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皮尔士的符号学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两个方面阐述了皮尔士符号学观的历史进步的表现:一、记号分类学思想;二、操作理论。与索绪尔的符号学观相比较,皮尔士的历史贡献在于,增加了“解释项”,体现出人的主观因素,避开了纯客观的演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哲学观、意义观和符号观三个角度考察了皮尔士符号学理论与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出二者都反对笛卡尔的二元论而和康德哲学比较接近,二者都认为意义的基础是人类身体经验中的共性,二者对符号的分类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二者之间从本质上来说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3.
皮尔士符号学对雅柯布森语言学思想具有极大影响。皮尔士符号学直接影响了雅柯布森在交际理论、失语症、语言索引性、语言像似性、翻译理论等领域的研究,他们间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皮尔士在世界语言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美国哲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符号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用存在本身、符号表征、意义指示等来概括,连接这三个核心概念的枢纽是感知,这是解读皮尔士符号思想的关键。这从皮尔士符号思想的来源、形成(对符号的界定、符号分类方法、符号意义诠释)及对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可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5.
皮尔士符号学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存在着契合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体验观、行为主义和范畴观。从认知符号学的角度分析诗歌翻译的符号特征,包括物理特性、指示性和心理性,能够以此为原则指导诗歌翻译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6.
针对笛卡尔式的心灵观念,皮尔士提供了一种关于心灵的符号学分析,认为所有的心理事件都是依据符号而展开的有效推理。这样一来,思想并非居住在人的头脑里面(笛卡尔的观点),而是居住在我们用来交流的公共符号结构里,所以在本质上是公共的。皮尔士的这种心灵观完美地体现在其"思想-符号"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7.
国内符号学研究往往把皮尔士和索绪尔分别当作现代符号学的两支源头,认为二者观点互不相干,然而经过仔细研究,二者的符号学观中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具体体现在其反对的对象、符号及符号学界定、符号意义、作用、分类、发展及符号的依赖关系上,了解这些相似点,有助于国际符号学交流,统一认识,推动符号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符号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翻译研究语言学偏向的不足之处后,介绍了皮尔士式广义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并将其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尝试性地构建了翻译理论的广义符号学范式.  相似文献   

9.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是人们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交往的手段,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种不断修改和完善符号体系的活动。本文以近年来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为例,从著名哲学家皮尔士的符号学视角探寻这些语符传播的内在动因,并尝试阐释皮尔士符号学的理论依据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元话语"是近年来颇受语用学、话语分析及语言教学领域青睐的一项研究课题。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从定义、功能、分类、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面揭示元话语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Don J.Carlson的视觉诗Bird进行模态分解与多模态语篇分析,得知多模态语篇分析是分析视觉诗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用多模态来分析视觉诗,它突破了传统的单一模式,把语言符号和视觉符号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准确地解读视觉诗。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卡西尔的符号哲学理论,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偏岩土家村寨为调查地域个案,对土家族典型敬祖习俗“宋姆兔”文化符号育人价值加以考察探究.进而明确“宋姆兔”具备丰富的敬祖习俗文化符号的场域育人价值内涵、动态发展育人价值内涵及其作为一种习惯法所具备的个体教育规范价值内涵.在当下构建和谐社会及西部大开发破解城乡教育统筹...  相似文献   

13.
将格雷马斯的"施动者模型"符号学方法应用于《聂小倩》人物及叙事结构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对结构较为复杂的叙事文本需要依据情节的变化画出几种不同的模型图,这是由叙事中共时与历时的矛盾所决定的;第二,与普洛普相比格雷马斯的图式更具逻辑性和概括力,但也更宏观和抽象;第三,读者为套用既在模型必须展开充分甚至过度的想象,难免产生对文本牵强或过度的阐释,此为该模型的弊端。这种方法可为结合西方文学批评方法解读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提供一个独特视角,同时也可能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族三元观     
运用皮尔斯"大三元"和"小三元"的符号学理论观察和分析中国当下的民族现象,提出民族三元观在本质上是民族指号生态观,是维系现实生活与思想结构的共生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文化符号学理论的研究,分析文化符号学和CIS的关系,探讨文化符号象征价值在CIS中的创造方法。并以广东省博物馆为例,根据文化符号学理论,以实体外观和汉字为雏形,解读文化符号在CIS中的视觉表现,为文化符号学理论在CIS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提供一条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许慎在《说文解字》当中首创的汉字部首说是我国文字学研究的一个伟大创造,但他的部首说及其归部原则并不是无懈可击的真理,比如,《说文解字.八部》就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典型。我们充分利用目前所能见到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文字形体重新审视了《说文解字.八部》诸字,发现许慎的八部归部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偏差,即《说文解字.八部》内的"詹"、"介"、"■"、"公"、"必"、"余"等字本义与八字本义区别较大,入八部不妥。  相似文献   

17.
庄子把道家“小国寡民”式的“至德之世”,当作自己的“理想社会”而加以追求,正是他“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的学说特质,也是他否定社会现实,崇尚自然,强调返归自然的自由精神所致。庄子的理想人物,虽有“神人”、“至人”、“圣人”、“真人”等的称谓,但其“得道者”的本质与境界都是相同的。尤其是对“道”的礼赞,对“大美”的幢憬、追求,对“畸人美德”的注重关切,都使庄子的理想世界与理想人物,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