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写实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当下人情感天地的“沦陷”危机:爱情在消亡,亲情在沦丧,人间真情发生了变异。新写实小说中的情感叙事是作家们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情感体验的审美表达,是内心深处的现代性焦虑的压抑性表露。  相似文献   

2.
王珂 《东方论坛》2003,(3):33-40
散文诗是一种世界文学体裁 ,散文诗文体在生成发展过程中与诗、散文等文体相互作用。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类似于散文诗的文体在特定时代契合的产物 ,是西方散文诗文体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 ,文体特性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西方偏向于散文 ,在中国偏向于诗 ,甚至被长期视为新诗的一种诗体 ,极大地影响了新诗的诗体建设。“散文诗”作为这一文体的“称谓”是不准确的 ,造成了这种文体与诗和散文两种文体的串义现象 ,导致了中国散文诗的文体建设与新诗的文体建设的混乱。  相似文献   

3.
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因为人只有通过美的东西才能获得财富。在散文诗“小小的规模中我们能看见美的本形,在短短的尺寸里也能有完美的生命。”探寻散文诗的美学特征,能使我们获得对散文诗美的把握、美的享受、美的力量,能使我们沿着一种美好的境界向往而飞升。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我们考察散文诗的美学特征,应从散文诗的诗意美与散文美的和谐统一入手。散文诗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富于抒情性,洋溢着一种真实自然酌质朴美 如果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那么,情感则是文学的重要因素。整个文学创作的审美过程都离不开情感,它是以情感为始终的,没有情感,任何文学都不成其为文学;投有情感,也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4.
本真的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生命,展现个体生命的意义。当下教育却“遮蔽”着学生生命,对生命的“遮蔽”造成当下教育中“人”的缺失。学生生命又在这种“遮蔽”中挣扎,在挣扎中反抗。保罗·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中提出了“对话”教育思想,这种思想旨在帮助学生摆脱生命的被“奴化”,使学生生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从个体生命存在的形式、特征和目标分析入手,论证音乐教育对个体生命的价值,可以看出当下音乐教育的根本弊端在于与个体生命存在脱节,因此呼唤音乐教育生命化,应扩展音乐教育生命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关乎教育实践,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性。“根茎”思想作为一种后现代思维方式,为探究课堂的实存状态及应然走向提供了新的视角。运用“根茎”思维,透视课堂“辖域”“层化”等局限,以游牧的方式开启“逃逸”的路线,激活个体生命,绵延自由意志,激发课堂创造力,呈现一种生命意向的敞开,昭示着活性课堂的主体性、之间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特征。建构充满生命活性的课堂图景,需反思并改造当下的课堂。通过构筑平滑的课堂空间,开启课堂的生命姿态,转向他者的教学交往,允许流变的自由生成,把课堂归还给教育,方可走向广阔的教育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7.
现代散文诗这朵绚丽多彩、浓郁芬芳的奇葩,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这块沃土上成长并深受人们喜爱的艺术小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刘半农首先介绍和倡导散文诗这种新的文学样式,并率先对散文诗进行了成功的创作尝试和辛勤的耕耘。  相似文献   

8.
思考ChatGPT的“人化”程度首先触及的是人类的“遗忘”特质,即数字生命的纯粹记忆特质,它使得其信息只能被删除且难以被自动遗忘,这构成了它们的首要局限性。此外,在情感“之外”及情感“之前”的感受能力构成了数字生命难以彻底人化的第二个基础要素。然而,在思考ChatGPT的基本局限性的同时,以数字生命作为真正的他者,我们同时可以反观自身的当下局限性。在全球景观资本的长期以及全域性的作用下,人不仅丧失了“遗忘”的能力,同时只剩下了僵硬的认知与情感连线,这不仅造成了人的机器化,同时令人丧失了基本的道德直觉的产生条件。  相似文献   

9.
尽管近年来散文诗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一些特别钟爱这一文体的热心者乐观地宣告,散文诗已进入了一个“大繁荣”的时期①;但是在日益喧闹的文苑中,毋庸讳言,散文诗的境遇依然是寂寞的。咄咄逼人的影视文学和通俗文学浪潮的冲击,已经给一般的“纯文学”带来威胁,更遑论原就遭受冷漠的散文诗。这使有志于散文诗写作和研究的人们不免深感忧虑:在现实社会和人的审美意识急蘧变化,各种文学品类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散文诗能在文学的殿宇内占稳一席之地吗?它的未来发展的前景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0.
真挚诚实是散文的生命,有真情才有至味。作品有味无味与文章所叙述的内容、情感、形式、语言有密切的关系。散文的味与意境相连,最高境界是“淡”,是“无”,是无味之味,无味之味乃味之极也。  相似文献   

11.
明代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用自然之笔抒写生命中的真实情感,尤其反映了祖母、母亲和妻子之间的真挚情感,揭示了家庭中朴素的伦理亲情。归有光运用简洁、平淡的语言和抒情的笔调描写了人类最朴实的情感,整篇散文的脉络是先讲"可喜",再讲"可悲",并将景、事、情融为一体,展现了日常家庭生活中真挚而自然的亲情。  相似文献   

12.
丰子恺散文的文化精神具有两方面的内涵,在其散文作品中以入世的精神交融着出世的情怀。一、以对社会高度的责任感及对世俗生活满腔的热情写出了吟咏世相、富有生活情趣的入世之作,体现出作者的儒家文化精神。二、散文包蕴着浓郁的禅意,在佛理的观照下追寻人生的意义,表达作者强烈的出世情怀,体现出佛家教义的深刻影响。作者对童心、童趣倾心描摹,以儿童世界寄寓作者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关注古诗文的微观背诵研究尚不完美,故创新性地提出:在熟读的基础上分析综合,从作品的字 里行间,见作家所见,听作家所听,嗅作家所嗅,尝作家所尝,触作家所触,感作家所感。作家是人,学生也是人,人均有共性。 共性的焦点正是生活这个源头活水,学生借助作家的文字平台,并与生活这个源头活水两相对照,进行间接互动,学会把思路 提示写在卡片上,携带方便,容易记忆,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契合的产物。在五四自由诗运动时期,我国一方面从西方译介了大量散文诗,另一方面很多作家和诗人参与了散文诗的创作,使我国散文诗迅速完成了由自发向自觉转变的文体成熟进程。20世纪20年代初中期是我国散文诗进入自觉状态后的第一个创作高峰,涌现了一批独具风格的作家作品,而且形成了比较粗略的艺术流派。  相似文献   

15.
五四新文学运动赋予散文以审美特征 ,使之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文学创作体裁之一。但受古代散文根深蒂固的影响和一些散文创作理论的规范 ,其审美特征曾一度有所削弱。文学散文跟小说、诗歌、戏剧相比较 ,其叙事、抒情应建立在对生活感受的精确把握上 ,要写出作者的性情和品格 ,要避免想象的程式化和结构的凝固化  相似文献   

16.
朴趾源作为朝鲜后期的文学大家,其文学思想历来备受研究者的重视。他的文学思想主要体现为"真"的本质论与"法古创新"的活法论,这两大内容是针对当时因"模拟剽窃"文风而造成创作"毫无生机"的问题,以及力图走出"复古"与"创新"两大理论相互诋訾的困境所提出的。然而,由于不遇的人生际遇等原因,使其走上"以文为戏"的创作道路,并最终使其文学理念与创作实践并不相符。尽管如此,朴趾源对文学的"真情"与"自主"的提倡,对朝鲜文坛摆脱"复古"的诟病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著名的史学家 ,黄宗羲一生致力于保存有明一代文章 ,历时 2 7年 ,先后编选了《明文案》、《明文海》和《明文授读》等书 ,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明代史料。清前期明代诗文总集的编纂 ,表现出借文存人、借文存史的文化意义 ,涵容着丰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诗歌与散文的文体之争,是我们这个时代写作中一个最具戏谑色彩的隐喻之一.当一位诗人转向(也许只是间或)散文写作,其不仅是在探索着散文的文体可能性,而且力图保持其作为诗人的身份;也就是,在写作中他既维护诗歌与散文的界限,又试图将诗歌的结构方式(而不仅仅是气息)渗进散文或转化成散文的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其散文和诗歌构成了一种"对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在“五四”时期的成就应为最高,影响应为最大。从现实关怀、人间真情、散文意境、散文构思及其语言几个角度去解读朱自清的作品,阐释其散文艺术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