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易余胤  肖莉珺 《管理评论》2012,(11):44-50,69
构建了一个考虑广告影响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首先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决策模式下,分别探讨了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广告投入和回收率决策,并分析了广告效应和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对节点企业各决策变量和利润的影响。其次,考察了广告合作和特许经营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作用。主要结论为:废旧品回收率、广告投入量、零售价等决策变量,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与广告效应正相关,与价格敏感度负相关。广告合作无法协调考虑了价格因素的闭环供应链,而特许经营契约则可以实现闭环供应链的良好协调。  相似文献   

2.
针对供应链成员间减少对抗,增强合作的发展趋势,利用生产函数和需求对价格敏感原理,构造了4类非博弈型基于合作治污的二级供应链模型,并采用多种数学方法证明了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与求解方法.模型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创新以治污为目的,既降低了供应链生产成本,又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声誉;二是各成员承担风险投资的同时,都放弃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以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为依据.为了巩固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出了供应链内部利润分配原则.最后对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应用实例说明了这类创新给供应链带来的利润通常是巨大的,可能有投资的数十倍.但在风险型市场条件下,风险可能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政府提供消费补贴以鼓励消费者选择购买再制品的视角,构建了政府消费补贴下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得到了政府的最优消费补贴策略,并探讨了政府消费补贴政策对闭环供应链新品与再制品的定价、供应链总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只有满足特定条件时,政府才需提供再制品消费补贴;2)政府的消费补贴在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进行平均分配,因而补贴政策对制造商和消费者均有激励作用;3)政府消费补贴政策有利于供应链总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提高;4)政府应引导制造商专注于再制造,将废旧品的回收交由第三方回收商来完成,这有利于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5)政府消费补贴政策将造成再制品对新品的市场挤兑效应。论文最后利用数值试验对研究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虑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竞争零售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其中制造商是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的领导者,两个零售商作为博弈的跟随者,研究政府再制造补贴下供应链的决策及合同选择问题。以集中决策为基准,分别建立零售商内部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和Stackelberg博弈时的决策模型,分析了零售商的不同竞争行为、竞争强度及政府补贴对最优结果的影响,同时对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员间签订成本分担契约及收益共享契约后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及利润进行了对比,并设计出可以协调整个供应链的新契约。结果表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行为会使其最优零售价格增大,最优废旧产品回收率及供应链最大利润降低,当零售商内部采用Stackelberg博弈时闭环供应链所获得的利润最低;竞争越激烈,三种模型下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回收率及利润都越低;政府补贴可以有效激励集中决策下的回收行为及促进该模式下供应链利润的增长;当零售商采用古诺双寡头博弈时,成本分担契约的签订可以提高闭环供应链的最优回收率,而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使得供应链及制造商的最大利润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一个具广告效应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广告效应对闭环供应链节点企业决策,以及闭环供应链协调性能的影响。首先,在集中决策、分散决策和广告合作决策三种决策模式下,分别探讨了节点企业的广告投入量、回收率和广告分担率决策,然后,分析了广告效应对各决策变量和利润的影响,最后,运用数值方法,从渠道效率和制造商/零售商收益分配比两方面考察了广告合作对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性能。主要结论为:1)广告合作可以增加广告投入量、回收率和节点企业的利润,从而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2)节点企业的最优广告投入量、广告分担率、回收率和利润均与广告效应正相关;3)广告合作策略极大地提升了闭环供应链的渠道运作效率,降低了制造商/零售商的收益分配比。随着广告效应的增大,渠道运作效率会逐渐降低,而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收益分配比会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6.
聂佳佳  熊中楷 《管理工程学报》2010,24(3):136-143,131
本文利用随机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供应链中的纵向合作广告问题,建立了一个随机微分对策模型。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求得了Stackelberg博弈和合作博弈下均衡的全国性广告投入、地方性广告投入、制造商商誉的期望值、方差和商誉的概率分布函数以及Stackelberg博弈下均衡的广告分担比例。并对此两种博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合作博弈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广告投入分别高于Stackelberg博弈下的广告投入,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合作博弈下供应链的总利润高于Stackelberg博弈下的总利润。同时,合作博弈下制造商的商誉期望值高于Stackelberg博弈下的期望值,但其方差也高于Stackelberg博弈下商誉的方差。而且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商具有一致渐进稳定的商誉概率分布函数。最后,运用效用理论对系统增量利润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7.
多种广告媒体下纵向合作广告的微分对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分对策理论研究了零售商采用3种媒体广告宣传时的纵向合作广告问题,建立了合作广告的微分对策模型.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分别求得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最优的广告投入、稳定的销售量和供应链利润以及分散式决策下最优的广告分担比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集中式决策下广告投入量、稳定销售量和供应链利润分别高于分散式决策下的相应值,并运用效用理论对系统增量利润进行了划分.最后,将模型扩展到多种广告媒体投入下的合作广告模型,发现零售商选择的广告媒体数量越多,零售商投入的广告、稳定的销售量以及制造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的最优利润都越多.  相似文献   

8.
在政府对回收商实施押金返还制度下,本文研究由一个回收商和两个竞争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如何同时解决成员策略优化与利润分配问题。首先采用非合作-合作两型博弈方法,通过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耦合融通构建一个闭环供应链交易模型。然后在非合作博弈部分考虑两个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形成任意竞争局势,通过纳什均衡分析制造商在考虑合作博弈部分分配利润得到的支付值时的最优价格策略与最优利润;并在合作博弈部分,应用冯·诺依曼联盟特征函数方法和Shapley值,分析非合作博弈部分形成的任意竞争局势下闭环供应链回收率、回购价和分配利润。最后通过数值实例说明,押金等相关因素对押金返还制度下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价格、最优回收率和最优回购价的影响,体现押金返还制度作用于回收商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押金返还回收商的政策作用下,产品回收率上升、售价降低,促进回收再制造的效果显著,但政府与企业都需考虑合理的决策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广告的延时效应是供应链广告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对供应链合作广告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文章研究当产品品牌信誉受广告延时效应影响时供应链的合作广告策略问题,建立了含有时间延迟的品牌信誉动态模型和考虑品牌信誉的产品销售量模型.运用极大值原理,得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在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广告投入、品牌信誉和利润,以及分散式决策下制造商的最优合作广告参与率.研究发现:在集中式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广告投入和产品销售量均高于分散式决策下的相应值;延迟时间存在一个阈值,当延迟时间低于该阈值时,集中式决策下的供应链利润较高,反之则分散式决策下的供应链利润较高.研究结果为供应链合作广告策略的制定及供应链决策机制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最后,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广告延迟时间对供应链最优广告策略及决策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渠道权力结构和联盟策略下风险规避型闭环供应链的决策问题。考虑到产品需求和废旧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及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特性,在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及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三种情形下,分别构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与不联盟时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获得了六个博弈模型下的均衡解,对比分析了不同模型下产品定价、废旧产品的最优回收价格和供应链及其成员的期望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的情形下,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增加能够缓解双重边际效应,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正相关,而在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的情形下,供应链期望收益与风险规避程度负相关;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有利,而制造商和零售商联盟时,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的渠道权力结构对消费者最不利;制造商和零售商权力结构不对等时最优价格决策之间的关系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程度有关;供应链期望收益在制造商和零售商势力均衡下最大,制造商期望收益在制造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零售商期望收益在零售商主导的渠道权力结构下最大。  相似文献   

11.
集群供应链链间技术创新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集群供应链形成的地域-盟约型网络组织结构,为组织的技术创新合作提供了建立各种联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开放化。本文研究了集群环境中两条由单一核心企业与单一上游企业构成密切合作的两级供应链系统研发不合作以及研发合作的博弈形式下各供应链的选择策略及利润函数。结果表明:增加创新投资,会增加该创新型产品在整个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双寡头进行研发合作时的利润会明显高于非合作时的情况;研发合作博弈情形下,各参与主体在决策时应根据组织短期和长期的战略目标作出不同的决策。  相似文献   

12.
存在第三方回收商的闭环供应链中,研究了制造商规模不经情形下,政府奖惩机制对其合作策略的影响。分别构建了制造商仅与零售商(回收商)合作、制造商与零售商和回收商都合作以及均不合作四种合作策略。研究发现:制造商与零售商或回收商均存在合作动机。但是其合作动机的大小则与制造商规模不经济系数及政府奖惩力度有关。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系数较小:当政府奖惩力度较小时,制造商倾向与零售商合作;当政府奖惩力度较大时,制造商更倾向与回收商合作;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系数较大,制造商总是倾向与回收商合作。此外,无论制造商与零售商或回收商合作总是有利增加旧产品回收总量。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涉及多个利益主体,优化供应链的全局效益需要成员企业的协调来实现。效率评估的非参数法应用广泛,但是单纯的效率优化未考虑资源的可替代性和再分配,忽视了投入(产出)结构调整释放的优化空间。对于效率分解,取折衷或单边最优的方案不完全符合企业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本文针对两级供应链的利润优化问题建立一般化的分析框架,同时考虑了技术进步和资源可替代性的影响,对成员企业的利润博弈展开讨论,探讨了合作博弈如何促成供应链实现集权模式下的最优。通过建立议价模型得出了纳什均衡基础上的成员企业最优利润组合,并给出了实现最优分配方案的中间产品均衡定价。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式产业集群具备集群和供应链特性,这类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存在两种类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创新活动和供应链间企业创新活动。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将集群创新过程分成研发阶段和产出阶段,并引入技术溢出系数、研发资金、技术创新成功概率等变量,用动态博弈方法分别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供应链间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分析,推导出企业利润均衡函数,最后得出如下结论: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不创新或同时创新的情况下,双方将共享利润;②由于存在技术溢出现象,供应链内某一企业进行创新,该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利润都将提高;③供应链内上下游企业采取合作创新的利润大于未创新和独立创新情况下的利润;④供应链核心企业间的竞争激烈,链间技术溢出程度变小,不创新的企业市场份额将降低,利润减少。  相似文献   

15.
张令荣  王健  彭博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1):145-154
供应链内外部碳配额交易是碳配额政策下供应链协调碳配额的重要途径,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碳减排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单供应商和单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完善的碳配额交易市场情况下,通过构建供应链外部碳交易路径和内外部碳配额交易路径共存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碳配额政策下内外部碳配额交易条件、企业减排策略和利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碳交易路径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减排决策相互影响,且当单位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系数相等时,上游企业碳减排率是下游企业的两倍;同时进行内外部碳配额交易能降低中间产品批发价格,提高供应链成员企业碳减排率、增加企业利润。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并发现企业碳配额和内部碳交易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才能使内部碳交易达成,此时制造商会分担供应商的碳减排费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生产和消费等活动引起温室气体增加,已造成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在生产、消费等相关活动中减少碳排放量是业界、学界和政府等相关主体的普遍共识。针对高排放和低排放两类制造商、多个需求市场和一个碳交易中心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在碳配额交易体系下,研究了企业的生产与碳减排策略。两类制造商基于政府分配的碳配额在碳交易中心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卖形成一个碳交易子网,同时,产品的买卖形成一个产品交易子网。针对所有企业成员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利用变分不等式把含约束的利润最大化非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变分不等式问题,并利用互补关系与变分不等式的等价性把需求市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转化为变分不等式,得到闭环供应链网络系统中产品交易量、生产量和碳交易策略满足的均衡条件,进一步获得闭环供应链网络达到Nash均衡状态时的条件。利用投影收缩算法求解所建模型,并给出了相关数值算例,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得到了管理学启示。结果表明:供应链网络中存在企业利润目标与政府减排目标一致的情况,两类制造商间的碳交易额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政府对不同类型制造商应设置不同的回收率。本研究可为政府和企业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均会导致企业面临生产规模不经济问题,在扶贫背景下,农户的生产同样具有生产规模不经济性。本文分别构建"农户+智慧供应链平台"、"农户+批发商+智慧供应链平台"、"农户+合作社+智慧供应链平台"三种扶贫模式,并比较不同模式下供应链的分散式决策及政府的补贴策略。研究表明:三种模式下,消费者扶贫偏好系数对贫困农户、批发商及合作社均有正向影响。随着农户贫困程度的增大,消费者需求也会增加,进而使得供应链各主体及供应链整体的利润均有所增加。"农户+智慧平台"合作模式下农户、平台及供应链整体均获得最高利润,但是其规模不经济情况无法得到改善,且现阶段在贫困地区实施该模式难度较大;"农户+批发商+智慧供应链平台"合作模式下,农户的利润高于批发商和智慧平台的利润,但是供应链整体利润有所减少,规模不经济状况也未得到改善;"农户+合作社+智慧供应链平台"模式下,合作社为农户分担一定的规模不经济成本,农户及供应链整体利润均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政府一方面需继续加大对智慧平台建设及运行的补贴,增加目标激励,以维持供应链各主体的利益均衡。另一方面应通过激励合作社的建立帮助农户提高知识技术水平,并使其逐步实现与智慧平台的自主合作。  相似文献   

18.
陈俊霖  王山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0):224-235
针对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所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本文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企业在紧俏产品升级成本分担中的产能分配问题,比较了无合作机制以及引入合作机制下供应链系统的演化稳定策略。研究发现:当无合作机制时,供应链系统根据不同的产能分配范围最终会稳定在以下3种策略上:(制造商投资,零售商不投资)、(制造商不投资,零售商投资)以及(制造商不投资,零售商不投资);当引入合作机制时,供应链系统在一定的产能分配范围内最终会稳定在双方共同投资的策略上。本文还通过算例分析了无合作机制时销售新产品的增加值以及产品升级成本对演化稳定策略的影响;产能分配比例,新产品批发价格对单方面投资概率的影响;引入合作机制下分享比例对共同投资为演化稳定策略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供应商向制造商供应原材料,制造商制造的产品(其中部分含有缺陷),通过零售商渠道和电子商务渠道销售给消费者,以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同时考虑消费者消费后产生的废旧品经由回收中心处理再到制造商处进行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和互补理论,分别刻画了供应市场、制造市场、零售市场、消费市场以及回收中心的最优行为,进而建立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利用变分不等式的对数二次型预测与校正 (LQP-PC)算法,设计了模型求解算法。结合算例分析了双渠道、再制造率和产品缺陷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当制造商采用电子商务销售渠道时,对传统渠道会造成一定影响;制造商的再制造率增加时,制造商的利润显著增加,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也有所增加;制造商的产品缺陷率降低时,其自身利润有所增加,而供应链整体利润增加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未来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回馈与惩罚契约下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在考虑随机性需求下,首先分析了回馈与惩罚契约对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然后,探讨了回馈与惩罚契约对突发事件的协调作用,研究表明:基准的回馈与惩罚契约对突发事件将不再发挥协调作用,为此,给出了闭环供应链对突发事件的最优应对策略,并调整了原来的回馈与惩罚契约使其具有抗突发事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