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现阶段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精神疾病、学业和就业压力等多种因素直接诱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同时揭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问题,重点探讨了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断加以完善,这既是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中,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忽视学生积极潜能的开发和培养、缺乏积极应对压力的辅导措施以及缺乏积极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等。本文旨在构建以校园文化为纽带的积极心理学导向的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辅导模型,以提升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质量,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日常管理之中,创设良好的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区生活环境,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心理危机,预防高校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成为各高校迫切需要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4.
浅析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高校各项工作的展开,关系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通过其职业本质、职业地位、职业压力等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所在,提出辅导员必须从价值观念、自身素质到职业环境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杀态度的现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因素;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获取目标样本,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自杀态度问卷(QSA)等对2638名兰州市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40.91%(1044/2552),各因子的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学习压力、焦虑、抑郁等;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10.93%(279/2552);对安乐死持肯定态度者占24.02%(613/2552)。结论:兰州市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并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人数较多,对自杀行为及自杀态度的认识不容乐观。其中女生多于男生,高中生多于初中生。应及时采取综合性干预,以降低自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兰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自杀态度的现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中学生自杀态度的影响因素;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获取目标样本,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自杀态度问卷(QSA)等对2638名兰州市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所调查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占40.91%(1044/2552),各因子的分布情况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学习压力、焦虑、抑郁等;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占10.93%(279/2552);对安乐死持肯定态度者占24.02%(613/2552)。结论:兰州市中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并对自杀行为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人数较多,对自杀行为及自杀态度的认识不容乐观。其中女生多于男生,高中生多于初中生。应及时采取综合性干预,以降低自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浅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空前发展,大学生的精神困惑、自杀意念或行为等心理危机现象呈上升趋势,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迫在眉睫,主要包括校园心理咨询中心的建立、各院系成立心理健康小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8.
韩国演艺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青年艺人自杀现象也屡见不鲜。分析近些年韩国青年艺人的自杀案例,可以归因于经纪公司、经纪人以及青年艺人自身等方面。由于我国演艺事业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研究韩国青年艺人自杀现象对我国演艺事业在演艺立法、管理机制、利益分配、规范艺人自身以及公众和媒体等方面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引出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生命价值引导等问题,提出学校教育应挑起生死教育观的重担,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从而塑造健康而完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学校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引出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生命价值引导等问题 ,提出学校教育应挑起生死教育观的重担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 ,从而塑造健康而完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导致美国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既有个体遭遇,又有不良的家庭、社会环境因素。因此,对于该群体自杀的防范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个体的疏导和教育,更应重视学校监管制度的有效落实和社会调节机制的有序运行。在中国,强调对不同大学生群体进行不同内容、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提升学校预防大学生自杀的专业化水准并构建完整的社会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很多高校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出现过休学、退学、被骗事件,甚至自杀、凶杀事件。这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文章从心距、心力、心度、心智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原因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建构,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改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日趋增多,而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趋势。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学生休学、退学甚至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不仅给学生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心灵伤害,而且对学校和社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德育工作者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文分析了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原因 ,并且有针对性地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有效防止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认知疗法在大学生自杀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认知疗法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其应用范围正日益扩大。综合运用贝克认知疗法与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应当注意延缓其自杀冲动,引导他们识别错误认知,改变错误认知,引导他们正视现实,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女性自杀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自杀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分析女性多种自杀现象,可以看出,女性自杀者大体有心理脆弱型、心理障碍型、心理压力型、为情自杀型等心理特征。解读“女性自杀”,我们至少有六点反思:应当关注和制止自杀行为;应当注意捕捉抑郁者自杀信号;应当消除对自杀认识的误区;应当提倡知足常乐;应当切实维护妇女权益;应当重点关注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富士康"数连跳"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反思,反映出经济转型下的中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即如何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目前我国对劳动安全健康权的立法上重于"经济性",缺乏"社会性",偏向以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为主题,缺失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理念,忽视劳动者心理健康。我国应完善有关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权的立法并严格执法,督促用人单位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同时改革工会职能,加强劳动者心理健康培训,使劳动者有尊严地生活,体面地劳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杀行为极具危害性,已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一起自杀事件不仅给家庭带来不幸,也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自杀行为引发的心理危机也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自杀行为过程及原因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启示,并提出了对自杀危机干预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艺术家 ,比一般人更强烈地渴求完美。一旦社会现实与他们的渴求相悖 ,他们便以自杀作为和现实世界抗衡的惟一和最有力的方式。艺术家对死亡境界的探求 ,其最终的意义是对自我的探索和思考。自杀 ,不是藐视生命 ,而是艺术家的尊严发挥到极致的产物 ,是对生命最大意义的尊重。文章试图通过对艺术家的自杀进行剖析 ,寻找艺术家死亡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心理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