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本文首先界定了"拜月"节俗概念,总结了"拜月"节俗的几种表现形式,深入分析了"拜月"节俗内涵,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角度进行了归纳分析,指出"拜月"节俗是农业社会的自然产物,也是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2.
桂西南壮族乡村的"三月三"节俗以其包含的节日模式、道德评价、文化认同及交往交流等要素在维系乡村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乡村治理寓于节俗活动之中,关注节俗民生、重塑孝道价值、整合精品民俗等,"三月三"节俗才能以更丰富的形式、更高的品质助推乡村社会走向善治。  相似文献   

3.
以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为理论支撑,结合七夕节的历史发展演变对其进行分析。梳理七夕节节俗形态的传承与演变,重点以明清时期成熟的七夕节节俗形态为对象进行功能主义分析。同时对七夕节在当代作为情人节的节俗形态进行分析。从而考察七夕节在现实生活中功能的传承、转变、置换及功能对接的缺失或移位。认为七夕节节俗形态的传承和演变是由其在民众生活中所承载和需求的功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姜晶晶 《民族论坛》2013,(4):101-104
以默顿的经验功能主义为理论支撑,结合七夕节的历史发展演变对其进行分析。梳理七夕节节俗形态的传承与演变,重点以明清时期成熟的七夕节节俗形态为对象进行功能主义分析。同时对七夕节在当代作为情人节的节俗形态进行分析。从而考察七夕节在现实生活中功能的传承、转变、置换及功能对接的缺失或移位。认为七夕节节俗形态的传承和演变是由其在民众生活中所承载和需求的功能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端午节起源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普遍认为,端午节源于南方"龙图腾祭"仪式,但经对北方端午登山习俗的考证得出结论,它是起源于中原华夏族的祭天祈年仪式,后与南方楚越文化交融,演变为赛龙舟祭屈原的节俗.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上巳节与花儿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之处,指出祓除和求子是二者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并分析了具有这种共同目的和产生类似节俗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清明祭祖节俗依附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对土地的依赖.随着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香港清明习俗并未因为取消土葬而日渐式微,反而衍生出清明思亲法会的新节俗.这意味着传统清明祭祖的仪式空间由户外转向室内,参与仪式的主体由个体家庭转为群体,仪式目的从传统的思亲报恩扩大到了具有公益性质的慈善事业.2008年清明节被列为中国内地法定假日之后,香港清明祭祖的新节俗,也已经在部分内地城市如温州、三亚等地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设计说明】潮汕民间信奉的神灵名目众多,神明概称为"老爷",祭神称为"拜老爷"。潮地祀神,"拜老爷"在不同的时间段,所祭祀的对象也不同,这件设计作品就是依照不同时节,所祭拜的神明为创作灵感。"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是对神的一种祭祀活动,是潮汕地区民俗文化中一个典型的有特色的重要组成活动。拜神活动不仅是单纯的一种仪式,更是一种精神信念的寄托,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渗  相似文献   

9.
"三月三"是畲族传统的民歌节和乌饭节。近30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和现代旅游经济的介入,畲族"三月三"节庆的内涵、活动内容和参与主体都发生了变迁。旅游经济发展强化了畲族"三月三"节庆的民族特征和旅游经济功能,并对畲族文化元素产生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菁  彭苏 《民族论坛》2007,(3):38-39
不仔细找,很难发现隐没在北京东总布胡同一群普通民宅中十世班禅大师的家.进了那扇铁门,宽敞的院中央是一座富丽堂皇的三层小楼."先上去拜一拜吧!"  相似文献   

11.
乙未年正月十五,新年的第一个月圆夜,记者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采访,有幸感受了一次当地少数民族沿袭至今的古老年俗——点路烛。当地的朋友告诉我说点路烛的缘故由来,已是语焉不详。只知道在宣恩县内,"点路烛"是多少年来生活在此的各个民族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12.
一、从“天神”信仰观看道德追求蒙古民族自古从事游牧生活,人们的生活来源受自然力支配很大,为了克服风暴严寒,雷雨电闪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开始探究自然界的星换斗移,月盈月亏,风雨雷电等自然变化与畜牧业生产的密切关系。并由此产生了天上有诸多神灵存在的认识,并认为在诸神之上有一位最高的神灵在支配着宇宙世界的万物。据《蒙古神话》①一书记载:人类是九十九重天神共同创造。因天神是主载宇宙世界一切事物的万能,人们从敬畏,崇拜天体发展成向天神祈祷的信仰习俗。史载:“元兴朔澳代有拜天之礼”②,“其俗最敬天地,与天合名…  相似文献   

13.
古代的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和延续至清代.清代,力求边疆地区"夷夏一体"的思想已成为清代治边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并且直接影响了清代边疆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清朝前期在新疆地区实行"因俗而治"政策,完全是适应当时当地现实需要,在继承和发展以往各代治边思想与政策基础上形成的.新疆改设行省标志着清政府"因俗而治"的治疆理念被内地划一的治疆理念所取代,这是清代边疆民族政策的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民族在形成的过程中正处在从多元走向华夏一体的大转型时代,春秋战国王室及各路诸侯更是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成风,每一位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历史把镜头推到了春秋战国爱玉之俗人格化的种种场景。春秋战国时期爱玉风俗的特点是先人后神,凸显人的作用,这在爱玉之俗中表现为玉从高高的祭坛上下移,玉使用种类的多样化和日益世俗化,标志着华夏民族的爱玉之俗也走向了人格化。  相似文献   

15.
正绺巾舞起源于远古时代,为湘西苗族举行椎牛、接龙、还傩愿等祭祀活动时苗法师跳的舞蹈。流传于湘西花垣、凤凰、吉首等苗族聚居区。作舞时,苗法师身穿红色法袍,头戴法帽,左手持法器——绺巾,右手握师公刀,先祭拜神灵祖先,然后随锣鼓起舞,其动作有"三拜""撒梅花""拜五云""拜将""飞巾""扬尘"等动作,舞姿庄重有力,柔中有刚。舞蹈功能是压邪、镇恶、灭害、除灾、谢神、还愿。  相似文献   

16.
罗树杰 《民族论坛》2011,(7X):38-43
土司制度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总结统治少数民族的经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俗而治的一种产物,少数民族首领在维护地区稳定和保卫边疆中具有汉族流官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中央王朝依靠少数民族首领的间接统治方法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和因俗而治的原则,随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司制度已日益失去其经济基础,被改土归流实际上也是因事制宜的结果。中央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其"灵魂"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正700多年前,云南大理的300名白族人,因宋末元初的战乱,告别苍山洱海,告别蝴蝶泉,跋山涉水,终于在秀美澧水缠绕的武陵山脉停步,繁衍生息,幸福新生……"一拜祖先来路远,二拜祖先劳百端,三拜祖先创业苦,四拜祖先荣耀显,家住云南喜洲县,苍山脚下有家园,忠勇义士人皆晓,洱海逸民历代传……"桑植的白族人会唱这首《拜祖词》,永远记得他们来自云南的大理。公元1261年,他们只有300人,由谷均万、王朋凯、钟千一、熊安国4人带领,"溯长江、渡洞庭、  相似文献   

18.
妈祖文化,源于福建莆田,始于宋代,至今已千年有余。妈祖作为沿海民众崇奉的守护神,随闽越移民进入台湾,已成为海峡两岸海洋文化信仰的集大成者,是全球华人华侨海洋文化信仰的核心。宋元时期,福建移民在海南沿海一带定居,妈祖随着福建移民漂洋过海,逐渐扎根海南,至今已七百余年。妈祖文化在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等方面均发挥着积极作用。台湾和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岛屿省份,地理位置特殊,海洋属性强烈,都经历了数次大规模移民,妈祖均随闽越移民深入本岛。海南、台湾妈祖信俗在信俗起源、祭典仪式、崇拜心理、社会基础、佛道兼容并蓄、妈祖信俗的内容及功能由单一向复合演变、妈祖海内外传播路径、社会教化、社会公益慈善等方面均存在一致性,但台湾妈祖信俗规模更庞大,举办主体主要为民间信众团体,宫庙经费来源更加多元,经费管理更加专业,社会公益成效更加显著。深入研究海南、台湾妈祖信俗文化特征,对促进区域海洋民俗文化交流、增强海洋文化"软实力"、建设"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战略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问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重大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相似文献   

20.
请神听歌     
"哈"是京语译音——"唱歌"、"请神听歌"之意,"哈节"也就是"歌节"。哈节也称"唱哈节",是京族人的传统歌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