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中国的民间皮影艺术是融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流行范围广,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唐山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是中国皮影戏中影响最大的种类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习俗的转变和新科技艺术形式的普及,同时也危及了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所以,如何权衡传统与创新,是唐山皮影传承与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唐山皮影艺术整体特征的分析与归纳,探讨在唐山皮影艺术元素的发掘和整理中不断尝试与创新方式的重要意义,使唐山皮影艺术在现代土壤中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7,(16):111-112
唐山皮影、乐亭大鼓、评剧并称为"冀东三枝花".它们是唐山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其发源地为唐山乐亭县、滦县、滦南县一带.历经代代传承,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唐山皮影已经被正式确立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唐山皮影戏作为我国冀东的特色民俗文化,已经划过了一千多年的璀璨星河,深深地打上了这一区域的文化审美烙印.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乐亭影",因其雕刻材料选用驴皮,故又称"驴皮影儿".本文主要从非物质文化角度论述了唐山皮影的产生、制作工艺、演出用具、发展现状及其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纳西族乐舞传统传承方法、纳西族乐舞的现代传承方式和纳西族乐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趋向三个方面分析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展现纳西族乐舞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纳西族乐舞这种古老的音乐舞蹈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纳西族乐舞传统传承方法、纳西族乐舞的现代传承方式和纳西族乐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趋向三个方面分析纳西族乐舞的传承与创新,展现纳西族乐舞悠久的历史与丰厚的文化积淀。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研究纳西族乐舞这种古老的音乐舞蹈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悦 《中国民族》2007,(11):42-43
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皮影是流传广泛并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综合了戏剧、音乐、美术,集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为一体,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表演,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说的就是皮影戏。在众多的皮影流派中,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的出现将我国皮影艺术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6.
水墨山水画是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传统水墨山水画在传承和发展上受到了很大冲击,为了使水墨山水画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传递时代精神,大部分艺术家对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开始了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将基于水墨山水画产生的时代背景、影响水墨山水画发展的因素,对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策略展开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国画自身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中国画蕴含着民族的审美特征,形成独特的审美形式,它运用笔、墨、纸、砚来创造形象,蕴含着独有的"文化精神"。随着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增多,当代中国画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国画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中国画自身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中国画蕴含着民族的审美特征,形成独特的审美形式,它运用笔、墨、纸、砚来创造形象,蕴含着独有的“文化精神”.随着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的增多,当代中国画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必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皮影艺术起源于战国,在宋代兴起,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受到我国各个时期广大人民的喜爱,皮影设计有着造型多样、色彩鲜明、文化丰富等特点,将皮影艺术应用于平面设计,将皮影艺术理念与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碰撞,不仅能够增加平面设计的表现力,同时保证了皮影艺术的文化传承。本文简要分析了皮影的艺术特征,并研究了皮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是一国的基础教育,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其鲜明的教育特色和特定的研究对象,而将承载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中,完成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教育者的责任。羌族是我国一个古老的民族,由于无文字产生和记录,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用舞蹈的形式保留和传承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因此,将羌族舞蹈引入学前艺术教育中,对于我们传承民族文化、提高学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幼儿美育素养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羌族舞蹈的特色、在学前教育中推行羌族舞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羌族舞蹈在学前艺术教育中传承现状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达到推动我国学前教育艺术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相声是一门历史悠久且传统深厚的古老艺术,是在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吸收了各种艺术和生活的营养逐渐形成的。同所有的民间文学一样,传统相声有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的特点,一般没有专业作者,也没有固定的文学底本,往往经过了无数艺人的实践,经过了观众的选择、比较,最后才成为臻于成熟的作品。中国的相声起初都是通过这种模式来培养人才和传承艺术的,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教育模式。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社会,必须走进高校,在技能与理论上同时创新,相声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皮影艺术起源于战国,在宋代兴起,因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受到我国各个时期广大人民的喜爱,皮影设计有着造型多样、色彩鲜明、文化丰富等特点,将皮影艺术应用于平面设计,将皮影艺术理念与现代平面设计理念碰撞,不仅能够增加平面设计的表现力,同时保证了皮影艺术的文化传承.本文简要分析了皮影的艺术特征,并研究了皮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书籍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书籍自身传播的意义,而是更加注重书籍的内在概念。而且,人们不仅仅是照搬西方或者是日本的书籍设计,更多的是在书籍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元素。使用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相结合的概念,以此赋予了书籍设计上更加丰富的概念。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它不仅仅体现着中国的民族形象,同时也体现着中国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精神,经过长期的传承和不断的创新,中国的元素也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有利的传承和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与时俱进,同时也是传统民族的内在精神与现代的外在形式组织起来的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书籍装帧中既赋予了书籍浓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书籍所具有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推动了书籍装帧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使其多样化、内涵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魔术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中国也是魔术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期中国将魔术称为幻术,也有人称其为变戏法。随着西方魔术元素的传入,中国魔术有了新的发展,但当下因过于重视西方魔术而忽略了中国传统魔术艺术,使得中国魔术艺术逐渐沦为复制类产品。为了实现中国魔术艺术的长远发展,应在传承传统魔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魔术艺术的内容与形式,提高魔术表演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在传承中遇到的"后继乏人"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来探索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在现代教育中传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一方面可以注入现代元素,丰富形式,拓展渠道,立足都市,走出国门,扩大其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抓住国家倡导在中小学开展美育教育的有利契机,将剪纸艺术融入中小学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兴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在传承中遇到的“后继乏人”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形式,来探索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在现代教育中传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一方面可以注入现代元素,丰富形式,拓展渠道,立足都市,走出国门,扩大其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抓住国家倡导在中小学开展美育教育的有利契机,将剪纸艺术融入中小学教育,从娃娃抓起,培养兴趣,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动画剧作对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着丰富的民间传统艺术,像国画、皮影、剪纸等等,其绚丽多姿的表现内容和形式为中国动画片的创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出现了许多吸收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于动画片造型设计的例子。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动画艺术创作。本文试从创作方法、视听语言、精神气韵和造型风格等角度,对传统文化在中国动画剧作中的承继与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剪纸是中华民族镂空艺术的瑰宝,传统剪纸艺术能够抒写人的审美情怀,寄托了人们对事物的美好向往。作为高校美术教师要积极组建传统剪纸艺术文化研究团队,我们怀揣着对中国剪纸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大责任,努力提升美术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思维为目标,研究并构建一套可行的剪纸教学改革方案,使传统剪纸艺术在高校美术教学中有实质性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重要元素,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美化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木雕无论以何种艺术形式展现,都涉及到题材问题。因为木雕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本身就是由题材的广泛性决定的。如果题材囿于传统,拘泥于某种定式,便会逐渐"老化",以致成为木雕艺术发展的瓶颈,最终丧失其艺术生命力。是故,木雕艺术的发展迫切呼唤传统题材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木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重要元素,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美化人们精神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木雕无论以何种艺术形式展现,都涉及到题材问题。因为木雕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本身就是由题材的广泛性决定的。如果题材囿于传统,拘泥于某种定式,便会逐渐"老化",以致成为木雕艺术发展的瓶颈,最终丧失其艺术生命力。是故,木雕艺术的发展迫切呼唤传统题材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