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众创平台模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供应链协调问题。在农地流转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农户主导供应链的多阶段斯坦科尔伯格博弈模型,设计了一种集中决策模式和四种分散决策模式,考虑了风险传递、决策优先权、边际成本和风险成本问题,构建了农场主、合作社、小农户和平台以农户数量(或合作比例)、土地流转收益、增产率和期望销售目标等共同影响的利润最大化模型,得到了最优土地流转收益和最大化利润所满足的方程;发现农户数量(或合作比例)、收益分配率、销售目标等因素都会对最优解产生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农场主(或合作社)优先权可以提高农场主(或合作社)利润;在一定条件下,合作社模式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在农场主(或合作社)模式中平台和小农户利润通常是较低的;在供应链协调和小农户利润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有效途径对平台利润差额进行补偿以保证合作社模式持续均衡。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分配理论不断创新、分配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思想的反映。 一、按贡献分配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依据和标准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实际上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产物。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多元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不可或缺,并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其内容也会不断丰富。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在财富创造和财富积累  相似文献   

3.
朱诗娥  杨汝岱  王璐  吴比 《管理世界》2024,(1):76-88+106+89-90
本文从土地流转视角讨论农业生产模式变迁问题。典型事实显示,样本期内农户土地流转率从4%上升到24%,农业经营主体转变加速;农业要素投入模式出现了结构性变迁,劳动投入持续下降,农机社会化服务与中间品投入等持续上升,土地经营规模化与分散化并存;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明显,农户收入、亩均产出、劳均产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等均快速上升。实证研究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模式变迁具有重要影响,土地转出可以促进非农就业,提高非农收入和总收入水平,土地转入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经济显著性;从要素投入来看,土地转入能够显著降低要素投入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模经济。总结而言,土地流转在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模式现代化转型,但效应在不断减弱。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合作模式直接决定合作利益形成机理,并由此影响合作利益分配,针对不同合作模式研究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十分必要。根据煤电企业供应链合作实际,运用无限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方法建立了基于利润分配因子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适合一方向另一方投资的合作利益分配;运用Shapley值法和风险期望原理,建立了基于合作贡献和风险补偿原则确定的合作利益分配模型,该模型适合对长期合同、战略合作等合作利益分配。本文研究结果不仅对煤电企业,而且对其他生产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供应链合作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联盟策略下风险规避型闭环供应链的决策问题。考虑到产品需求和废旧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及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特性,在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三种情形下,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与不联盟时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获得了六个博弈模型下的均衡解,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下产品定价、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格和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的情形下,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增加能够缓解双重边际效应,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而在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的情形下,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负相关;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有利,而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不利;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结构不对等时最优价格决策之间的关系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有关;供应链期望收益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下最大,制造商期望收益在制造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零售商期望收益在零售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  相似文献   

6.
洪银兴  王荣 《管理世界》2019,35(10):113-119
新时代的农业现代化要求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是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三权分置"的改革不只是推动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在经营权流转前先要流转农户的承包土地,实现土地的集中和统一规划,积累土地资本。在此过程中流转的是承包地,农户的承包权没有丧失,只是改变承包权益的实现形式,农户通过承包权的股权化,取得货币收益。在土地集中和统一规划基础上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其目标是根据发展现代品质农业、提高附加值要求选择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是以土地资本来选择土地的经营者,以推动现代生产要素进入农业和农村。"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的意义要充分评价。如果说农村前一轮的改革实行承包经营体制是释放和激发农民的劳动活力,实现劳动的价值,那么这一轮的"三权分置"的改革则是释放和激发土地活力,实现土地价值,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是凝聚在劳动者体内的劳动能力。无论什么样的社会和经济形态,人力资本都是决定个人、组织以至整个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与传统经济中物质资本(土地、货币等)是创造财富的主导要素相比,未来经济社会中,人力资本已经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主动、最为关键的竞争要素。本文以人力资本生产制度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人力资本产权问题,通过对投资与收益的分析,力图构建出科学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机制。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管理通过建立供、产、销及客户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最大程度的减少内耗与浪费,以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最优来获取利润。为了维持供应链的稳定和效率,供应链成员企业间需要建立一种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本文力图从供应链成本归集和风险角度来建立供应链利益分配模型,来探讨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9.
透视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从GDP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报酬.看发展中国家提升要素禀赋的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是指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运用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将原材料转化为制成品,制成品被销售出去,实现价值的创造过程,生产要素所有者按其要素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劳动要素所有者获得工资,土地要素所有者获得租金,企业家才能要素所有者获得利润。从要素贡献的角度看,资本家、  相似文献   

10.
现代供应链其实是一种"竞合"思想。本文将博弈论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合作机理进行了建模分析,得出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实现供应链上更大的个体利益以及整体利益的结论。最后通过动态物流联盟的实例分析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供应链价值最大化。本文指出了现有的供应链价值创造研究存在的缺陷,在托夫勒产消合一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产消合一理念,基于该理念构建了供应链价值最大化模型,然后就新理念下供应链创造的整体价值、企业联盟价值、消费者价值、二次利益分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阐明了企业联盟与消费者合作的重大意义,展示了消费者对于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反馈和促进作用,并给出了增加供应链价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四种渠道结构对第三方负责回收闭环供应链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四种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给出了这些模型的最优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回收比例以及各方的最优利润,并对这四种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回收方制定回收策略时需考虑回收品价格和回收努力成本的大小,闭环供应链中任意两方的战略联盟有利于另外一方利润的增加,而且,闭环供应链中的任意两方都有战略联盟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A note on the random y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pply cha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ang Li  Xiaoqiang Cai 《Omega》2012,40(5):601-610
Keren [The single-period inventory problem: extension to random yie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upply chain. Omega 2009;37:801-10] considers a supply chain in which the distributor faces a known demand and orders from the producer subject to a random production yield, and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or may find it optimal to order more than what is needed due to supply uncertainty under a uniform distribution. However, Keren (2009) does not address the questions whether it is always optimal for the distributor to order more, or when to order more. In this note, we point out that ordering more is not always an optimal strategy and specify the condition under which this strategy becomes optimal. We also examine the profit losses of the supply chain members resulting from the random yield supply, which is another question not considered in Keren (2009). The producer is found to possibly benefit from this production yield uncertainty, although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distributor and of the entire supply chain are always undermined. Our results are obtained under a more generalized yield distribution, and can thus be applied to wider industrial domains.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的决策分析与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交易模型,建立了包含供应商、下游厂商和金融机构的多阶段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了包含和不包含融资情况下相关企业的决策问题,得到供应链中各参与方在各阶段的期望收益,并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对供应链成员和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分析发现:没有其他融资的情况下,中小供应商有可能出现生产不连续的情况,而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能够使其进行连续生产,并在快速增长的市场中能在较短的周期内达到最优产量;应收账款融资也能使厂商得到连续供货,收益持续增长,供应商的初始现金越多,厂商的期望收益越高;当供应商的实力较弱时,金融机构能够得到较大融资总收益,当供应商的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金融机构得到的总收益呈下降趋势.供应链应收账款融资对中小供应商、厂商和金融机构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制造商或零售商在资金闲置与资金约束时向银行存款与贷款的情形,研究了供应链Stackelberg定价策略。首先,给出了市场需求函数;然后,考虑销售收入的零存整取收益、利润的存款收益以及贷款损失,分别构建了制造商资金约束与零售商资金约束两种情形下基于提前支付且考虑银行存贷的供应链成员利润函数;进一步地,依据Stackelberg理论,确定了两种权力结构下供应链的最优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零存整取利率、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对供应链最优策略的影响;最后,针对不同资金约束对象与不同权力结构,对比分析了银行利率对供应链最优策略的影响差异,揭示其背后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银行利率均会影响供应链的最优策略,相对于供应链权力结构,其影响与供应链资金约束对象更加相关。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资源与贡献率的分配思路与框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建立一种有效的分配机制,不仅有利于实现供应链整个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供应链的效率,而且也有利于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本文主要从供应链的资源构成及其对供应链的贡献程度探讨了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提出参与供应链各个主体的利益分配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17.
考虑由具有批发定价权的零售商和生产规模不经济的制造商组成的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构建仅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仅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以及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等三种情形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究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均衡决策与效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无公平偏好时的最优产量相比,供应链成员(仅制造商、仅零售商和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时制造商将会增加最优产量,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而且满足特定条件时批发价格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2)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的影响最为显著。(3)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分别同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系数之间可能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具体还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和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数值分析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8.
供应链提前期风险空间传递机理与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供应链结构特性,本文分析了供应链提前期风险在链状供应链上的空间传递机理;根据风险因素作用的特点,将提前期风险划分为节点企业自身提前期风险、物流延期风险和传递风险。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供应链提前期风险空间传递模型和供应链提前期风险控制机理框架,并提出了关键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在原有的单一供应链价值创造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虑供应链间的竞争关系,完整研究了供应链价值最大化问题。首先基于新产消合一理念应用Cournot博弈构建了考虑两条供应链间竞争的供应链价值最大化模型,然后就供应链创造的整体价值及其与企业联盟对消费者利益的关注程度、消费者对企业联盟利益的关注程度之间的关系、企业联盟价值、消费者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主要结论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本文研究对于新产消合一理念下全面揭示供应链价值的提升更具有一般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