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葛亮是人们所熟知的人物,其在《三国演义》中形象突出,且受到大家的敬仰.诸葛亮在入仕之前,一直居住在南阳卧龙岗上,其身上所表现出的"淡泊和宁静"人生境界充分体现了道家的思想.本文通过分析道家思想对诸葛亮伦理思想、人生境界以及军师形象的影响,进一步说明道家思想与道教外衣在诸葛亮身上的体现,以期进一步对掌握诸葛亮形象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王绩的适性论既承袭庄子的思想内核,又赋予其独特的义理诠释,形成了典型性的人生实践范式,影响显著。目前学界对此论题已做初步探讨,但还有必要从多角度做深度拓展研究。从探讨其"自适"论内涵及渊源入手,进而从人文生态学视角剖析其构建自我和谐精神生态境界的形成路径,探讨其具有的独特性自我和谐理想人格境界的特性,归结其对于形成的中国古代作家人文精神生态思想传统所确立的独特影响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生平军事生涯的研究,宣扬了其"忠贞保国"的思想以及在明末重要军事行动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基于秦良玉巾帼英雄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其生平的简介,研究了秦良玉在保国行为中所作出的重要军事准备和军事行动,并结合其成长环境和人生轨迹对秦良玉忠贞思想的形成原因进行了探究,并对当今时代秦良玉形象的国际化影响作出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和社会的本质来考察人生目的,揭示了提高了人生境界的现实途径。提高人生境界表现在个体修养上,就是塑造良好品德。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需要和人的生存境界的思想,为我们塑造良好品德提供了科学的指南。  相似文献   

5.
民间传说馒头来源于诸葛亮以馒头代替"蛮人之头"祭祀,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也曾与云南西盟佤族协商以其它替代人头祭祀。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的传说、汉中屯田的做法对新中国在边疆民族地区采取宽大政策和屯垦也产生了直接影响。结合诸葛亮民族治理事迹与我党所执行的民族政策,其中共通的是中央政权及其执政者对于少数民族所体现的仁爱、平等与包容,这是促进不同民族间互相信任的有力因素。  相似文献   

6.
冯惠玲 《民族论坛》2011,(7X):72-75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以极大的热情,将不凡的"行止见识"倾注于众女儿形象之中,并且透过主人公贾宝玉深受众女儿尤其是林黛玉的灵魂指引羁旅人间的心灵历程,深刻揭示了真正的女儿如赤子般的生命本真状态。本文不揣仄陋,试图探讨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光彩照人的众女儿形象及透过主人公贾宝玉的爱心、慧眼揭示的女儿观思想,浅析其相对于时代的超前性,探求其对于人生、人性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司空图生平事迹及其崇佛的思想倾向,针对其诗论核心观点"外三说"、《二十四诗品》中的境界说、形神说及其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佛禅认识思维特征进行剖析,具体就司空图诗论中的境界说、形神说与佛禅的禅观、形神观,诗论中主体性意识与佛禅顿悟说以及诗论所体现出的中观思想等问题逐一阐释.同时根据司空图的诗歌创作特征挖掘其与佛禅认识思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而论述其诗歌创作是在融摄佛禅认识思维方式后对其诗论主张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8.
刘智是明末清初中国伊斯兰汉文译著的杰出代表,他的思想深受 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重人"精神的影响。他以伊斯兰为体、中国传统哲 学为用建构了以"人"的学说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他提出"人为万物之灵"的观 点;全面揭示了人的属性、规定了人的本质;在肯认人生价值的基础上,从宗教 和道德相结合的高度构想了人生境界。其人学思想是中伊文化融合的结晶,反映 了中伊两种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的相融互通。  相似文献   

9.
五、《老子》存在论,政治思想的辩证法。 《老子》里所表现的客体“万物”、“百姓”的“自然”和主体“道”“圣人”的“无为”等思想,否定排除了主体对于客体的有意识的“人为”“作为”等作用。因此或许可以认为这一点和其以前的道家思想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不然。《老子》的“自然”和以前道家思想的路线大不相同,它是包含了最新思想的概念。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以前的道家思想是以存在论(ontology)为基础框架的。存在论哲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从先秦至明清,天人关系都作为基本问题加以研究。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道家哲学,其"天人合一"思想赞美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本文试图以"什么是天人合一"及"天人合一中"人"作为文化的主宰",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下的空间设计,并对建筑空间、文学空间、园林空间等人文环境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从中国人的空间观中解读"天人合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得相对全面的认识,期许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寻求最佳捷径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从先秦至明清,天人关系都作为基本问题加以研究。作为三大流派之一的道家哲学,其"天人合一"思想赞美自然,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合而为一。本文试图以"什么是天人合一"及"天人合一中"人"作为文化的主宰",进一步分析"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下的空间设计,并对建筑空间、文学空间、园林空间等人文环境空间进行多角度分析探索,从中国人的空间观中解读"天人合一"与环境的辩证关系,以求得相对全面的认识,期许在"天人合一"的主导下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寻求最佳捷径而探索。  相似文献   

12.
和抚怀柔是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民族政策思想的核心,其民族政策思想集中体现在蜀汉民族政策当中.针对南中少数民族,诸葛亮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采取了如下措施:调整郡县设置,以削弱地方大姓、夷王的势力;推行夷汉官吏交流制度,以加强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管理;重视先进经济文化传播,以推动南中经济社会发展;因俗而治,以笼络南中各少数民族等.而对西部、西北少数民族,也是和抚怀柔与军事镇压两手并用.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思想和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蜀汉政权的巩固有着积极意义.诸葛亮和抚怀柔的民族政策思想对当下处理民族和民族问题仍不乏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仙侠类型是我国原创的电脑游戏的一个重要类型,很多仙侠类游戏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思想.本文从游戏门派背景、角色技能属性以及场景构建三个方面,对其中所运用的道家文化进行分析,探究电脑游戏在世界观设定中如何对道家文化精神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兰亭序及兰亭修禊图赏析》的面世,在各界引起极大反响。它同时也标志着回族书法名家吴廷富先生的书艺又进一步。书艺人品,这两个境界在吴先生的身上得到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广西壮族"布偏"支系的原始宗教"做天"仪式之执仪者"天婆"展开全景式(外观境界与内观境界)调查研究,通过搜集天婆们人生经历及个体感受的各种信息与数据,并作以相互间的比较,以图揭示天婆"神灵使者"特殊身份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思想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并且在作品中多有体现。本文通过对赤壁怀古一词的分析,阐述苏轼思想中的"虚无"观、"人生如幻、心造万物"观、自然观,希望借此为研究苏轼及其作品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思想与文化。在这悠久的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始终贯穿着两条主要的脉络:以孔孟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在其基础上所产生的道教。儒道互补,构成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8.
《庄子·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开篇之作,对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逍遥游》一文中,作者提出了"逍遥"的人生境界,并借助多个寓言故事进行了具体阐释。研究庄子"逍遥观"对指导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曾豪进入儿童文学领域以来,创作了大量的动物小说,而首次触及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就是"狼"题材的作品。本文结合金曾豪的人生经历分析其小说中的狼形象。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主要有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二者在发展中不断融合、借鉴,相互影响.《乐记》是先秦音乐美学著作,地位较高.本文对《乐记》与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关系问题分作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