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经验,分别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转变轨迹、转变的必然性、转变的历史使命、转变后如何继续践行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力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及其精神实质,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进行重大的转变作以理论诠释,以揭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方位多层面的执政内涵,彰显执政方略转变创新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